分布 |
---|
分布在雲南省西北的蘭坪縣、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縣、永勝縣和寧范彝族自治縣以及四川省西的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縣等地。 |
語言 |
普米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兩種方言,但差別不大,基本上能通話。日常使用的文字是漢文和藏文,年輕的一輩多用漢語、漢文。 |
歷史淵源 |
普米族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源於北方蒙古族;二.源於拉薩藏族;三.源於西北青藏高原的古羌人。但據普米族自己的傳說,他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崑崙山脈白雪皚皚的地方,過放牧牛、羊、馬的生活。後來南遷至四川的大渡河畔。十三世紀時,元世祖率領大軍南征大理,部份普米族隨軍進入雲南西北,後來在當地定居下來,與納西族、彝族、藏族接觸,吸收了他們的部份文化,形成本族的文化。普米族自稱為普英米、普日米、培米,意思都是白人。漢文史書則稱之為西蕃或巴苴。一九六○年,正式定名為普米族。 |
經濟 |
普米族聚居的地區在雲南西高山峽谷,土壤為紅壤土,氣候溫和濕潤,適宜種植玉米、大麥、青稞、馬鈴薯、燕麥等。山坡上森林茂密,出產木材和漆樹、香樟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又有各種珍禽異獸和名貴藥材。此外,高山上的肥美草地,是牧放禽畜的好地方。故普米族雖以務農為主,畜牧業也是另一經濟收入來源。 普米族的手工業發達,婦女善用簡單的工具紡毛織布,所織的布圖案美麗,紋道精密。其他手工業如竹編器物、木漆,製作精美,遠近馳名。近年男子學會經商,他們說:「一個好男兒,不會搞運輸做生意,就不算能幹。」 |
民族特色 |
|
宗教 |
|
最新情況 |
|
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