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

基諾族

Jinuo

人口

23,1431

分布

大部份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其餘散居在基諾鄉的山區。

語言

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語、漢文。

歷史淵源

基諾族的來源有不同的傳說,一說基諾族的祖先是孔明南征部隊的一部份,因途中貪睡而被丟落,因丟落而變成攸樂,攸樂是漢族對基諾族的稱呼。另一說基諾族是從普洱、墨江等地遷來,經世代繁衍和發展而成。近年經人類學者考察,證明基諾族是發祥於血緣家庭時代定居基諾山的古老民族,其祖先很早就在此定居,經與週圍的居民融合而成為今日的基諾族。而基諾的意思是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諾族於一九七九年經過民族識別,才由中國國務院正式承認為中國少數民族。

經濟

基諾族居住在基諾山(攸樂山),地處雲南西南高原的補遠江流域,屬原始森林地帶。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最宜農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長。可惜基諾族的社會非常落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仍是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農作物產量低。每年有三至四個月糧食不足,必須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補充。

據一份報告指出,2一九六四年,一位科學家到基諾山考察,發現此區最宜種植結實多的果樹,收成率必定很高。七十年代,當地政府決定按照研究資料,在基諾山優先種植果樹、橡膠、亞熱帶水果等,並差西雙版納的科學家往基諾山提供技術援助。經研究和開發熱帶經濟林木,提高了各類植物和農作物的產量,大大改善基諾族的生活水平。

基諾族除出產香蕉、木瓜等亞熱帶水果,亦出產旱稻、玉米、豆類、棉花、茶、茄子、辣椒等蔬菜。基諾山是出產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普洱不出茶,乃是茶之集散地,茶是從六大茶山而來)。

民族特色
  1. 基諾族的青少年到十五歲左右,就會舉行成年禮,以此取得正式村莊成員的資格、權力和義務。成年禮後,男子可穿成年衣飾,兼得戀愛的權利。女子不舉行成年儀式,但父母會贈送生產工具,女子改穿成年衣飾及梳成年髮式。
  2. 基諾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婚前可自由戀愛,並共賦同居,等到生了第一個孩子後才舉行婚禮。在議親過程中,女方舅舅的意見非常重要,必須他首肯,姑娘才可結婚。新郎接新娘時,還要給舅舅接人費,給岳母奶母費。
  3. 基諾族的文學全是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和詩歌三種。基諾族熱愛歌舞,從小學習,成年即興填詞、對歌,在節日及一些喜慶場合都載歌載舞。婦女善刺繡,男子善竹編。
  4. 飲食以大米為主,輔以蔬菜、瓜果。肉食有牛、豬、狗、雞。
  5. 住屋方面,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建造幹欄式的竹樓。近年已改建木柱石基瓦頂的新式竹樓。不少人還遷進磚瓦結構的新式樓房。
  6. 衣著方面,男子頭纏藍或黑色的長布包頭,上穿白色無領對襟棉布上衣(成年人衣背後繡有象徵月亮的圖案),下穿白或藍色的寬大長褲。女子頭戴麻織披風式尖頂帽,上穿薄汗衫,外罩對襟無領雜色短褂,下穿紅邊黑色前開合短裙。男女均習慣赤足,綁裹腿,穿耳孔,戴耳環。女子喜染黑牙齒,昔日還流行繡腳紋身。
  7. 基諾族的喪禮比較特別,人死後由全村男子伐大樹,取其一段,挖開中間作棺木。裝殮時,把死者的生活用品、工具一併放進棺木內。弔喪的親友送給死者各種禮物,讓他在陰間使用,以示敬意。到了公墓地,挖土坑埋葬,不留墳堆。在墓上搭一竹房,家屬每天到竹房獻飯三次,祭供一至三年後拆竹房。由於公墓小,不能隨意擴大,所以有新棺埋入前人墓的習俗。
宗教
  1. 傳統宗教

    基諾族屬自然崇拜,相信萬物有靈,一切活動都要占卜,非常重視祖先崇拜。巫師不單負責宗教活動,還兼替人治病。他需熟悉本族的文化和歷史,所以他是基諾族文化的繼承人和傳播者。

  2. 基督教

    未有福音使者在基諾族中間工作的記錄,也未聞基諾族中有基督徒,他們仍是未及之民。

最新情況

過去基諾族文盲甚多,近年經政府及學者幫助,大大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使他們認識接受教育的重要,現時四十五條基諾村,有四十三條村莊建有小學,其中四十二家學校是基諾族籌款建成的。一九八八年的數字顯示,基諾族有一千多名中學生,三十四位大學生。一九九八年基本完成全民掃盲工作。到二○○三年基諾山已有四十三家小學,一家初級中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畢業率為97.02%,3教育水平比其他少數民族為高。

  1.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2. LuYun: “Ethnic Minority Enters Modern World” Beijing Review, May30~June5, 1988.
  3.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