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之民

世界各地群體資訊(Unreached people groups around the world)

敬請期待
to be continued

內容建置中,將於未來後續更新提供。

Under development, will be available in future updates.

中國少數民族概覽(55)

土家族 | Tujia

人口:9,587,7321

分布

主要聚居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陽、黔江及黔東北沿河、印江等縣。

語言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末定。由清朝開始,使用漢語的土家族日漸增多,操土家語者日漸減少。直到如今,90%以上的土家族使用漢語,只有少數人能操土家語。土家族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經濟

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山巒競秀,河道縱橫,風景秀麗。在湖南西部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近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不斷發展旅遊點,興建酒店及機楊等旅遊設施,大力促進此無煙工業,旅遊已成為自治州重要的經濟來源。

傳統以來,土家族是以農耕為主,在肥沃平原種植水稻,在山區地帶種植粟類、豆類等,間中以漁獵和採摘野生植物補充糧食。近年,隨著改進耕具和改良種植技術,農業生產大幅度增長,工業亦逐漸地建立起來。現時已有的工業包括:水電、造紙、紡織、採礦、冶金、機械、電力、塑料、化工、建築等。交通方面亦大為改善,境內的公路四通八達,焦柳鐵路貫通南北,湘黔鐵路橫跨東西,促進與全國各地的經濟貿易聯繫。

宗教

  1. 傳統宗教

    土家族普遍信仰土王,土王即土司,是管轄土家族社會的統治者。在土家族的觀念,認為人在生前有能力,死後的靈魂也是有能力的,因而對它產生崇拜。每個村落都設有土王廟,每年春天舉行集體的祭土王儀式,由巫師主持。男女聚集在廟前唱神歌,跳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特有的祭祀和文化娛樂活動,由主持祭神的巫師帶頭跳。一人在中間打鼓兼敲鑼,其他人圍成圓圈,伴著鼓聲一邊轉,一邊跳。做擺手包括祭祀祖先、喜慶豐收、祈求興旺、去除不祥等含意。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或五年舉行一次大擺手,歷時七、八日,參加者每每多達萬人。

    除了崇拜土王,土家族也有自然崇拜。漢族的道教、儒教也對土家族有一定的影響。主持宗教活動者是一些名為土老師的人,他們在平日仍然參加生產,只在有需要時才主持宗教活動,兼替人治病。他們既通巫術,也熟悉本族的歷史、神話及傳說,在社會上頗受人尊重。

  2. 基督教及天主教

    一八七三年,比利時(Belgium)傳教士到湖北西部的利川縣、支羅等地傳教,足蹟遍布湖北西部各縣城,並建立了天主教會。但在一八八四年,當地發生暴動,殺死主教一人,神父二人,一些地方的天主教教堂也遭焚毀,傳教士被逐。但仍然有不少西方宣教士(基督教和天主教)前仆後繼地來到土家族地區,開辦各類慈惠事業,一面服務,一面傳教。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天主教在土家族地區永順縣設有男、女學校各一家,鄉村小學四家,醫院一家。基督教及天主教在多處鄉間均設有分堂,數以千計的人加入教會。

    目前有說土家族地區約有三萬名基督徒, 2天主教教徒的數字不詳,但在八百三十多萬人口中,三萬名信徒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土家族仍在救恩門外,他們是未得之民。


歷史淵源

土家族的來源,有數種不同的說法:一.戰國時代秦國滅巴國以後,巴人遷居於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這些巴人就是土家族的先人。二.根據湘西一些地區的出土文物和土家地名為依據,土家族是由古代湘西土著居民和以後進入湘西的巴人、漢人融合而成。三.據《復溪州銅柱記》所記內容,土家語與彝語相近特點,兼與一支彝族的風俗相似,土家族源於唐朝中葉的烏蠻。無論如何,土家族在中國早期的史籍上,已是有記錄可考的單一民族。

戰國時期,土家族先民巴國歌曲風靡楚國。據史籍記載,有歌手在楚國都唱〈下里巴人〉曲,應和者達數千人。土家族與漢族長期在文化上互相交流:東漢時期,土家族地區設立學堂,授以漢文化;晉代,土家族學習漢文化之風大盛;明清以後,大部份土家族地區逐步放棄使用土家語而改用漢語,導致今日土家語的息微。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思可能是本地人。史籍上稱他們為土丁、土人、土民等。他們在一九五六年十月被中國政府承認為一少數民族,定名為土家族。

民族特色

  1. 土家族的婚姻非常自由,青年男女可自由戀愛,以山歌傳情達意,雙方情投意合,由「土老師」作證便可成婚。
    土家族姑娘結婚時,有一種哭嫁的風俗,哭的時間長則半年,短則兩三個月,哭的形式有姑娘獨哭,有父母、兄嫂及親戚對哭,還有群體性的賽哭等,如今哭嫁已漸淡薄。
  2. 土家族非常重視生孩子,有望月的活動,由外婆給嬰兒送衣祿米,給嬰兒取名、命字。外家親戚探望嬰兒賀母子平安,舉行望月儀式,唱望月歌等。
  3. 土家族喪事的習俗非常特別,親屬一不為死者披麻戴孝(即使傳習漢族在頭上包白色孝帕,也要縫一塊紅布,以示為「大紅喜事」);二是不舉行招魂、祭鬼、超度等活動;三是舉行歌喪、跳喪、送喪,非常特別的喪葬儀式。喪鼓一響,鄰近村寨齊來歡歌狂舞,歡送亡人。
  4. 土家族的文學有歌謠、神話、傳說、故事等。其中以歌謠最豐富:有山歌、擺手歌、哭嫁歌等。內容多反映歷史、生產勞動、男女愛情、風俗習慣等。舞蹈方面有跳喪鼓、擺手舞等。傳統的擺手舞在民間影響最為深遠。
  5. 飲食方面以包穀(即玉米)、稻米為主,其風味食品有糯米粑粑、火炕臘肉、唐饊等。
  6. 住屋方面,是頗具特色的弔腳樓。這是一種幹欄式二層建築,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或儲存雜物。現在也有人住平房和大樓。
  7. 衣著方面,婦女上穿滾花邊寬袖大褂,下穿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手、足、項均佩戴金、銀、玉等裝飾。男子頭纏二至三公尺長的青絲帕,身穿琵琶襟短衫。清朝時被漢人同化後,衣飾打扮已與漢人無異,只有在隆重集會或偏僻山村,才可偶然看到土家族的傳統服飾。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土族 | Tu

人口:281,9281

分布

主要分布在青海東部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及民和、大通兩縣。其餘散居在同仁、樂都、門源、都蘭、烏蘭、貴德、共和、西寧和甘肅積石山、卓尼、永登、肅南、天祝等地。

語言

土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共有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基本詞彙與蒙古語相同或相近,兼吸收了不少漢、藏語詞彙。與東鄉語和保安語更接近,部份土族兼通漢語和藏語。土族沒有本族文字,一直使用漢文和藏文。一九七九年,青海政府為土族制訂了一套以拉丁文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經濟

土族居於青藏高原的北部,全境分為山區、淺山區和川水區。山區有茂密的森林,森林週圍是草山,最宜發展林木業和畜牧業。沿河的川水區土地肥沃,耕地成片,是農業的集中地。畜牧業是土族傳統的作業,尤其精於養羊和馬。土族人愛羊至深,羊圈設在房子的隔壁,客人到土族作客,最忌數主人的羊。古代土族所飼養的良駒「青海驄」,日行千里,馳名中原。至今,他們仍是擅於養馬、騎馬的民族。一九四九年以後,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陸續發展工商企業,其中包括農業機械、化肥、釀酒、煤礦等。

宗教

  1. 傳統宗教

    土族信奉喇嘛教中之黃教。宗教深深影響土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在土族聚居的每個村落都有一所喇嘛廟。除了黃教之外,也有土族信奉紅教、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一些受漢族影響較多的土族縣,還信奉道教。但影響土族最深的仍是黃教,人們虔心信佛,廣建喇嘛廟。一九四九年以前,只有數萬人口的地區,竟建有三十多座頗具規模的寺院。父母更樂意送子為僧,出現有二子者必命一子為僧的現象,甚至有些人家寧絕後嗣也在所不顧。這情況大大影響了土族的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

  2. 基督教

    一九一五年間曾有宣教士進入土族地區傳教,並在他們中間建立了七家教會、四家小學,當中亦有一些人信主。到今天,據估計只有約四百名基督徒,他們絕大多數仍是「未得之民」。4

歷史淵源

公元四世紀初,遼河流域的鮮卑族慕容部首領吐谷渾與弟不和,率領部眾遷徙至今天甘肅南部的地區,建立了游牧政權,號稱吐谷渾國。這政權延續了三百五十年,一直向中原進貢,接受冊封。唐初,首領慕容受封為「平西郡王」。公元六六三年吐谷渾國為吐蕃(西藏政權)所瓦解,部眾分為三部份,一部降附吐蕃,一部東遷靈州,一部留居青海故地。至元朝,史籍出現了「土人」的族稱,「土」是「吐谷渾」中「吐」字的變音。十三世紀,部份蒙古軍留駐在土族地區;明朝,中國曾將一批漢人遷至土族區;後來還有一些藏族、維吾爾族、回族等遷來。這些民族在當地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土族。所以土族是一個深受多元民族文化影響的民族。

民族特色

  1. 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通行招婿入贅。一般以本民族通婚為主,也與藏、漢族通婚,但限於兩種形式,一是土族男子娶外族女子為妻,二是招外族男子入贅為婿,可以不改姓名,但須改變民族身分。過去還流行一種「戴天頭」的習俗,女孩在十三、四歲時由父母作主,在除夕時與天結拜成婚,然後可自由擇偶,未婚而生孩子不受歧視,歸母家撫養。
  2. 土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有花兒(山歌)、敘事詩、傳說故事、寓言、歌謠等。男女老少都愛唱山歌,是人們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活動。他們又是擅長跳舞的民族,主要的舞蹈有安昭舞和婚禮舞。安昭舞是以歌曲伴唱而跳的輕快舞蹈。
  3. 食物方面以青稞為主,小麥次之,蔬菜較少,平日多吃酸菜,輔以肉食。喜飲奶茶,吃酥油炒麵。男子多喜飲酒。
  4. 農村一般集中在山腳,依山傍水而建,各家都有庭院,院內有牲畜的圈棚,房子是平頂形式。住宅的棟梁和門窗多雕刻著象徵牛羊健壯、五穀豐登的圖案。
  5. 衣著方面,男女都穿繡花高領的上衣。男子穿長袍,或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紅色坎肩,下穿長褲,冬季外套無領斜襟光板皮襖,繫腰帶,腳穿長靴。婦女穿斜襟上衣,兩袖以紅、藍、黃、紫、黑五色布圈做成。外套黑色坎肩,下穿裙、褲。頭戴平頂氈帽,帽檐上鑲有花邊。
  6. 土族盤繡過去只是裝飾服飾的繡活兒,如今也與江南的刺繡一樣,在旅遊業和商業發展的推動下,開始向工藝美術品、旅遊紀念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方向發展。它也為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的貧窮婦女帶來脫貧的機會。2土族盤繡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9/07/16/012929053.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3. https://www.chinanews.com/shipin/spfts/20190103/1929.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4.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5.  

毛南族 | Maonan

人口:124,0921

分布

主要聚居於廣西省壯族自治區西北部以茅難山為中心的環江縣上南、中南、下南一帶,另有少部份分散在南丹、河池、都安等縣。

語言

毛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族交往,幾乎所有毛南族都兼通漢語和壯語,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經濟

毛南族聚居的地區山巒重疊,耕地狹小,但族人無懼石山,努力拓展耕地,搬走石塊,把每一寸土地都挖掘出來。壘山保土,開墾耕地,整個毛南山鄉,都是一層層的梯田。農作物方面,東北部地區以種植粘稻、粳稻、糯稻為主;西北部則種植玉米、蕎麥、豆類、紅薯、高粱,穀子等。此外,還有油菜、棉花、黃麻、花生、芝麻等類的農作物。由於耕種工具落後和土地的限制,產量不多。現在雖增加了電力和農業機械,但仍屬落後,還需時日改善。種植之外,毛南族還擅於牧牛,所飼養的毛南菜牛,馳譽四海,遠銷至香港、澳門和南洋。毛南族的手工業非常發達,精於打鐵、紡織、織染、竹器、銀器、石工等技藝,以銀器和頂卡花(花竹帽)等工藝品最為著名。

宗教

  1. 傳統宗教

    毛南族的宗教信仰是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崇拜的對象又分為家神和外神。家神包括祖先、灶王(管人畜的平安)、土地(管家事)、三界公爺、婆王(管生男育女)、雷王(管雨水)、觀音、門神等。外神有蒙官(使人生病)、李大將軍(保護人畜平安)、莫六官(地區保護神)等。

    多神崇拜影響毛南族生活的每一方面,婚、喪、生育和治病都有一套繁複的宗教儀式,其中最普遍的是起願和還願。毛南人認為生活上每件事都與鬼神有關,所以大小事情都先向鬼神有所表示方能趨吉避凶。所起的願有大有小,小願就在神前口頭聲明,大願則請鬼師作法。同樣,還小願就在家中殺雞祭祀,大願也要鬼師代還。

    從事宗教活動的人有道士、鬼師、巫師、鬼谷先生、法童五種。

  2. 基督教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曾有福音使者在毛南地區工作,且在多個地區設立講道所,部份毛南族相信基督教。據一份較樂觀的報導顯示,現仍有三千名毛南族基督徒在中國。 2但另有人估計數目只是一百名。

歷史淵源

毛南族自稱阿南,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據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在元明時代從山東、湖南、福建等地遷來的。在歷史上,曾有茅灘、茆灘、冒南、毛南等名稱,最初是指毛南族聚居之地,後以地名為族名。在五十年代,毛南族曾定名為毛難族,一九八七年,中國國務院批准更名為毛南族。

民族特色

  1. 毛南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過去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有不落夫家(新娘接到夫家後,只住宿一宵;次日與伴娘回娘家)和轉房(弟與寡嫂結婚或兄娶弟之遺孀)的習俗。
  2. 毛南族是文化較高的民族,有自己的專家和學者。毛南族的史詩和民歌別具一格,史詩反映了祖先的來源,民歌豐富。
  3. 毛南族一般以同族同姓聚居在一起,所以數戶人家組成的小村落甚多,最大的村落也不超過百戶。毛南族喜居幹欄。住房一般是瓦頂泥牆,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和堆放雜物。
  4. 飲食方面,半山區以大米為主,山區以玉米為主,輔以雜糧,喜吃豬、牛、雞、鴨之肉,並有拌吃生羊血之俗。著名之毛南三酸:腌製的酸肉、酸螺螄、酸菜是待客之傳統佳餚。
  5. 衣著方面,男女都喜穿藍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對襟衫,婦女穿鑲有兩道花邊的右開襟上衣及緄邊褲,留辮梳髻,戴手鐲、銀牌等飾品。

最新情況

二○一二年六月三十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族首個民族博物館正式開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專家稱此舉將有利於保護和傳承毛南族傳統文化。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3.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seac.gov.cn/art/2012/7/2/art_3966_159853.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水族 | Shui

人口:495,9281

分布

主要聚居在貴州省布依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以及貴州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黎平、從江、麻江、凱里等縣。還有少部份散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宜山、南丹、環江、河池等縣。

語言

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水族有一種古老文字稱為水書,其特點是:一.象形字比重較大;二.與漢文的甲骨文和金文相似;三.有些字是漢字的變形;四.只有數百個單字,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五.僅限於在宗教活動中使用,只有巫師等才能掌握。水族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漢文。

經濟

水族聚居在雲貴高原東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都柳江和龍江上游。那裡山林廣布,河流縱橫交錯,最宜稻作農耕。故水族以種植水稻為主,又長於種糯稻,也種植小麥、玉米、大麥、紅苕、高粱、豆類等。其他經濟作物有棉花、薴蔴、油菜、花生、煙草、藍靛、油桐等。農具絕大多數是由本族工匠生產。水族非常重視分工,有「女不犁田,男不插秧」的習俗。田地由男人犁好後,就由婦女插秧。近代,水族耕種技術有很大進展,廣泛採用優質種子,使用化肥、農藥,使農作物產量不斷提高。

水族地區正在發展工業,現已建立的與化肥、煤礦、農業器具、釀酒、陶器、造紙、紡織、竹器、銀器手飾等產業。近年政府不斷改善道路交通,大大促進水族與其他地區的聯繫,也促進了工業的發展。

宗教

  1. 傳統宗教

    水族屬多神信仰,既崇拜自然物:如田地、房門、土地、門坎、水井、巨石等;亦相信鬼神,凡是生死、疾病,都請鬼師、女巫來念經趕鬼。此外,水族還迷信夢兆、風水、命卦,一切事情都要經鬼師擇吉日,方能進行。

  2. 天主教 

    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後,法國(French)傳教士藉和約之便,深入水族地區傳教,在多處水族地區設立天主教教堂。單在九阡板南所建的教堂就有三十多家和一家學校。在繁盛時期,信奉天主教的人數超過五千人。後在一九○六年發生反教運動,不少天主教教堂被破壞。直到今天,仍然維持天主教信仰的恐怕只餘少數。

歷史淵源

秦漢時代,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居住了許多部族,如甌越、駱越等。史書上一律統稱百越,水族可能是百越中之駱越一支發展起來的。歷史上,把水族當作單一民族記載的,最早見於明代一些文獻。清代中葉以後,水族被稱為水家苗、水家等。一九五六年,中共政府正式統一其名為水族。

民族特色

  1. 水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男女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青年男女互相愛悅,亦須徵得父母同意。水族盛行姑舅表婚,舅家的兒子可優先娶姑家的姑娘作「回頭親」。年齡不相稱的,允許外嫁,須送給舅家一些「外甥錢」。新娘一般是在中午十二時前出娘家,而下午六、七點進夫家。新娘入寨時,夫家及所有親戚全要出門迴避,待新娘進入夫家才可返回。新娘不回門是不能與丈夫同居的。新娘回門後返回夫家住二、三天,又再返回娘家,逗留十天半月或兩個月才回夫家長居。水族不允許同姓通婚。
  2. 水族熱情好客,客人到訪,不論熟識與否都會盛情招待。水族有互相支持幫助的美德,族中有喜慶、婚喪事情,大家都要結隊送禮以示支持。水族亦有尊敬老人的好傳統。
  3. 水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有敍述人類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有記述人與大自然鬥爭的經歷,有民俗風物的記錄。水族亦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水族的居處是詩和歌的世界。舞蹈方面,他們最善跳銅鼓舞。
  4. 水族的紡織技術非常高,過去都穿用自織土布。婦女長於刺繡,其他如剪紙、石雕、編織、銀飾加工都有很高的水平。
  5. 飲食方面,日常生活非常簡單,一般是一日二餐,農忙時吃三餐或隨餓隨吃。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兼雜糧及青菜魚肉。在節日或客人到訪時,飲食會比較講究。飲食有四特點:(一)重視糯食,(二)重視食魚,(三)喜飲酒,(四)嗜食酸味。
  6. 居住方面,水族非常重視環境的選擇,造寨建屋必先看風水、選龍脈。村寨多是依山傍水,週圍古木參天,風景優美。房屋形式屬幹欄式,一般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
  7. 衣著方面,與漢族類同,男子一般穿長布衫,下穿布褲,衣服顏色多是青、藍。婦女穿藍色無領半長衣,青布長褲,衣褲四週圍上花邊,繫青綠色花圍腰。節日穿裙子,長髮梳成一把斜綰頭上。
  8. 水族的喪禮非常繁複,人死後要給死者設堂弔祭。弔喪期間,要設歌堂,唱歌跳舞,唱花燈戲,宰殺牲畜,直到擇定吉日下葬為止。
  9.  

最新情況

二○一二年六月三十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族首個民族博物館正式開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專家稱此舉將有利於保護和傳承毛南族傳統文化。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3.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seac.gov.cn/art/2012/7/2/art_3966_159853.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仡佬族 | Gelo

人口:277,2331

分布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二十多個縣,還有少數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這族的特點是非常分散,多與其他民族雜居。

語言

仡佬語屬漢藏語系,各地方言差別很大,甚至在同一縣的仡佬族也不能通話。漢語是他們普遍使用的語言,不少人還會苗語、彝語或布依語,大約只有四份之一人說仡佬語。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經濟

在歷史上,仡佬族曾有過輝煌的時間,但因為種種原因,被迫退向貧瘠的山區,古老的文化已然褪色。史書記載仡佬族是從事農耕的民族。至今,在田壩居住的仍種植各種稻米。住在山區的則種植玉米、小麥、蕎麥、紅稗、高粱、紅薯、土豆等。此外,還有薴蔴、煙草、油菜、茶葉等。

手工業方面,他們善於釀酒,著名的茅台酒就是源於仡佬族的牂柯酒。他們還長於採礦和冶煉,尤其是煉汞,到今天,不少仡佬族仍然在深山中開砂煉汞。部份仡佬族還鑄造鐵犁等農具。部份居於河邊的善撐船,能駕小舟衝過激流險灘,以航運為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仡佬族奉行祖先崇拜,也崇拜大樹神、山神、士地神和牛王菩薩等。但仡佬族地區沒有廟宇、寺院、偶像,也沒有系統的宗教組織和教義。他們最尊敬的是祖先,但祭祖方式各有不同。有些把祖先安置在房子中間廳堂裡,以香燭供奉;有的地區有神龕;有的在灶房內放一塊木板,或貼上幾張紙錢,以示祖先位置;有的把最近的小山視為祖先的替身;有的在灶前默念祖先的名字,以表敬意。

    原始的宗教帶給仡佬族許多迷信和禁忌,帶來生活和思想上的束縛,也影響了他們生活的各方面。族中有人生病,有時是用占卜送鬼神,或請喃吆解咒,也有請巫師施藥治病。

  2. 天主教

    十九世紀後期,曾有法國(France)傳教士在貴州仡佬族中間進行傳教活動,建立天主堂。有些仡佬族歸信天主教,但人數不詳。直至今天,仡佬族天主教教徒的數字無法確知。

歷史淵源

仡佬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人。另一意思是竹,有史書認為仡佬是僚的後裔,約二千年前,僚人在貴州地區建立了夜郎國,傳說夜郎國的大王從竹而生,因而以竹為姓,所謂姓是指整個氏族的名稱。這夜郎國的遺族在史書上稱為夷濮,時至今日,貴州的彝族仍稱仡佬族為濮。濮人奉竹為圖騰,並自稱為仡佬(即是竹的意思)。以後,史書上也把這自稱作為民族的名字。

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在歷史上,仡佬族沿著山川河谷往各省遷徙,部份仡佬族在東漢時已流入廣西南部,甚至遷徙至中南半島的越南。公元四世紀中葉,他們又曾大規模北遷至四川盆地北部。唐宋時期,部份仡佬族流入湖南。元代,又有部份居於雲南。這些仡佬族在漫長歲月中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保留仡佬族稱呼的只佔少數。今日,貴州省的仡佬族多自稱是本地人,廣西的仡佬族自稱啥該,意思是搬家。這些自稱某程度反映了仡佬族遷徙的歷史。

民族特色

  1. 仡佬族的婚姻與漢族相似,行一夫一妻制。過去婚姻多由父母作主,現在年輕人已有較大的自主權,父母一般都順從子女的意願來定親事。其中較特別是迎接新娘至男家後,不拜天地,逕入新房。
  2. 仡佬族耿直忠信,注重禮節,非常好客,常留客人住宿,並以上賓之禮待之。仡佬族又有敬老的習俗,把好菜先敬給老人,年輕人都有義務替老人背負重物。
  3. 仡佬族村寨多在高山建造,古代房屋是依樹積木,以居其上的幹欄,近代的房屋形式多樣,與所居之地的民族看齊,最普遍是壘木板泥牆的茅草房。
  4. 飲食方面,以玉米為主,兼食麵食、薯類等雜糧,喜吃酸辣。肉食方面有豬肉、狗肉、雞肉。一般飲用泉水,招待客人才用茶。
  5. 衣著方面,與所居地的漢族或其他民族一樣。傳統的服裝是上衣短及腰,袖背上繡上花紋,花紋以下用條布重疊。外套貫頭衣(又稱仡佬袍),由整幅青布造成,中間穿一洞,以便頭部穿入。婦女穿無褶筒裙。

最新情況

  1. 交通及郵電通訊設施不斷改善,極大地改變了仡佬族地區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2
  2. 教育事業發展較快。據二○○五年統計,仡佬族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8%,輟學率控制在1%以內。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408.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3. 同上。

仫佬族 | Mulao

人口:277,2331

分布

仫佬族約有90%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羅城縣,其餘散居在羅城縣附近的宜山、柳城、都安、忻城等縣。

語言

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因與漢、壯等族往來密切,大部份仫佬族都會說漢語和壯語。無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經濟

仫佬族居住的地區群山環繞,群山之間有小塊平原,境內有龍江的支流天河和融江,提供水利和灌溉的條件。仫佬族素以種植水稻著名,還擅長種植棉花。其餘的農作物還有玉米、紅薯、蕎麥、高粱、花生、黃豆等。仫佬族農家喜養馬,部份農人還以馬來耕種。仫佬族的山區盛產煤,素有「煤鄉」之稱,因此仫佬族在許多世紀前已開始採煤。近年採煤業更具規模,許多仫佬族多以礦工為業。此外,仫佬族打製鐵器工具和燒製缸瓦及陶器手工業,已有數百年歷史。他們製造的沙罐可以煮飯、煮茶、蒸酒,是非常著名的民族傳統工藝品。

宗教

  1. 傳統宗教

    仫佬族信多神及佛道兩教。但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道教最具影響力,每逢有人生病或遭遇自然災害,都要請道教的法師來求神趕鬼。道教分為茅山教和梅山教兩種,做法事的多是梅山教的法師。

    仫佬族拜祭的神祇有家神和外神兩種。家神有祖先、灶王、土地三種,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要供奉。外神的名稱眾多,有些是全族供奉的,有些只是某區信奉的。仫佬族多不知神祇的來歷,只知供奉。他們所祭的神有善有惡,供奉善神自是求福和庇佑;供奉惡神是出於恐懼,怕被攪擾,所以向他禳祭。

  2. 基督教

    一般認為仫佬族中間未有福音工作,也沒有基督徒;但另有一份報導卻說,仫佬族中有一千六百名基督徒。2

歷史淵源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發展演變而來的。僚人在晉代已出現,且有僚人在雲貴高原一帶活動的記錄。唐宋以後又出現了僚、伶人的群體,至清朝時代的《大清一統志》曾說:「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仫佬族自稱木冷或謹。一九四九年以後,統稱仫佬族。佬即是種田人或耕種人的意思。

民族特色

  1. 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媒妁撮合而成。近年自由戀愛結婚逐漸增多。以前婚姻以族內配婚為主,但可與漢、壯等族結婚。有不落夫家的遺風,新娘婚後即回娘家,每年農忙時才回夫家幫忙,直到生了孩子才長住夫家。
  2. 仫佬族善唱山歌,幾乎每家每村都有歌手。歌曲種類有:隨口答,意為即興而作的短歌;古條,屬敍事歌謠;口風,為諷刺性歌謠。
  3. 仫佬族的節日特別多,幾乎每月都有,節日的日期和內容與壯族大同小異。每個節日差不多都與迷信活動有關。
  4. 食物方面,住平原的人以大米為主,住山地的則以玉米為主。此外,還輔以紅薯、芋頭、豆類、麥類等食物。仫佬族喜吃糯米,常用以製作節日食品。肉食以豬、牛、雞、鴨為主,禁吃貓和蛇。喜吃酸菜。
  5. 古時,仫佬族房屋多是幹欄式,現在多是瓦頂泥牆或磚牆的平房,茅屋較少。
  6. 衣著方面,不論男女都喜穿青色衣服,男子穿對襟上衣、長褲。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婦女穿大襟上衣、長褲,青布包頭,束青色圍裙。

最新情況

  1. 過去,仫佬族地區由於山川阻隔,只能以馬為運輸工具。近年政府廣建公路,又建成六十五公里長的鐵路,大大改善仫佬族地區之間和對外的交通運輸。
  2. 一九四九年以前,仫佬族地區只有三數家學校,近年,政府興建許多學校,使95%的兒童都有進學校接受教育的機會。
  3. 中國政府正在羅城縣實現城鄉一體化,據《羅城仫佬族自治縣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寫,二○一二年將規劃仫佬族鳳凰古城,仫佬族民族博物館也會計劃遷建,仫佬族古歌、竹球、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3
  1.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第七十八期(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3.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http://www.gx.xinhuanet.com/2012-02/23/c_111561051.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十六日)

布依族 | Bouyei

人口:3,576,7521

分布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及安順等地,另外在黔東南、黔西北也有散居。多集中在河谷或依山傍水的地方。

語言

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原來沒有文字,一直使用漢文。在政府的協助下,一九五六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經濟

布依族居於河谷或依山傍水之處,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宜於農耕,盛產水稻。布依族婦女擅長製作蠟染布,是暢銷國內外的工藝品。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共政府為布依族建築水利工程,改善耕種方法,並發展不少鋼鐵、化學、電子等工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也迷信鬼神。一些奇怪的自然現象、物件,都被視為有鬼神依附而加以膜拜。除了個人求神問卜之外,布依族每年都在三月三日和六月六日舉行盛大的集體祭祀活動。

  2. 天主教

    天主教在清代康熙年間傳入貴州省。一八四○年後,藉列國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之便,在貴州各處傳教,信教的人數迅速增加。據一些不完全的統計,包括布依族在內的教徒人數達到三萬,西方傳教士亦達到五十人。一九四九年以後,許多教徒放棄了天主教信仰。

歷史淵源

布依族歷史悠久,一般認為布依族與壯族同出一源,在唐朝以前,他們被視為一族。在公元九百年後,兩族各自發展自己的文化,因而被公認為兩族。唐朝時,政府委派當地的地主管理布依族,因而發展為封建制度,大部份的土地都落在地主手裡,貧民卻無立錐之地,兩者之間的矛盾曾引發多次的農民革命。

民族特色

布依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

  1. 酷愛山歌,且流行以山歌來選擇配偶。
  2. 有些分支盛行背帶親,即父母為年紀小小的兒女配定終身。
  3. 未婚少女喜用許多條狹長的頭帕把髮絲束起,僅留一撇髮辮在前額。而頭帕交叉纏妥後便形成勒條,勒條的數目正代表她的芳齡。
  4. 布依族喜吃大米飯,嗜飲酒、好喝茶,喜吃狗肉和酸辣。
  5. 布依族有敬老尊賢的傳統,子女、晚輩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最新情況

到二十一世紀初已形成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民族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
    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3734.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布朗族 | Bulang

人口:127.3451

分布

主要居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多數集中在布朗山和西定,其餘散居在臨滄地區的雙江、鎮康、雲縣、耿馬和思茅等地區。

語言

布朗語屬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沒有本族文字。布朗族兼通漢語、傣語和佤語,部份人會漢文、傣文。

經濟

布朗族大都居住在海拔1,500至2,300公尺的山嶽地帶,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足。原始森林有各色各樣的珍貴木材、藥材、飛禽走獸。布朗族長居高山,經濟發展落後。族人以務農為主,種植旱稻、茶葉,布朗山的普洱茶十分著名。手工業並不發達。

宗教

  1. 傳統宗教

    在布朗族的觀念中,認為多種的神主宰著人的禍福。因此,崇拜諸神,祈求神靈保護就相當盛行。每年要拜祭的除了祖先外,還有灶神、土神、山神、火神等。每次的祭祀宰殺牲畜,花費大量金錢,成為經濟落後的布朗族一大負擔。

    居住在西雙版納和雙江的布朗族則受傣族影響,信仰小乘佛教。佛寺、佛經及一切宗教活動都與傣族一樣。

  2. 基督教

    一九四九年以前,曾有宣教士在瀾滄、墨江一帶的布朗族中間工作,還帶領墨江圭墨三十多戶布朗族歸主。其後只剩下十多戶。基督教難以進入布朗族的原因是與布朗族祖先崇拜衝突所致。傳教士不許信徒拜菩薩、祖宗,又禁止吸煙和飲酒;但祭祖、抽煙、喝酒都是布朗族傳統習慣,兩者衝突的結果,基督教就受到抵制。到今日,信奉基督教的布朗族就極少了。

歷史淵源

布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歷史上對布朗族有不同稱謂:濮人、哀牢人、蒲滿人等,一九四九年以後,定名為布朗族。

民族特色

  1. 布朗族是父系大家族公社,由同一父系祖先的後裔組成。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名稱,每家族都有一族長,由族中年齡輩分最高的人中推選出來。每家族都有家族靈物,是家族精神的象徵物。每個家族都有一定的公共土地,家族成員都有享受一份土地的權利,家族成員有互助的習慣,每個家族都有收納養子的傳統。布朗族替兒女命名時,普遍與母親連名,即取母親名字第二字作兒女名字的最後一字。
  2. 布朗族奉行一夫一妻制,嚴格實行家族外婚,戀愛和婚姻都很自由。傳統規定一不許納妾,二不許婚前性行為,違者必受懲罰。
  3. 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術,普遍有紋身的風俗。男子都會編製各種竹器,婦女會製茶技術,喜以酸茶奉客。
  4. 布朗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普遍喜好煙酒,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
  5. 布朗族都是聚寨而居,建寨時必須舉行儀式,所建的樓房在思茅、臨滄、保山等地是土木結構的平房,西雙版納的則是上下兩層的竹樓,下層關牲畜,上層住人。
  6. 服飾方面,男子穿無領對襟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以黑或白布包頭。婦女穿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或黑色的筒裙,頭挽髮髻並纏大包頭,戴銀耳環和銀手鐲,喜把牙齒染成黑色。

最新情況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政府推出的「興邊富民行動」改善著布朗族的生活水平,修建了學校、文化室、衛生室,解決了交通、通訊、電力、飲水、電視五通問題。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新華網:「雲南興邊富民行動10年 邊境25個縣市發展步伐加快」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net.com/gov/2010-11/19/content_21438697.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白族 | Bai

人口:2,091,5431

分布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內(佔80%),其餘分布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貴州省畢節地區和湖南省桑植縣。

語言

白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白族與漢族長期有密切的交往,白語中含有大量漢語詞彙。白族曾借用漢字來標記白語,稱為漢字白讀,但並不通行,故通用漢文。

經濟

白族聚居在雲貴高原西部,大部份為橫斷山脈南部的峽谷區。山川緊密排列,江河順山澗奔流而下,組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庫、溫泉。由於各地高低懸殊,受地勢、地形影響,氣候差別甚大。多種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合不同種類的生物生長。湖泊區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莊稼一年兩熟。山區蘊藏豐富礦產和稀有金屬,兼有聞名全國的大理石礦林。森林茂密,既有松、杉等優質木材,復有種類繁多的珍貴藥材。在這些天然資源條件下,白族在經濟上一直有不錯的發展。近年,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出現了一些大商行,經營各種工業、礦務。業務範圍還擴展至港、澳地區和印度(India)、緬甸(Myanmar)等國。

宗教

  1. 傳統宗教

    白族宗教信仰形式多樣,內容也極為複雜,除本主崇拜和佛教外,在較落後的地區,還奉行原始宗教,崇拜鬼神。

    本主是白族特殊的宗教信仰,曾佔有重要地位。所謂本主,即村社神,被認為是保佑本境之主。被崇拜為本主的神,類別眾多,各地不一。但多數是白族民愛戴的人和事物,與白族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關,具有濃郁的人間氣味。

    白族均相信本主能保佑六畜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袪災免難、家宅平安,因此無論生老病死、婚姻嫁娶、大災小禍均到本主廟獻祭。除了平日到廟內進香磕頭外,每年還有大型的祭祀活動,群眾不准勞動生產,大殺牲畜,展開歌舞活動,祭祀儀式隆重。本主之外,鬼神崇拜也相當盛行,白族為求消災免禍,每年都進行各種祭鬼活動,在邊遠的地區尤其如此。

    白族亦拜奉祖先,非常講究祖墳的位置,因為他們相信祖墳之好壞與子孫後代的前途有關。白族又受到漢族影響,信奉道教,但影響最深遠的,卻是佛教。

    佛教自唐朝傳至大理後,在統治者大力提倡下,勢力大增,信教者眾,大理地區有佛國之稱。

  2. 天主教

    清代末期,天主教和基督教紛紛傳入大理。天主教在一八七三年有法籍神父羅尼設到大理傳教,建立天主教會。5一九三三年起,由中國神父任主教,並由大理傳教至其他地區,當中不少白族入教。

  3. 基督教

    一八八一年,中國內地會英籍牧師花國香由緬甸入大理傳教。其後,安息日會和聖公會也進到大理傳教,但停留的日子不長,果效也不大。內地會的影響最大,活動範圍也最廣。除傳教外,教會也開辦慈善事業、建學校、辦醫院和孤兒院,並在教堂內附設施藥所。從十九世紀初到一九五一年宣教士被迫離開為止,基督教在白族中廣為傳播。內地會在大理、祥雲、賽川、彌渡、巍山、鳳儀、鄧川、洱源等地均建立教堂,帶領不少白族歸主。直到今天,仍有為數約五萬名的白族信徒。

    據白族宣教士於二○一八年的分享,從一九七○年代末期白族自治州教會恢復至今已經四十多年,當中教會的情況如下:6

    (一)信徒人數不斷增長(以漢族居多,白族約佔六份之一),教會呈現興旺的景象,這與教牧人員的忠心服侍及廣大信徒的祈禱分不開。但真正歸信基督的白族少之又少,據統計約佔全族總人口的千份之一。

    (二)教會藉《聖經》真道傳福音,用十字架的大愛吸引人信耶穌,堅持用《聖經》真理作教導,用純正的信仰作牧養。

    (三)教會重視講臺聖工,要求講員信仰純正,在真道上裝備,品行端正和有好名聲的人才能站講臺服侍。教會重視各種節日,除主日崇拜外,每年在受難節、復活節、秋收後感恩節及聖誕節舉行隆重的活動。

    (四)開辦各種團契,以滿足不同年齡和情況的信徒的靈性需求,如主日學、婦女團契、青年團契、老年團契等。

歷史淵源

白族是古老的民族,他們所聚居的大理是雲南省文化發源地之一。據考古發掘證明,這區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在這裡設置郡縣。公元八世紀唐朝時,這裡建立了彝、白族為主的南詔國,實行奴隸政權制度。二百五十年後,奴隸暴動,推翻了南詔國,建立了白族為主的大理國,推行封建制度。公元一二五三年,蒙古人揮軍南下,滅大理,建立大理路行省,把大理地區置於中央直接統治之下。元、明、清時代,大批漢人及部份回族進入白族地區,明、清時更興辦學校,提倡科舉,造就了一批白族進士和舉人。

大理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經濟發展表現不俗,但在一些偏遠山區,仍殘存奴隸制度。

白族自稱為白子、白尼,史稱滇僰、白蠻、民家等。一九五六年,根據白族的意願,一律通稱白族。

民族特色

  1. 白族奉行一夫一妻制,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年老的父母從幼子居住,由諸子共同贍養。婦女地位低下,沒有財產繼承權。
  2. 以往白族的婚姻一般均由父母包辦,除同姓同宗不通婚外,可與本族或其他民族通婚。父母選婿、媳的標準一般都是門當戶對,八字相合。男女在訂親後,每年都要送厚禮給女方家長,直到結婚為止,停止送禮就表示廢婚。因此窮苦人家常要為婚姻欠下大筆債務。
  3. 白族具有艱苦創業、積極進取的精神,善於吸納其他民族的技術和文化。因此在歷史上,曾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詩人、藝術家、天文學家和醫師等。
  4. 白族在藝術方面有獨特的成就,其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均名揚古今中外。白族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聚居的地方稱為歌舞之鄉。南詔時期所創作的〈南詔奉聖樂〉曾在唐朝宮廷中表演。
  5. 大理地區多屬地震帶,雨季又易因暴雨成災,故白族多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建屋。材料方面以方石砌成屋基和柱石,屋架和牆壁為土木結構,梁柱緊密銜接為一整體,以抗御一般地震。房屋多數是兩層小樓房,底層鋪以木板、磚或水泥,門窗雕有各種花鳥圖案。
  6. 服飾方面:大理一帶的男子喜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領褂。婦女服飾各地不同,大理一帶多穿白色或淺藍色右衽上衣,外套紅色或黑色絲絨右袵坎肩,下穿藍色或白色寬褲,足蹬繡花百節鞋。姑娘獨辮盤頭,已婚婦女挽髻於腦後。各地婦女均愛墜耳環,戴銀、玉手鐲。外出時男女均戴大理草帽,以擋日避雨,城鎮居民則多穿漢服。
  7. 白族以稻米和小麥為主食,喜食酸辣,愛用糯米釀酒,喜飲烤茶,並配三道茶待客,第一道茶為苦茶,又稱烤茶,味道苦澀,能提神醒腦;第二道茶是甜茶,加入核桃片和紅糖,可口香甜;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放入花椒和蜂蜜,香甜苦辣俱全,回味無窮。此種茶也象徵人生的一苦二甘三回味。現已成為孩子求學和學藝時的一道禮俗。後來應用面更廣,成為婚事和節日期間招待客人的禮儀飲品,屬極具白族特色的一種風俗。2
  8. 甲馬又名紙馬或甲馬紙,它古老神袐,屬民間祈福消災祭祀活動的木刻版畫,流行於雲南各地。其中白族甲馬最具特色,又稱為紙符。數千年來深得白族民間信奉,因它是白族民間信仰的表達。目前大理地區傳統的甲馬圖案有六百多種,主要用於祈求平安、招財求福、求子、求學、求姻緣、驅鬼辟邪、祖先祭祀、本主祭祀、自然山川祈福、道路橋梁、交通建築、家庭和睦、喜事喪事等。甲馬作為民族、民間和民俗文化的獨特品種,成為大理木雕技術、印刷術和造紙術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綜合反映,也是極其珍貴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產,已被列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9. 白族紮染技藝久負盛名,歷史悠久。其取材廣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風物作為創作素材,圖案包括蒼山彩雲、洱海浪花、塔蔭蝶影、神話傳說、民族風情、花鳥魚蟲等,妙趣天成,千姿百態。二○○六年,白族紮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新情況

  1. 大理白族自治州設立於一九五六年,自治州現有540個礦務和工商企業,33,150名工人。自治州的首府下關已成工業重鎮。州內共有186個水力發電站。
  2. 中共政府在州內推行教育,差不多所有兒童皆有受教育機會。
  3. 改革開放後,進一步加大了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力度,重大傳染病防治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高。7
  4. 白族地區的交通狀況得到改善。8
  5. 遠東廣播於二○一三年七月起,每天播出半小時的白語節目,得到正面的回應。他們正努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福音透過節目傳給他們,目前正繼續培訓和協助這節目的弟兄姊妹,且安排他們探訪白族,增加對他們的了解與認識。9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5/12/n7887509.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3. http://www.kaixian.tv/gd/2019/1009/104359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4. http://yn.people.com.cn/news/yunnan/n/2015/1123/c228496-27159419.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5. http://chinacatholic.cn/html/report/14060625.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6. http://eats.ac/eats_plaza/news/?module=module&act=dispModuleSkinInfo&selected_module=board&skin=xe_official&mod=document&uid=190&pageid=1(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7.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seac.gov.cn/col/col352/index.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八月八日)
  8. 同上。
  9. 遠東廣播:《中國新聞及代禱資料》(二○一三年十一月號)。

回族 | Hui

人口:11.377.9141

分布

寧夏、甘肅、河南、新彊、青海、雲南、河北、山東、安徽、遼寧、北京、內蒙古、黑龍江、天津、吉林、陝西等城市。

語言

漢語為回族之共同語言,但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通用漢文。在邊疆地區,回族也使用當地的民族語言。

經濟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小商業及經營著名之清真小吃館等飲食業。在新疆、內蒙古等地區的回族兼營畜牧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奉獨一的神阿拉,穆罕默德就是阿拉的使者,《古蘭經》(Koran)是阿拉的啟示。他們相信阿拉主宰世間一切,又相信死後復活、末日審判等。每個伊斯蘭教教徒都必須遵守「念、禮、齋、課、朝」五大功課。

    (一)念:就是經常念頌一句基本教義:「阿拉是獨一無二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
    (二)禮:是伊斯蘭教的一種經常性的宗教儀式,每日五次,每次都要沐浴或淨身以示洗淨身上的罪過。作禮拜時要完成一套立正、讚頌、鞠躬、叩頭、跪坐等動作。男子每星期五午後要到清真寺做禮拜,在齋月期間,每晚都要禮拜,其餘還有每年兩次的大禮拜。
    (三)齋:在每年的齋月,即伊斯蘭教曆九月,需封齋一月。從黎明到日落禁戒一切飲食,專心敬拜真主。
    (四)課:規定教徒把一定數量的財產(從十份之一到四十份之一)交給清真寺。
    (五)朝:規定身體健康及有經濟能力的信徒一生起碼到麥加朝覲一次。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教徒的宗教、政治、經濟及文化的中心。中國的清真寺多仿效中國的宮殿建築形式,殿脊隆起飛檐四出,雄偉又莊嚴。大殿內鋪上一排一排的拜氈,殿頂掛上許多弔燈,此外就別無一物,因為伊斯蘭教是禁止崇拜任何偶像的。

    伊斯蘭教在中國分為老教和新教。老教有門宦制度,被稱為「道門」。新教沒有門宦制度,被稱為「教門」。兩派在教義和基本信仰上大致相同,但新教有濃厚的神祕主義和禁慾主義色彩,主張拋棄現世,安貧耐苦,努力行功。

    門宦制度的教派,除相信並遵守伊斯蘭教教義外,還有以下的特點:每個門宦都有固定的宗教領袖,稱為「教主」或「老人家」,擁有絕對權威,屬父子世襲制度。一個門宦的教主之下,管轄許多「教坊」,並擁有大量土地、牲畜。各門宦都把教主神化,死後都會被教徒膜拜。

    新教和老教的基本信仰雖然相同,但仍各有特點,對教徒的要求也有異。因此,回族雖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因隸屬不同教派,宗教習俗,甚至衣飾上也有差別。伊斯蘭教對回族社會有深刻和廣泛的影響,但因為教派不同,教派之間敵對的態度,影響了回族之間的團結。

  2. 基督教

    伊斯蘭教信仰影響回族人民生活的每一部份。他們遠離漢人,多世紀以來都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外人極難與他們接觸。中國內地會曾有過向回族傳福音的工作,但果效不大,因為回族人民若改信基督教,就會受到極大的逼迫。連向他們傳福音的教會也遭破壞,所以公開接受主的回族極少,可能只有數十名,但未公開接受主的人則無法知曉。

    二○○九年一份介紹中國少數民族的文章估計,當時約有二千名回族基督徒。2 據約書亞計劃資料,截至二○一九年八月,中國回族的基督徒人口僅0.01%。3

歷史淵源

  1.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一詞在元代是指伊斯蘭教信仰者的統稱。
  2. 公元七世紀末,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國經商,有的留居廣州、泉州等地,結婚生子。經六百年間的發展,成為回族來源的一部份。
  3. 十三世紀初,大量中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迫遷至中國。後來與漢人、維吾爾人、蒙古人融合,漸成為回回民族。

民族特色

  1. 清真寺不但是回族的宗教中心,也是他們的文化教育中心。傳統以來回族只重視經堂教育,拒絕漢文化。但阿訇(回族祭司)的知識一般只局限於經典和教義方面,影響了回族文化較為落後。
  2.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但有兩特點:一是老年男性喜穿黑色或灰色長衫,二是男戴號帽,女戴蓋頭。
  3. 回族忌食豬肉,喜喝茶,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之動物。非常講究清潔衛生,每逢主麻日(星期五)要洗一次大淨(全身),每天要洗幾次小淨(口、鼻、耳、手、臉、腳等)。
  4.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宗教信仰影響了他們生活的每一部份。回族出生時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結婚、殯葬都要阿訇主持,飲食和生活習慣都受宗教影響。宗教是維繫回族團結的重要精神力量。

最新情況

  1. 中國政府為防分離主義在回族中發展,一方面實行懷柔手段,放寬對回族的限制,鼓勵他們往麥加朝聖,容許他們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遷徙大量漢人到回族聚居的地區,以便分化他們的力量,回族對此情況已有警覺。
  2. 近年不少西方信徒有向回族傳福音的負擔,但福音工作不容易展開,一方面因回族對外人甚為抗拒,另一方面亦缺乏合適的材料可用。
  3. 遠東廣播公司於一九九二年展開向回族傳福音之廣播。
  4. 國際世界宣明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同心及固原縣推行四項社區發展計劃,協助當地人改善生活環境。
  5. 世界華福中心於二○一一年出版了《陌生的鄰舍--中國回族研究》一書,除了介紹回族的資料外,並提出一些向他們傳福音的思考方向及建議。4
  6. 二○一八年二月,新疆西北部沙灣縣柳樹溝村政府以「反恐維穩」為由,拘捕該村三座清真寺的四名阿訇。同年四月,一天之內拆除村內四座清真寺。5 自二○一九年起,中共政府計劃於五年內將新疆以外的伊斯蘭教全數「中國化」,正在強拆當地所有清真寺的月牙標誌和圓頂,以中國國旗和共產主義宣傳標語取代。例如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寧夏賀蘭縣園藝產業園,伊斯蘭教風格的標誌已被拆除,園內科普塔頂部的彩色穹頂和伊斯蘭標誌都被拆除。6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
    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3734.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布依族 | Bouyei

人口:3,576,7521

分布

主要散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或半山區。部份散居在西雙版納、德宏、保山及思茅等地的山區。

語言

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有布饒、拉佤和佤三種方言。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以布饒方言為基礎,創造了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

經濟

佤族居住在瀾滄江以西、怒江以東、怒山山脈南段,當地習慣上被稱為阿佤山區。此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農作物的生長。長久以來,佤族以農業為主,佤族種植的農作物有稻穀、蕎麥、小米、玉米、豆瓜、芋薯、棉花等。因為農具落後,靠刀耕火種的方式生產,因此產量不高,必須靠狩獵和採集山菜野果來補充生計。

宗教

  1. 傳統宗教

    佤族的宗教思想是基於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他們相信人的靈魂可分為兩種,一種叫梅(神),另一種叫斯艾(鬼)。斯艾是一般人死後的靈魂,梅則是偉大的神。梅共有三種:(一)梅頂──部落之神;(二)梅雅克──村寨之神;(三)梅布日埃──其他民族共同祖先之神。

    佤族相信靈魂不滅,人死後靈魂並非立刻離去,所以在人死後最初的一個月,某些地區的人還用竹管每天餵送食物到死者口裡,讓靈魂有食物可吃。佤族對死人的靈魂非常尊重,因為他們暗中保護活人。靈魂膜拜之外,他們還祭祀穀子、房屋、畜牲等的魂。總之,佤族的祭祀活動極其繁多,涉及衣、食、住、行、婚喪等各方面,每年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是佤族社會貧窮落後的原因之一。

    在佤族中,曾有獵人頭祭穀的活動,這種傳統一直維持到一九四九年前後。獵頭的目的是向天地間最大的神獻祭,祈求穀物生長良好,獲得豐收。但在某程度上,獵頭亦與復仇結合在一起。獵頭領袖由雞卦卜出獵頭人員,經詛咒發誓後才出發。獵到人頭後就放在人頭樁上,把火灰放在人頭上,當灰與血混合落在地上,每家分一點,等播種時一同撒在田裡。

    獵頭是原始宗教中最高的獻祭,當人獵到人頭後,對頭產生了畏懼感,它又變成了人祭祀的對象。祭人頭變成了兩種意義:(一)祈求人頭保護人平安豐收;(二)請求被獵的人饒恕獵者和獵者的村寨。除此之外,佤族亦受到佛教影響,特別是與傣族雜居的一些地區,有些佤族信仰小乘佛教。

  2. 基督教

    基督教在佤族傳播的歷史,《橋》的一篇文章有以下的記載:「一九○七年,在瀾滄的佤族人聽聞有美國傳教士(浸信會)來到滇緬邊界,傳播一種新文化;於是文東、上允、安康三處的人民經商量後,每村各派二人去邀請傳教士到他們中間傳教。一九○八年十月十八日,第一位佤族人正式領洗。本來,那位傳教士打算在下允建立教堂,但遭傣族土司反對,只好轉到安康去。一九一一年,安康建立了第一座佤族人的教堂。當時傳教士還用傣文來傳福音,在稍後的日子,才為他們設計了一套佤族拼音文字;一九三一年開始翻譯《聖經》;一九三八年,第一部佤文《聖經》面世。」2

    基督教在佤族地區傳播有非常良好的反應,在多處地方建立起教會,還劃分了教區。在阿佤山分為三大教區:東區是帕泊,西區是充航,南區是永和。此外,還有許多小教區,許多佤族歸信基督。

    雖然經過無神論者統治六十多年,佤族信徒對神仍然非常熱心。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六日在佤族地區曾發生過七點二級地震,而且餘震頻繁,但信徒仍如常在破爛的教堂聚會。據說,佤族地區現有四十多所教堂,佤族信徒約為七萬五千名。

歷史淵源

佤族是史籍上記載的百濮的後裔。唐代稱為濮子蠻,宋代稱為蒲蠻,明代稱為古刺和哈刺,清代稱嘎刺、哈瓦。傣族稱他們為卡佤,卡的意思是奴隸。一九四九年後,統稱為佤族。今日的佤族由布饒(種旱穀地的人)、拉佤(有木柵欄寨門的人)和佤(有竹木寨門的人)所組成。

民族特色

  1. 佤族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財產多由幼子繼承,女兒沒有繼承權。佤族命名是祖、父、子三代逆式父子連名,即包含兒子、父親、祖父三代的名字。
  2. 婚姻方面,男女在婚前可自由交往,締結婚姻需父母作主,父母不同意則雙雙逃婚,父母也不追究。過去實行姑舅表婚,現已有較大的改變。
  3. 佤族住的是竹樓,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碗、竹勺;坐的是竹凳,睡的是竹床;有時燒飯也用竹筒;生產種植、狩獵時用竹棒、竹箭、竹弩,接連兩河用竹橋等。竹成了佤族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佤族的文化也被稱為竹的文化。
  4. 佤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有神話、傳說、故事、詩歌、謎語、格言等,內容涉及人類的誕生、萬物的生存、婚喪禮俗、生產生活等方面。
  5. 佤族多用竹筒煮飯,吃紅米,並以狩獵和採集所得補充糧食。吃飯時,由主婦分食,一次平均分完。有嚼檳榔及飲酒的習慣,喜喝濃茶和食辣椒。
  6. 住房方面,佤族喜住竹樓,竹樓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口或飼養豬、雞,屋內陳設簡單,但必不缺少的是兩個火塘,一供人使用,一供祭祀之用。
  7. 佤族村寨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雖然政府在村寨之間修築了不少公路,可供汽車往來,但還有相當多村寨要靠步行才能到達,一些甚至要步行一、兩日之久。
  8. 衣著方面,男人著黑色短衣和寬口大褲,婦女穿摜頭衣和橫條花短裙。飾物有項圈、項鏈、手鐲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衣著也有所改變,但在佤族聚居的地方仍保持傳統的服飾,原料多是自種的棉麻,自紡成布,自己加工而成。

最新情況

二○○三年,西盟佤族自治縣提出了「文化興縣」戰略,建成了佤族博物館,繼續保留發展了民族歌舞團,舉辦一年一屆的木鼓節,還對被命名的民間藝人給予了一定的生活補助,同時還開辦阿佤文化傳承小組。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維坤,「大地震後的佤族教會」,《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
  3. 齊漢編:「美麗中國:傳承佤族文化的追夢人」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3/01/31/6251s4008936.htm
    (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五月十五日)

壯族 | Zhuang

人口:19,568,5461

分布

主要聚居在廣西省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等地,其餘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並分布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語言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但語法結構、基本詞彙大致相同。壯族沒有本族文字,但約二千年前,曾有人用漢字記錄和創作壯族的民歌。公元七世紀,唐朝一些漢、壯知識分子,借用漢字造字的規律,創制一種與壯語語音一致的方塊壯字,稱為土俗字。但因筆劃過繁,使用不便,並不通用。一九五五年,中共政府為壯族創制了一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一九七八年再加以修訂,這套拼音文字現正在壯族中推行。

經濟

壯族聚居的廣西省,境內山巒起伏,區內的石灰岩分布很廣。區內可見很多石山拔地而起,加上瑰麗奇特的岩洞和地下河流,構成了美不勝收的景色。舉世知名的桂林市,就是壯族地區內著名的旅遊點,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業亦成了廣西省壯族自治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當地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最適宜農作物生長。壯族亦以務農為主,農產品有水稻、玉米、薯類、水果等。境內又有森林覆蓋,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木材。此外還有三七、蛤蚧、茴香、肉桂等藥材和香料;煤、鐵、銅等豐富礦藏。在廣西北部,有北海、防城等重要港口,盛產名貴海產,其中以南珠最為著名。

宗教

  1. 傳統宗教

    壯族的宗教包括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他們把山嶽、樹木、河流都視為神靈而加以崇拜。眾神之中,以社公的香火最為鼎盛。社公被視為全村的主人,主宰著全村的禍福,也成為集體祭祀的對象。他們也非常重視祖先崇拜,每村都以宗姓建有宗祠,祠堂裡陳列歷代祖先的神位,每年全宗祠都要舉行祭祀活動。

    佛教和道教約在唐、宋時期傳入壯族地區。儒、佛、道與壯族原有的原始宗教結合在一起,帶來許多生活上的禁忌,束縛著人的思想、生產和生活。宗教負擔亦加重了族人的經濟壓力,成為壯族的沉重擔子。

  2. 基督教

    清政府於一八四四年開放教禁,天主教和基督教就傳到壯族地區。據一份一九○七年的報告顯示,廣西境內有五十座天主堂,二十九座基督教堂,其中一部份是在壯族聚居的地方之內。

    現時廣西省各少數民族區內都有基督徒,壯族信徒約為三萬名(另一估計是一萬二千名)。無論信徒的數目是一萬多或三萬,在一千五百多萬人口中,信主的比例仍是極低,他們絕大多數仍是未及之民。

歷史淵源

壯族是廣西境內的原居民,一直以來都生活在中國的南方。在戰國至秦漢時代,泛稱南方的居民為百越,當中包括了壯族的先民西甌。 2秦始皇曾平定百越,並置桂林(今廣西省)、南海(廣東省及廣西省)、象(兩廣南部及越南北部)三郡。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百越亦乘機獨立。漢武帝年間,再度派兵定亂,重置郡縣。唐代,壯族的先民又乘亂獨立,建立地方政權達百年之久,後被平定,歸入中原版圖之內。

在歷史上,壯族有西甌、駱越、僚等各個不同的名稱,宋代時稱為僮、獞等。壯族的自稱有布壯、布儂、布土、布僚、布越等。一九四九年以後,被統稱為僮族。一九六五年,在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建議之下,將僮改為壯,壯族的名稱遂被確立。

民族特色

  1. 壯族是一個擁有非常燦爛文化的民族。壯族的先民很早已懂得以青銅來鑄銅鼓,現時在壯族境內發現的銅鼓超過五百面,最大的一面超過三百多公斤,顯出壯族先祖煉銅鑄造技術之高超。
  2. 在壯族聚居左江流域兩岸的峭壁,發現了六十多處用赭紅顏色塗畫的各種人物、動物、器物等畫像,其中人物栩栩如生,俗稱崖壁畫。被考據為春秋、戰國時期壯族先民的作品。
  3. 壯族婦女獨創的壯錦,是著名的紡織工藝品,唐、宋時已有生產,明代時是皇室規定的貢品。現在仍有生產,遠銷中外各國。
  4. 壯族的文化非常豐富,神話和傳說故事多采多姿,內容包括開天闢地、洪水泛濫、人類起源、日月星辰、牲畜穀物的來源等。壯族是能歌善唱的民族,歌唱是他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唐代著名歌手劉三姐,有歌仙之稱。常見的歌曲為山歌,有訴苦歌、敘事歌、農事歌、盤歌和情歌等,歌調共有一千種以上。壯族每年都設歌壇比賽歌唱。能歌之外,他們還善舞和善武。舞蹈有數十種之多,多是表現勞動生活,也是宗教生活之一部份。練習武術,亦是壯族歷史悠久的傳統。每年農閑,各村寨都聘請師傅傳授武藝,以助村人強身健體。
  5. 婚姻方面,實行一夫一妻制,有不落夫家(新娘婚後翌日即回娘家,兩、三年後才回夫家長住)的習慣。
  6. 壯族的房屋可分為全樓居、半樓居和合院式三類。合院式建築多見於平原地區、全樓居分布在偏遠的山區、半樓居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帶。
  7. 衣著方面,大部份與漢族相同,但仍有自己的特點。婦女多穿無領左袵,繡花鑲邊衣服,下穿寬腳的褲子,腰束繡花腰帶,或穿褶裙和繡花鞋,喜戴銀首飾。此外,他們還有鑿齒(男子把一、兩顆門牙打掉,再鑲上金牙)和紋身的習俗,以此為美。

布依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

  1. 酷愛山歌,且流行以山歌來選擇配偶。
  2. 有些分支盛行背帶親,即父母為年紀小小的兒女配定終身。
  3. 未婚少女喜用許多條狹長的頭帕把髮絲束起,僅留一撇髮辮在前額。而頭帕交叉纏妥後便形成勒條,勒條的數目正代表她的芳齡。
  4. 布依族喜吃大米飯,嗜飲酒、好喝茶,喜吃狗肉和酸辣。
  5. 布依族有敬老尊賢的傳統,子女、晚輩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最新情況

遠東廣播公司在一九九○年展開了壯語的福音廣播,現時每天下午五時三十分至六時,良友少數民送臺設有壯語廣播。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秦時稱為百越的外族人,大體上可分為四區:今日浙江省南部有東甌;福建省有閩越;廣東省及越南南部有南越;廣西省有西甌。」見傅樂成著,《中國通史》上冊,(臺北:大中國圖書留司,一九八二年),第一一一頁。

京族 | Jing

人口:33,1121

分布

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有京族三島之稱。

語言

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文字方面,過去曾使用改自漢字的字喃,仍可在山歌抄本和宗教經典中看到,但現在已通用漢語中的廣州方言和漢文。

經濟

京族三島盛產魚、蝦、蟹、貝等。除了七百多種魚類外,還有珍珠、海馬、海龍等名貴海產。捕魚之外,他們還種植水稻、紅薯、花生、芋頭、玉米及水果等。近年,京族的捕魚業有很大的發展,由竹筏改用漁船,使用拉網、鯊網等捕魚。又發展海水養殖業,使魚穫的生產有穩定的增長,經濟收益亦得到保證。

宗教

  1. 傳統宗教

    京族受漢族影響而信奉道教。人生老病死、遇到天災人禍都要道士來執行法事,驅鬼平妖,保佑平安。過去每村都有三、四位道士,京族稱他們為師傅。京族師傅信奉道教正一派(作法事時靜坐念經),而漢族師傅則信奉道教茅山派(行法事時擊鼓跳躍)。在京族地區有很多廟寺,供奉不同的廟神。

  2. 天主教

    天主教曾傳入京族地區,並在恆望、竹山等地設立天主堂,轄屬於北海教區之下,派有司鐸、修女在這些地區主持教務。有不少京族加入天主教教會。近年京族還有多少名天主教教徒,數字無法獲得,相信當中大多數人仍是在救恩門外。

  3. 基督教

    目前有說京族地區約有一千五百名基督徒。2

歷史淵源

十六世紀,京族因打魚而從越南的涂山等地遷來今日的京族三島,一直居留至今,成為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之一。過去曾自稱越,一九五八年定名為京族。

民族特色

  1. 婚姻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同姓不婚,姑表嚴禁通婚。青年男女喜愛唱歌,常通過對歌來物識對象。
  2. 住屋方面,已由過去兩層高架的幹欄式房屋演變為方石磚瓦的房屋。
  3. 飲食方面,以大米為主,雜以薯、芋、玉米等。喜吃魚、蝦、蟹,婦女喜嚼檳榔。
  4. 衣著方面,婦女穿緊身對襟、窄袖無領短上衣,穿黑色或褐色寬腿長褲。少數還保留染黑牙齒及在頭上結砧板髻的習俗。男子穿長及膝蓋的上衣,窄袖袒胸,腰間束帶。但大多數青年男女的服飾已與漢族接近。

最新情況

  1. 京族傳統節日哈節於二○○六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2. 京族獨弦琴藝術於二○一一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3. 二○○九年起,京族原生態民歌傳承人黎春玲開始著手京族原生態民歌的收集、記譜和整理工作,並於二○一七年四月正式出版中國京族首張原生態民歌專輯《京島民謠》,並獲美國(U.S.A.)哈弗大學音樂圖書館作為館藏收藏。5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3. http://www.dxzf.gov.cn/dxyw/2013wmbss/201907/t20190716_61080.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二日)。
  4. 同上。
  5. http://www.dxzf.gov.cn/dxyw/2013wmbss/201904/t20190423_59138.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二日)。

侗族 | Dong

人口:3,495,9931

分布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自治州、廣西省三江侗族自治縣,以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等地。

語言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而南、北方言又各分為三個土語區。過去,侗族沒有本族文字。一九五八年,政府幫助侗族以拉丁字母創造侗文,但尚未廣泛地流行,侗族多通曉漢語。

經濟

侗族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還從事漁獵。所出產的梗稻和糯穀多達二十餘種。侗寨內魚塘四布,飼養鯉魚和草魚。侗族山區是全國八大林區之一,盛產杉木、油茶,其他木材、桐油、茶葉等也很豐富。在偏遠的森林地帶,侗族有集體狩獵的習慣,狩獵所得公平分配。

貴州資源豐富,但資金短缺,政府欲加速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故大力鼓勵外來投資。據中共政府公布,自一九八六年開始,侗族已與五十七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貿易,又與十六個國家組成合資企業。工業生產亦建立起來,最新的數字共有8,717項工業單位。

宗教

  1. 傳統宗教

    侗族相信萬物有靈,認為冥冥中有神靈主宰著一切。其中最至高無尚的神是一位侗語稱為薩的女神,侗族認為她是侗族的始祖母及守護神,所以敬她至誠,在各村寨均建有聖母祠或神壇,希望她能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侗族也有祖先崇拜,他們相信人死後還有靈魂存在,所以要供奉先人,讓他們在陰間安寧,陽間的子孫才會得著保護。侗族由奉祀共同的祖先而推演至奉祀各自的祖先。除此以外,侗族還膜拜各色各樣的神,例如土地神、龍王、雷神等。其中一些是惡鬼,專降災害人,侗族供奉他們,出於畏懼,希望他們不要作惡害人。

    由於祭祀的需要,產生了主持祭祀活動的鬼師,有些地區稱為巫師。祭祀之外,他們亦給病人趕鬼、占卜、擇日、葬殮等。

    由於宗教觀念的影響,侗族的節日也有迷信色彩,其中包括祭牛神、吃新節等。

  2. 天主教

    一六九六年,羅馬教皇宣稱在中國內有八位主教,其中一位是貴州主教。一七五二年,巴黎會亦差派宣教士在中國西南部宣教,但遭遇甚多困難和逼迫。

  3. 基督教

    一八七七年,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開始在貴州宣教。一九一○年,外國宣教士開始進入侗族地區設立教堂,進行傳教活動。一九三六年後,侗族地區主要城鎮都設有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

    據一些宣教士實地考察報告,侗族地區現有公開的三自教會,相信亦有家庭教會和天主教教會。目前所知,有兩位侗族牧師。苗族信徒是侗族的福音使者,積極地在他們中間佈道。據估計侗族現有一千六百位基督徒。

    現在仍沒有完整的侗文《聖經》,一些西方宣教士開始關心侗族的靈魂需要,其中少部份已在他們中間默默工作,已有幾卷經文翻譯成侗文。2

歷史淵源

侗族源於秦、漢時代的駱越(即百越中的一支),魏晉以後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份。洞或峒是隋、唐時代對黔湘桂邊境所屬地區之稱呼,後來演變成對侗族的稱呼。明、清兩代則稱之為峒蠻、峒苗等,但侗族自稱干,原意是用樹枝、木樁等物把居住地點圍起來,後來變成住在「干」中的人,最後變成這些人的社會組織名稱。侗族的名稱則由隋、唐時代的洞或峒的稱呼演變過來。

民族特色

  1. 鼓樓是侗寨的標誌,也是族姓的標誌;風雨橋俗稱花橋,兩者為侗寨出色的建築藝術。鼓樓在侗族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它是一寨的公共活動中心,侗族的社會歷史、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節日集會以及文化藝術等都離不開鼓樓。
  2. 侗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歷史上曾盛行姑表舅婚,但同姓同房族不能通婚。婚姻的締結大都是自由戀愛,再經父母同意而結合。父母不同意而雙雙逃婚者也有,亦有些婚姻是父母包辦的。婚禮多在春節期間舉行,南部地區有不落夫家的習俗,女子婚後即返回娘家,農忙或重要節日時才接回夫家數日,直到懷孕生子後才會長住夫家。
  3. 侗族熱情好客,到如今還流行月也活動,二、三十人或百人結伴到外寨演出訪問,通常都會受到熱情款待。侗家還有特殊的迎賓儀式──攔路,主人把板凳等物擋住客人,主客互相對歌,然後主方把障礙拆除,將客人迎入寨內。不論哪家來客,其餘各戶都去作陪,甚至請至家中作客。
  4. 侗族是一個善歌的民族,詩歌內容極其豐富,既揭示了古代侗族社會的生活面貌,也反映侗族的思想感情,以及讚善貶惡的道德思想和追求幸福的理想。在民間,年長的教歌,年輕的唱歌,年幼的學歌,所以侗族人人都會唱歌。
  5. 侗族以大米為主,節日裡吃黑糯飯,好飲米酒,嗜好酸辣,油茶是特有的待客小食,頗具民族特色。
  6. 侗族的村落一般約有二、三十戶人家,也有多至七百戶的大寨,他們的房子以杉木為材料,兩至三層高,上層住人,下層飼養牲畜或儲存雜物。
  7. 侗族的衣服多用自種的棉花,自紡、自織、自染的布紡製而成。男子穿對襟短衣和長褲,也有穿無領短衣和包大頭巾。女子的裝束因地區不同而各有區別,大致可分為穿裙和穿長褲兩類型。衣服的花邊、腰帶和頭巾由侗錦織成。

最新情況

  1. 政府在侗族地區設立學校,適齡兒童可進入學校讀書。近十年,侗族中也成長起來一大批侗族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企業家和科學家、教授、研究員、編審、高級工程師等。
  2. 近年來,侗族地區大力開展創建衛生城鎮、衛生村寨活動,不斷改善城鄉環境衛生,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已基本建立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部份縣還設立了急救中心。婦幼保健、疾病防控等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突發公共衛生救治體系日趨完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健康水平普遍提高。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侗族基督教聖經:http://dong-bible.awardspace.biz(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3.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seac.gov.cn/col/col388/index.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拉祜族 | Lahu

人口:499,1671

分布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瀾滄江以西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分布在鄰近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區。

語言

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拉祜納、拉祜西和拉祜普三大方言。一般拉祜族兼懂漢語和傣語。過去,拉祜族沒有文字,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宣教士曾為拉祜族創制以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通行於部份地區。一九五七年,政府把這些文字加以改革,創制了新的拉祜文。

經濟

拉祜族居住的瀾滄江流域山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最宜種植。拉祜族一直以來亦以耕種為主。礙於歷史上種種原因,拉祜族的社會發展極不平均,經濟生產甚為落後。在瀾滄江以西的拉祜族種植旱穀、水稻、玉米、高粱、蕎麥、豆類等農作物。生產工具只是竹、木等農具,連鐵器也沒有,加上技術落後,不懂施肥,產量極低,必須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補充糧食。

居於瀾滄江以東的拉祜族與漢族接觸較多,農具與漢族相同,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他們亦是以種植為主,農作物有水稻、旱穀、玉米、高粱、穀子等。手工業有打鐵、紡織、竹器編織等,多為自用,甚少出售。

近年,經濟方面得政府資助,農業的技術提高,田地的面積擴闊了,品種亦改良了,使農作物的質與量都大為提升。工業方面,亦發展農業機械、製糖、製茶、採礦、水泥等國營工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拉祜族奉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他們認為一切自然現象都附有米普靈,對人或善或惡,為求祛災免禍,祈求保護,必須經常舉行祭祀活動。他們對祖先的靈魂亦極為崇敬,因怕得罪祖先會惹禍,所以對喪禮極為重視。村中如有人新喪,全村人都要停止生產一天,以示哀悼。佛教在清代初期傳入拉祜族地區,後來與自然崇拜混集一起,對拉祜族有很大影響。

  2. 基督教

    在二十世紀初期,浸信會宣教士永偉里(William Marcus Young)從緬甸(Myanmar)到瀾滄縣傳道,首先租借糯福一座荒山,建成教堂,逐步向各地擴展。據一份不完全的統計,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三六年間,基督教在拉祜地區建立了一百多家教堂和學校,栽培了三百多名傳道,信徒人數達二萬多。一九四九年以後,數千名信徒逃到緬甸境內(因瀾滄與緬甸只有一天路程的距離)。一九五○至一九五五年間有部份人返回瀾滄。如是者,中國政府壓力加重,宗教沒有自由,信徒就逃到緬甸;情況改善,他們又再回來。據說在瀾滄地區,年紀較大的人都曾到過緬甸。

    現時在中國的拉祜族基督徒約有五萬,單在瀾滄一區已有三萬多,教會二十四家。有些地區幾乎全區人都信基督教,變成基督教區。因著基督教盛行,其他宗教都萎縮了。

    拉祜族教會面對的困難,與其他教會無異,都是信主的人多,牧養的人少。許多拉祜族傳道沒有受過神學訓練,只是靠三自教會或拉祜地區安排一些短期的義工傳道培訓班,栽培一些工人。

    由於信主的拉祜族在生活行為上都有美好的見證,講究文明禮貌,據說甚至連政府都希望人民信耶穌。4

    據中國內地基督教媒體報導,二○一七年三月八日,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班利基督教堂舉行獻堂感恩禮拜,該堂為瀾滄縣拉祜族教會中心教堂,也是全縣拉祜族基督教培訓中心所在地,當天來自週邊教會的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彝族、苗族、哈尼族和漢族,以至該堂同工和近二千名信徒參加崇拜。5

歷史淵源

拉祜族是歷史悠久的民族,源於古代甘肅、青海的古羌人。在歷史上,古羌人部份支系曾向南遷徙,進入今日的雲南境內,秦漢時期被泛稱為昆明夷。唐代,此昆明夷之一支再次南遷,部份遷至瀾滄江以西地區,稱為拉祜納,部份遷至瀾滄江以東地區,稱為拉祜西。在歷史上,拉祜納曾被稱為大保黑,拉祜西稱為小保黑。十三世紀以前,拉祜族已成為單一民族。

拉祜是民族自稱,拉是虎的稱呼,祜是用火烤吃之意,拉祜即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據說拉祜族曾是精於獵虎的民族。另一說拉祜是幸福的意思。按不同的支系,拉祜族分別有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

民族特色

  1. 拉祜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與他族通婚。青年男女可自由交往,父母一般都尊重兒女在婚姻上的選擇。瀾滄地區的拉祜族,婚禮多在男家舉行,耿馬及雙江一帶的拉祜族,則在女家舉行婚禮。拉祜族有從妻居的傳統,婚禮後,新郎要帶生產工具到女家居住,一般住三年。三年後,夫妻可攜同子女回男家定居。近年從妻居的時間已大為縮短,但最少也得住上三天。夫妻不和可離婚,要舉行離婚儀式。
  2. 拉祜族能歌善舞,逢年過節,都會通宵達旦歌舞不停。蘆笙舞是拉祜族的傳統歌舞,歌曲則有頌歌、敘事歌、兒歌、情歌及喪歌五類。口頭文學有民間傳說和故事,內容包括民族來源、祖先遷徙、神鬼等。
  3. 飲食方面,以稻米為主,其次為玉米、薯類、豆類、蔬菜等,平時一日三餐,糧荒則減為兩餐,喜吃辣椒,習慣喝山泉水。無論男女都喜吸草煙、吃煮茶、嗜酒。
  4. 拉祜族的村落多靠近水源,每村寨小至三、四戶,多則一、二百戶。房子多是茅草、竹子,木料構成的雙斜面竹樓,有的是幹欄式木樓房,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
  5. 衣著方面,婦女穿開襟黑布長衫,開岔及腰部,袖口和襟邊均鑲以各式花邊,下穿黑長褲。頭纏黑色頭巾,頭巾兩端飾以彩色長穗,腿上裹腿布。男子上穿對襟短衫,下穿黑長褲,裹黑色頭巾或戴黑帽。各地服飾不大相同。
  6. 拉祜節是水塘鎮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按照當地習俗,拉祜族聚集在一起,和著悠揚的蘆笙與歡快的三弦,一起對起山歌,跳著歡快的舞蹈,開始獨具當地特色的賽豬頭、神眼估豬、豬王評選等活動。據說誰要是對歌對到最後,就可以獲得一個豬頭作獎勵,因此把這活動稱為賽豬頭。拉祜節是拉祜族為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而開展的祭祀活動。它漸漸成為各族群眾相互交流、和睦團結的盛會。2
  7. 普洱市瀾滄縣富邦鄉把中秋節稱為月亮節,這是拉祜族的農事節日。拉祜語「哈巴」意即月亮。他們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舉行祭獻月亮,歡慶豐收,當地百姓都聚集佛房腳,傳說這裡是佛爺休息的地方,屆時農作物都已收成,大家會把自家最好的瓜果作為祭品,用篾桌擺設,抬到祭山神的地方祭獻月亮,男女老少圍著篾桌跳蘆笙舞。3
  8.  

最新情況

  1. 在雲南省西盟縣的拉祜山寨,族人告別吃不飽、穿不暖和沒有安全住房的日子。二○一八年四月,西盟縣與一家蜂業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給村民帶來就業岡位和養殖技能培訓。由抬蜂箱和砍草做起,後來學會培育蜂王和簡單分群,現在每月工資達到人民幣二千六百元。在扶貧政策支持下,當地村落貧困發生率從二○一五年的24.78%降至二○一八年年底的1.58%。告別貧困的拉祜族開始嘗到了生活的甜蜜。6
  2. 二○一九年一月一日,全面反映拉祜族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中國少數民族大辭典》系列分卷之一的《拉祜族卷》在昆明首度發行。全書分上、下兩卷,共5865條條目,三百多萬字,插圖一千三百多張,分社會、地理、歷史等二十一類,全面、有系統和完整地介紹拉祜族的情況。7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travel.sina.com.cn/domestic/news/2017-05-23/detail-ifyfkqks4494555.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七日)。
  3. http://travel.sina.com.cn/domestic/news/2016-09-17/detail-ifxvyqwa3330796.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七日)。
  4. 牛芍:「京教和政治──拉祜族教會面對的問題」,《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第九至十一頁。
  5. http://m.gospeltimes.cn/news/4002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七日)。
  6.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6/25/c_1124668872.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七日)。
  7.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9/01-01/8717296.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七日)。

東鄉族 | Dongxiang

人口:774,9471

分布

主要分布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其餘散居於甘肅廣河、和政、臨夏等縣,新疆伊犁地區。

語言

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詞彙中不少借自蒙古語、突厥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也有一部份來自漢語。沒有本族文字,直至二○一五年年初,東鄉族語言文字資源普查小組深入甘肅省東鄉、臨夏、廣河、和政及河西走廊地區等七個東鄉族鄉鎮,對該族語言文字普查和分類分級評估進行田野作業。經過約一年的評估,民族語言工作者在民間搜集整理出一批東鄉族文字,為傳承保護東鄉族優秀歷史文化打下了基礎。2

經濟

東鄉地區大部份是海拔一千九百至二千三百公尺的乾旱丘陵山地,因為長期被自然和人為的因素破壞,形成水土嚴重流失,土壤貧瘠。全區耕地僅有1,530平方公里,在東鄉族90%皆以務農為業的情況下,生活條件相當困難。故兼飼牛、羊、騾等牲畜,或從事小商販、運輸、製氈等幫補家計。

近年,情況已大大改善,政府在東鄉縣修建了中小型水庫十多處。又在川?地區大修水利,興建水渠,又在山區植樹造林,修築梯田,大大地改善了水土流失的現象,並增加了農耕的面積,使糧食產量增加。

東鄉族種植的農作物有春小麥、洋芋、玉米、青稞、豆類等。東鄉縣沿河一帶盛產瓜果,馳譽省內外。此外,東鄉還出產甘草、防風、柴胡等野生藥材。畜牧業在經濟上亦佔了相當重要的位置,牲畜有騾、驢、馬、牛、羊等,其中以羊的數目最多。

工業方面,因為交通運輸不斷改善,各類工商業都發展起來,目前有農機廠、麵粉廠、食品加工廠、五金廠等五十多種。全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之一劉家峽水庫就建造於流經東鄉縣的黃河段上,為東鄉縣提供電力,亦有助於工業的發展。

宗教

  1. 傳統宗教

    東鄉族所信奉的是伊斯蘭教遜尼派中之哈乃斐派,因為對教義和教律的不同解釋,分為許多支派。東鄉族地區流行「老教」和「新教」兩個派系。

    老教是有門宦制度的教派。東鄉族信奉老教的教民最多,約佔人口的67%,各門宦又各自擁有信徒。不同門宦在信仰方面是一致的,但具體實行時又有所不同。各門宦有自己的創辦人,稱為「教主」或「老人家」,他們一般出身富豪,在宗教和政治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新教又稱為伊合瓦尼(意即兄弟),在清末民初出現於甘肅臨夏一帶,由「十大哈知」所創立,哈知是指曾到麥加朝聖的伊斯蘭教教民。這十人中有九人曾到麥加朝聖,故被稱為哈知。他們從麥加回來後,帶回一些新的教律、經典。以革新者的姿態出現,攻擊和指摘老教門宦制度和教主崇拜。並稱老派為異端,他們這些言論受到老教的激烈反對。在壓力重重下,部份哈知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另一些則因無法在東鄉立足而逃往新疆。後來取得統治者支持而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傳播新教。民國初年,重返東鄉傳播,且漸居優勢。

    新教與老教都爭取群眾為教徒,彼此之間經常因此而發生衝突。老教的門宦之間也有很多鬥爭,這些爭執和衝突破壞了東鄉族之間的團結,造成民眾之間的矛盾和隔閡。因為教派不同,民眾的宗教生活也有差別。從教規來說,新教較嚴,老教較寬。服飾方面,老教的男子多穿褂褲和長袍,頭上的號帽的平頂以六塊布縫製。新教的男子多穿制服和小翻領黑布大衣,號帽的平頂用整塊布縫製。老教要求婦女出門時戴蓋頭,新教則要求婦女不論在家內外都要戴蓋頭,並反對婦女穿花衣服。

    清真寺是東鄉族教民做禮拜和兒童接受教育的地方,由教民出資興建和供應日常經費。新教的清真寺是獨立的,老教的清真寺則一定歸屬於某一門宦。東鄉地區每個村子都有一所或超過一所清真寺。

    阿訇被認為是神人之間的溝通者,在民中威信很高,負責主持各項宗教儀式,掌管教規教律,是一寺之主。其他人員包括掌學阿訇──新教是副教長,負責講經、教滿拉;二阿訇──負責講解教義,教授阿拉伯文和《古蘭經》;學董──在寺中管理財務和雜務;鄉老──寺中的辦事員;滿拉──學生,預備將來作阿訇。

    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的資料顯示,截至二○一九年八月,東鄉族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佔99.95%,餘下的0.05%人口沒有宗教信仰。3

  2. 基督教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曾有宣教士嘗試在東鄉族中間做福音工作,可惜沒有甚麼果效。到目前為止,全族約只有十名基督徒,4他們仍是「未得之民」。近年,西方一些信徒開始關注他們的靈魂,呼籲信徒為他們祈禱。

歷史淵源

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蒙古部崛起於大漠,成吉思汗發動了大規模的西征,攻陷了多國城池,擄獲大批俘虜為其服役。期間蒙古軍曾征服中亞的撒爾塔地區,俘獲了大批信奉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軍人和工匠,成吉斯汗把他們編成營,有的被收編為軍,隨軍隊服務;有的被遣送至中國,為蒙古人服役,其中一些人被遣送到今甘肅的東鄉一帶。

成吉思汗把這些撒爾塔人編入「探馬赤軍」,戰時打仗,平時放牧墾田。蒙古人把各類工匠分別集中到一處地方居住,並根據各類工作為其居住的地區命名。至今,東鄉許多村落仍以工種命名。這些色目人與當地的回、漢、蒙古、藏族等經過數百年的融合,逐漸形成了現今的東鄉族。所謂東鄉,其實是以地域命名,東鄉族自稱為「撒塔」,即「撒爾塔」,表明他們源於西域的撒爾塔;另一解釋是撒爾塔屬蒙古語,意思是黃色,與東鄉族的眼睛和頭髮多呈黃色有關。

一九四九年以前,東鄉族未被承認為一獨立民族,被認為是回民之一種,稱為「東鄉回」或「蒙古回回」。後才被正式承認為一獨立民族,統稱為東鄉族。

民族特色

  1. 東鄉族非常著重清潔,房前屋後打掃得非常乾淨,大小物件都放得井井有條。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講究禮貌,見面時,年輕的要先給年長的問安,年長的也要還禮。兒女一般都孝順父母,就餐時,老人不吃,晚輩就不能進食。東鄉族對客人非常熱情,客人到,立即請上炕就座,用最好的茶飯招待。主人只在一旁端飯倒茶,不肯與客人一同用餐,以表尊敬。
  2. 東鄉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家庭通常由父母子女組成,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以前婚姻嫁娶多由父母作主,子女到了七、八歲就由父母做主訂婚,到了十五、六歲就可舉行婚禮,所以早婚非常流行。近年,社會情況不斷改變,開始擺脫父母安排的婚姻,男女自由戀愛結婚的趨勢日漸增強。
  3. 東鄉族有豐富多采多姿的民間文學和藝術傳統,既有英雄史詩、傳說、故事、民歌,亦有笑話、諺語和謎語。這些口傳文學反映了東鄉族的歷史、經濟生活和文化傳統。
  4. 東鄉族以小麥、青稞、王米、豆類、洋芋為主食,以牛、羊、雞、鴨、魚為副食,但需經阿訇或品行端正的長輩宰殺、放血才能吃。但絕對禁吃豬肉。東鄉族特別喜歡喝茶,但忌抽煙和喝酒。
  5. 衣著方面:傳統的婦女喜穿有領圈、大襟和寬袖的繡花衣服。遇喜慶事則穿繡花裙子和繡花鞋,包頭巾,帶銀飾。男子傳統服裝為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荷包,與蒙古服飾相似。近數十年,東鄉族的服飾漸接近當地的漢族和回族,主要分別只在頭飾上。男子戴白色或黑色號帽(無邊小帽),婦女戴絲、綢製成的蓋頭,少女及少婦戴綠色,中年婦女戴黑色,老年婦女戴白色。東鄉族男子不喜留長髮,但習慣留鬍鬚。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203/-1-2887909/1.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3/c_1117226943.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4. 同註1。
  5.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羌族 | Qiang

人口:312,9811

分布

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綿陽市的北川等縣。

語言

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沒有本族文字,許多人懂漢語,長期通用漢文。

經濟

羌族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既有高山深谷,亦有密林急流。天然資源非常豐富,野生動物繁多,舉世知名的大熊貓和金絲猴就在此區生活。

羌族以務農為主,兼營畜牧業,主要的農作物是玉米、青稞、小麥、蕎麥和各種豆類。牧畜業有黃牛、牦牛、犏牛、馬和羊,其中以養羊為主。羌族是出色的石匠,農閑時常到藏族、漢族地區做建屋、淘灘、築堰、打井等工作,全國著名的都江堰工程,不少羌族都參與其中。近年,羌族地區亦逐漸建立一些工業,其中包括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中共政府在羌族地區興建了不少中、小型水力發電站,並修築了二百六十公里高速公路,大大改善羌族地區的生活和運輸。

宗教

  1. 傳統宗教

    羌族的宗教屬多神崇拜,他們最崇拜的是天神(太陽神),認為它是萬物的主宰,其次是山神、火神、樹神、羊神、水神、土神等,這些神皆與羌族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羌族最特別之處是以白色的石英石作為神的象徵物,因此無論在家中、山上、田地裡、廟裡等皆供奉一塊或數塊白石,常常祭祀。自然神之外還有家神、正神、邪神等,甚至民族英雄也被奉為神。

    專責宗教祭祀者稱為端公,他是羌族的精神領袖,既負責祭祀,也需熟記本族的歷史傳說,能背誦各種神話故事和掌故。他熟念咒語,人相信他能呼風喚雨,改變命運,他又是醫生,能治百病,所以他是祭司、術士和醫師的混合體。宗教迷信帶來許多禁忌,做成人生活上許多束縛,成為人精神的枷鎖。

歷史淵源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古稱羌人,分支繁多。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已有羌人的記載。據說,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與羌人有密切的關係。據考古發現,羌人主要活動的地區在今甘肅、陝西西部、山西西南及河南西北一帶。東周時期曾有部份羌人湧進中原地區,後又向西南部遷移。漢代時未進入中原的羌人曾建立過一些部落聯盟。在公元六至九世紀,藏族逐漸強大,居於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支羌人與藏民融合,成為藏族的族源之一。

隋唐時期,羌人曾建立兩個東女國,向唐朝進貢。宋時,另一支羌人建立了西夏國,不少漢人移入羌人聚居的地區,帶進各種較先進的生產技術,羌人亦逐漸漢化。今日在四川的羌族是古代眾多羌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羌族自稱爾瑪或爾咩,意思是土生土長的人。一九四九年以後統一稱為羌族。

民族特色

  1. 羌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男人負責家外的事,婦女負責家內之事。男女可自己交往,父母包辦的婚姻也需本人同意。婚姻制度非常開放,夫妻可以離婚,寡婦被鼓勵再嫁。有兄死弟納寡嫂或弟喪兄納弟婦之轉房風俗。沒有兒子的人家可招女婿入贅,男方可從女方姓。男人入贅和女子出嫁同樣普遍。
  2. 羌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題材廣泛。其中《開天闢地》、《造人類》、《洪水滔天》等神話傳說,反映了天地及人類起源、戰勝自然災害等情況。羌族愛唱歌,樂器中的羌笛歷史悠久。唐朝詩人王之渙寫的《涼州詞》其中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中羌笛就是指此樂器。羌族還喜跳舞,舞蹈形式多樣化。
  3. 羌族心靈手巧,男子善築橋、打井、建碉堡,建時不用繪圖,不用柱架支撐,只憑技巧與經驗砌石而成,所建成的建築物穩重牢固,經久不損。婦女善挑花和刺繡,挑繡時不需打樣,繡出的圖案卻絢麗多彩,栩栩如生。
  4. 羌族以玉米、土豆為主食,輔以小麥、青稞及蕎麥,副食是蔬菜、豆類及肉食。男女皆喜飲家釀的酒。
  5. 羌族村寨多建於高山或半山,房屋多是用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是三層。寨旁多建高達數丈至十餘丈的堅固碉樓,用以禦敵和儲糧。在交通不便的地區還建造索橋和棧道,以便往來。
  6. 羌族男女都喜用青色和白色的頭帕包頭。男子穿麻布和棉布的過膝長衫,穿布鞋或草鞋,裹羊毛製的綁腿,束腰帶。婦女長衫及踝,繡有花邊,腰繫繡花圍裙與飄帶,穿繡花鞋。男女都於衫外套羊皮褂子。婦女喜戴大耳環、簪子等飾物,男子則腰繫弔刀和錢兜。

最新情況

教育方面,《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條例》於二○一三年四月獲省人大常委會批准,逐步實施十五年義務教育。該條例對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作出明確規定,並加強了控輟保學的具體措施。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3/4/7/10255095.s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二日)。

門巴族 | Monba

人口:11,1431

分布

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門隅地區,少數居住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專區的墨脫縣、米林縣及山南專區的錯那縣。

語言

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無本族文字,通用藏文,懂藏語的人也不少。

經濟

門隅是藏語,意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平原區。此區地理環境複雜,山川河嶽的阻隔,令外族不易涉足。門隅北高南低,北部河谷較闊,是主要農業區,出產的農作物有水稻、蕎麥、青稞、玉米、小麥及少量蔬菜。由於耕作工具簡陋,農產量低,族人還需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補充生計。門隅北部有不少肥美草場,是飼養牲畜的好地方。所飼養的牲畜有牦牛、犏牛和黃牛,馬和羊較少。牦牛和犏牛不單是奶類品的來源,更是承擔運輸的役畜。

手工業方面有木器和竹編,都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工藝品。

宗教

  1. 傳統宗教
    門巴族以信奉喇嘛教為主,同時又保留本族的原始宗教。喇嘛教由藏區傳入,信奉的內容和祭祀儀式與藏族差不多。門巴族亦保留原始宗教的信仰,他們認為神是白色,能保護人的利益,鬼是黑色,專門害人。遇到惡鬼需請巫師來「送鬼」。喇嘛教和原始宗教對門巴族的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重大影響,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離不開宗教。
  2. 基督教
    門巴族從沒有機會接觸福音,他們是未及之民。

歷史淵源

門巴是藏人對門巴族的稱呼,意思是門隅地方的人,後成為民族自稱。門巴族居住的地區,在公元七世紀已屬西藏領土之一部份。史籍早有明確的記載。公元十七世紀達賴喇嘛五世派官員到門隅宏教,擴建達旺寺,展開了政教合一的統治,接受西藏政權的管轄。

民族特色

  1. 門巴族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青年男女婚前可自由交往,婚配多由媒人介紹,最後由父母經本人同意而作決定。婚配方面以姑舅表婚為最好,也與藏族、珞巴族、漢族等通婚。結婚多是男娶女,入贅者也有。
  2. 家庭中,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有某些家庭的經濟握在女子手中,地位比男子還要高。
  3. 門巴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尤其擅長詩歌創作。戲劇方面由舞蹈演變而來,內容甚受喇嘛教的影響。位於西藏山南市錯那縣的勒門巴民族鄉是門巴族的聚居地,當中傳承著一種獨特的文化——門巴戲,又叫門巴阿吉拉姆,二○○六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門巴戲的角色全由男性扮演,這也是其一大特色。2
  4. 門巴族有僧差制度,家庭中凡有二子的就要送一個兒子到寺院中當喇嘛,否則要付出昂貴的贖身費用。
  5. 飲食方面以玉米、稻米、雞爪穀和蕎麥為主食,平時較少吃肉。酥油茶每天必備,男女老少普遍嗜好吸鼻煙,飲自釀的酒。
  6. 村落一般由十多戶到數十戶組成。門隅地區的房舍大多是二層或三層的木構建築,牆壁用石塊砌成。上層作倉庫,中層住人,下層是牲畜的棚圈。墨脫地區的房屋為幹欄式結構,房子與地面相距一公尺,以竹木為材料,也是三層或兩層建築,房門多向東,以迎日出。
  7. 衣著方面,男女都穿紅色長袍,戴褐頂橘黃邊、前部留有缺口的小帽,足穿牛皮軟底筒靴。婦女腰束白圍裙,喜戴手鐲、耳環等裝飾品。墨脫地區男女一般穿長短兩種上衣。婦女喜穿花色裙子,戴飾物,男子腰間掛砍刀。

最新情況

  1. 中共政府在門隅區內築橋修路,改善了他們的交通聯繫。政府亦為他們興建發電站,使此區獲得電力供應。
  2. 政府在該區興建各類學校,使兒童和成人皆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一些年輕人還進入拉薩的西藏少數民族學院和北京的中央民族學院就讀,接受高等教育。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8-25/doc-ihytcern3496853.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阿昌族 | Achang

分布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的戶撒、臘撒和梁河縣的遮島、大廠等地,其餘散居於大理、玉溪、楚雄、西雙版納等地。

語言

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梁河、戶撒兩種方言,無本族文字,通漢語或傣語,使用漢文。

經濟

阿昌族聚居在滇西高山峽谷,屬亞熱帶濕潤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故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聞名。一九四九年以後,阿昌族開始種植茶、咖啡、油桐等經濟作物,並且在梁河縣內發展一些工業如打鐵、榨油、漂染、農具等。阿昌族擅長打鐵製刀,他們出產的戶撒刀聞名於雲南邊陲的各民族中。

宗教

  1. 傳統宗教

    阿昌族主要的宗教是崇拜鬼神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以祭色曼(即寨神)最為重要。一般村寨旁邊若有高大、茂密的樹木,就被認為色曼,豎立石塊以為記,並時常供奉,盼望擋住一切惡鬼,保佑寨內人畜平安。此外,阿昌族受到傣、漢族的影響,戶撒、臘撒地區的阿昌族地區信奉小乘佛教,教派、教規、宗教儀式等都與傣族類似。

  2. 基督教

    在中國境內的阿昌族並未建立一家基督教會,但據一些報導顯示,差不多各阿昌族村落都有一些信奉基督教的阿昌族。在緬甸(Myanmar)境內的阿昌族則有一家蓬勃的基督教會,並有緬文的《新約聖經》。

  3.  

歷史淵源

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梁河、戶撒兩種方言,無本族文字,通漢語或傣語,使用漢文。

民族特色

  1. 阿昌族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婦女地位低,一切家中大小事務均由男子作主。家產一般由幼子繼承,兄長等在婚後另立門戶後可分一部份財產。家中無子者可招贅,子女須隨母姓。
  2. 阿昌族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婚姻締結則由父母包辦。有搶婚習俗,常於父母反對時進行。阿昌族嚴禁同姓通婚,容許與傣、漢族通婚。
  3. 阿昌族性格開朗,十分好客,待客禮儀中盛行以茶壇──一種陶土的煮茶用具──款客。
  4. 阿昌族特別喜愛唱山歌,平日在勞動、喜慶節日中都以山歌抒發感情。
  5. 阿昌族的住房是以磚、瓦、木、石建成的四合建築,正屋住人,廂房堆放糧食雜物,樓下則為豬圈或牛欄。食物以大米為主,嗜食酸性食品。
  6. 服飾方面:男子穿藍、黑或白對襟上衣,黑色褲子;已婚婦女穿裙子,上身穿窄長袖的對襟衫,包頭;未婚女子穿長褲,盤辮,佩銀飾。男女都習慣肩挑貨物。

最新情況

  1.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阿昌族內只有一家為地主子女而設的學校,中共政府多年來在阿昌族中設立了數十家中、小學,使阿昌族有受教育的機會。
  2. 過去在阿昌族中流行的傳染病如霍亂、白喉等已受到控制,政府在阿昌族境內多處設立防疫站,並訓練阿昌族做醫療工作。
  3. 一九九六至二○○○年,國家實施「九五扶貧攻堅」計劃,杞木寨鄉阿昌族聚居的灣中村被列為省級幫扶村;關璋等三個阿昌族村被列為「縣級扶貧攻堅村」,每村每年得到二萬元人民幣扶貧資金。2
  4. 二○○五年,政府開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電視進萬家」活動,此舉對加強阿昌族地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解決農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困難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425.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3. 同上。

俄羅斯族 | Russian

人口:16,1361

分布

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其中以伊犁人數較多,其餘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境內,還有散居於北京、上海等城市。

語言

俄羅斯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使用俄文。

經濟

居住在城市的俄羅斯族,多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鄉村居民則從事農業,種植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也有人從事園藝、飼養牲畜等。他們的生產技術、經濟及文化水平一般都較高。

宗教

俄羅斯族信奉東正教。隨著俄羅斯族在十八世紀以後移居中國的東北及新疆等地,各地亦陸續興建東正教教堂。據一項不完全統計,從一八九八到一九六六年,中國境內共有九十七所東正教教堂、修道院及祈禱所,單在哈爾濱境內就有三十二所。但隨著俄羅斯族大幅度離去,信徒大大減少,東正教也日漸息微。

萬民網的資料顯示,部份中國俄羅斯族信奉東正教,其他是無神論者。除了東正教信徒之外,族人還有浸禮會教友和門諾派教徒。許多東正教信徒的宗教生活混雜偶像崇拜。中國目前沒有出版俄語《聖經》。8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指,截至二○一九年十月,基督徒佔全族人口百份之五十五。9

歷史淵源

俄羅斯族自十八世紀開始由俄國遷入中國,但數目不多。到了十九世紀以後,有更多俄羅斯族進入中國,在東北、新疆各地定居。在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前後,大量俄羅斯族湧進東北的哈爾濱,人數曾多達十多萬名。東北的哈爾濱被稱為遠東之門。其實早在一八九六至一九○四年間,俄國把西伯利亞(Siberia)鐵路伸延至中國東北,吸引了數萬名俄國鐵路工人到哈爾濱工作和定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取得鐵路控制權,失業的俄羅斯族鐵路工人南移至上海,那時聚居於上海的俄人已有約二萬五千人。一九四九年以後,離開中國的俄羅斯族日漸增多,到了六、七十年代,中國實施單一國籍法,要求俄羅斯族選擇中國籍或俄籍,斯時中國開始對外開放,許多俄人移居澳洲(Australia)、美加、南美等地。部份有親人在俄國境內的,亦回國與親人團聚,使中國境內的俄羅斯族大幅減少。現時留在中國境內的俄羅斯族多是在十八、九世紀移居中國,與當地人結婚繁衍,歸化了的俄羅斯族的後裔。2

民族特色

  1. 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境內的俄羅斯族基本上相同。婚禮方面,他們講求門當戶對,婚禮十分隆重,程序和儀式十分複雜和繁瑣,由於信奉東正教,所以婚禮在東正教教堂舉行,由神父主持。現在結婚已改為在政府登記,再在家裡舉行婚禮。
  2. 飲食方面,他們愛吃各樣的麵食製品,麵包、餅乾等。此外還有牛油、酸黃瓜及肉類。他們嗜紅茶,愛喝酒。節日食品有餡餅、大圓麵包、蜜糖飯、紅甜菜湯、酸牛奶及各種做法的魚。俄羅斯族男子喜歡喝伏特加酒、自製的啤酒,還有自製的各種類似啤酒的格瓦斯飲料。由於與其他民族長期交往,抓飯、牛奶米飯、牛奶麵條、饢、包子、餃子等也成為俄羅斯族的家常菜。許多俄羅斯族習慣用碗筷。家庭主婦多善於烤製各種香甜可口的麵包和餅乾。3
  3. 住屋方面,因不同地區而大有差別,在較寒冷的地區,地板一般都高出地面,農村則多是木結構的平房。
  4. 衣著方面,婦女上身穿粗布襯衣,外罩無袖、高腰身的對襟長袍,下穿毛織長裙。男子的內衣是斜領襯衫和細腿褲,頭戴呢帽。男女的外衣大同小異,春季穿粗呢上衣或長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天穿草鞋,冬天穿氈鞋或毛皮鞋。
  5. 俄羅斯族的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和復活節。聖誕節在公曆一月七日,家家戶戶都裝飾聖誕樹,享用豐富的食品,有人扮演聖誕老人分發禮物,唱歌跳舞,歡度聖誕夜。復活節則在每年四月間,節前四十九天為齋戒期,過節第一天即復活節。俄羅斯族的復活節為節中之節,每戶準備豐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盛裝打扮,相互登門慶賀,盡情歌舞。此外還有報喜節(每年三月上旬)、成年節(每年六至七月間)等,也過元旦、春節、國慶等全國性節日。4
  6. 俄羅斯族能歌善舞,主要樂器有手風琴、曼陀林、小提琴、鋼琴、三角琴、班吉拉等,其中以三角琴和班吉拉較有特色。俄羅斯族歌曲婉轉悠揚,其中的〈山楂樹〉、〈紅莓花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深受其他民族喜愛。5
  7. 俄羅斯族的民間文學歷史悠久,體裁多樣,有民歌、民間故事、諺語、謎語、小品等。民歌有舞蹈歌、短歌(亦稱對歌)、愛情歌、儀式歌、浪漫小調等。6
  8. 該族的工藝品風格獨特。黃銅茶坎(撒馬瓦爾)因做工精緻和造型別緻而素享盛名。雕刻工藝發達,從實用型的床欄、椅背雕刻和建築物雕刻,到包括金屬、玉石、木材等的工藝品雕刻,都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俄羅斯婦女都擅長刺繡和編織,技藝嫻熟,特別擅長十字花繡,除了衣領、袖口、毛衣等衣飾的花紋,室內的門簾、窗簾、臺布、被罩、枕套、床圍等都繡織不同色彩的幾何紋與花草葉紋,既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精美的工藝品。7

最新情況

到二十一世紀初已形成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民族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參考自Midge Conner,
    “A Sketch of China’s 2,500 Russian Decendents, Drawings of’ ‘White Russians’ in Harbin”, China Prayer Letter and Ministry Report, No.113, December 1990-January 1991.
  3. http://www.gov.cn/guoqing/2015-07/30/content_2905643.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十七日)。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8. http://www.wanmin.org/minzu/eluosiren(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十七日)。
  9. 同註1。
  10.  

保安族 | Bonan

人口:24,4341

分布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臨夏大河家、劉集一帶,少數散居於臨夏回族自治州各縣和青海省循化縣等地。

語言

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和土族及東鄉族的語言比較接近。保安語又吸收大量的漢語。基本上,保安族都通曉漢語,採用漢文。

經濟

布依族居於河谷或依山傍水之處,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宜於農耕,盛產水稻。布依族婦女擅長製作蠟染布,是暢銷國內外的工藝品。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共政府為布依族建築水利工程,改善耕種方法,並發展不少鋼鐵、化學、電子等工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保安族信奉伊斯蘭教,當地分為兩大門派:老教和新教。由於傳教來源不同,老教又分為若干支派(門宦),兩個主要支派是崖頭門宦和高趙家門宦。所謂門宦實質是一種宗教封建制度,阿訇死後,由子孫繼承其位,遂逐漸形成了八大家,管轄保安族的生活。

    保安族一切的生活:結婚、喪葬、疾病、割禮、節日(幾乎全部都屬伊斯蘭教的宗教節日),都按伊斯蘭教教規行事,與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類似。

  2. 基督教

    保安族中沒有基督徒,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未得之民」,近年已有西方的基督徒關注他們,為他們的靈魂禱告。據香港前線差會的《心繫中國穆斯林祈禱手冊》也指,近年有個別基督工人在縣城中以創啟方式服侍保安族,有個別族人歸主,但數量不多。福音工作的推展亦相當困難,因保安族排他性強,對外人疑慮較多。現時有些通用的漢語福音工具,如《聖經》、網站、廣播等。5

歷史淵源

保安族的居地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高寒陰濕山區,東北部為乾旱山區,北濱黃河,境內也有數條河流經過。保安族以農務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春小麥、玉米、青稞、豌豆等,靠近黃河邊還生產果瓜。此外,還有名貴藥材、野生動物和礦物等出產。

過去由於生產工具和種植方法落後,農耕發展極為緩慢。近年經過改良土壤,興修水利,改良穀物品種等措施,使農產品的質和量都大為提高。

保安人擅製腰刀,所出產的保安刀名聞中國西北諸省。以往,製刀技術只屬家庭作業,由父傳子。一九五七年開始,建立了刀具廠,不斷改良和增加生產,曾達至每年生產量十多萬把,成為保安族一份可觀的收入來源。如今保安腰刀作為生活用具、旅遊紀念品和饋贈品,暢銷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西藏、內蒙古等省區,並遠銷香港、澳門、日本、印度(India)、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等地區和國家,受到許多國外人士的喜愛。2

民族特色

  1. 保安族信奉伊斯蘭教,人民的生活習俗都受教規約束。保安族過去多為家長制的大家庭,三、四代同堂非常普遍。父母對子女有支配財產及包辦子女婚姻的權威。
  2. 保安族不與非伊斯蘭民族通婚,也不許與不同教派的人通婚。保安族習慣早婚,男十七,女十五即可配婚。婚姻不單要父母許可,也要教主批准。婚禮的開銷很大,男方要送兩次彩禮方能成婚。
  3. 保安族與蒙古族相似,喜摔跤、善騎射、好槍等。飲食以米麵為主,吃牛羊,忌豬和動物的血。
  4. 保安族能歌善舞,擅唱「花兒」──一種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內各民族中廣泛流傳的民歌。這種民歌獨具一格,分保安令、腳戶令、六六三等曲調,即興編詞入唱,優美動聽,絕大多數族人都能隨口吟唱。3 保安族民間口頭文學:傳說、小調、酒曲、民間故事和諺語都很豐富。
  5. 保安族多喜聚居,住房多為土木結構的低矮平房。房院互相連結,坐落有序。
  6. 保安族男子喜戴號帽(白布圓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節日時戴禮帽,穿長袍,束腰帶,繫腰刀,足蹬長筒馬靴。婦女多喜穿紫紅、綠色等鮮豔的燈芯絨衣褲,戴蓋頭。不同年齡有不同顏色的蓋頭,姑娘是綠色,少婦是黑色,老婦是白色,近年已改為各色紗巾。
  7. 保安族的葬禮按伊斯蘭教規舉行,他們會選擇土葬或速葬。土葬時墳墓均向南北,寬一公尺,長二公尺,深二至三公尺。墳底的北壁做一土枕,屍體面朝西,頭朝西北,腳向東南,以示永向麥加(Mecca)。速葬是為了使死者早日入土為安,離世的族人於第二天便埋葬,最晚不得超過三天。若死者親屬都在本村或本地,通常早上離世,下午就埋葬。為了實行速葬,伊斯蘭教還規定族人在哪裡離世,就葬在那裡,絕不把屍體從遙遠的他鄉運回家鄉安葬。4

最新情況

為提高保安族的教育水平,近年該縣新建及改建學校八十二家,並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優惠政策。6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news.kf.cn/2019/0816/399956.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二日)。
  3. https://kknews.cc/history/6lrv8nl.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二日)。
  4. 同上。
  5. http://frontiers.org.hk/wp-content/uploads/2016/01/%E4%BF%9D%E5%AE%89%E6%97%8F-1.pdf(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二日)。
  6. 資料引自中國民族網,網址:
    http://mz.china.com.cn/?action-viewnews-itemid-3803>(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哈尼族 | Hani

人口:1,733,1661

分布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哀牢山、無量山之間的廣闊山區,哀牢山區的元江、黑江、紅河、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是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其餘居住在無量山區的瀾滄、西雙版納等地,另有零星哈尼族散居於祿勸、雙柏、昆明、石屏等十多個城市。

語言

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彝語、傈僳語、拉祜語、納西語比較接近。有哈雅、碧卡和豪白三種方言,方言之間差別甚大,彼此之間不能通話。哈尼語本沒有文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以拉丁字母形式創製了哈尼文。

經濟

哈尼族居住的地區在海拔1,300公尺至1,700公尺之間的山腰地帶,平均氣溫17℃左右,全年氣溫差別不大,是一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的好地方。哈尼族善於把一座座大山開闢成層層疊疊的梯田,種植水稻和紫糯稻等。其餘經濟作物有茶葉、紫膠、棉花、藍靛、草果、棕片等。哀牢山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盛產木材,珍禽鳥獸和山貨藥材,而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個舊市是世界上主要產錫之地,所出產之錫,運往全國及歐、美數十個國家。其餘還有黃金、白銀、石棉等礦產。

此外,礦務、機械製造、化學、水泥、紡織、塑膠、食品加工、茶葉等工業亦紛紛在哈尼族地區建立起來。

宗教

  1. 傳統宗教

    哈尼族主要奉行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但各地區又略有差異。好像西雙版納的哈尼族相信萬物背後都有一種超自然力量主宰一切。善神庇佑人畜平安;惡神帶給人類災難和疾病,故要請巫師來驅趕它。而紅河南岸和偏遠地區的哈尼族信奉的神有:天女、地神、山公、山母、龍樹神及家神。這些神祇各司各職,統治著世間一切,其中天女奧瑪被尊為最大的神和萬物的創造者;龍樹神則被認為是人類的保護者。由於每年各地都有頻繁的宗教迷信活動,浪費了大量的勞力和財力,成為哈尼族極大的負擔。

  2. 基督教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曾有一位丹麥(Denmark)教會的牧師在墨江傳道。據一位曾到墨江探訪的人士指出,今天單在墨江縣就有八十多處聚會點,信徒有八千多人,還有不少慕道友,元江縣內則有千多名信徒。信徒的特色是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血和勒死的牲畜。他們甚至認為唱山歌不合神的心意,只唱聖詩。教會現存的困難與其他地區無異:信徒多,牧養的人少。據估計,中國約共有四萬八千名哈尼族基督徒。7

    據報導,哈尼族所在的墨江縣地處邊疆地區,交通不便,不僅當地人生活水平不高,教會傳道也水平有限。教會沒有全職同工,傳道都是義工,沒有工資,一般是邊種地邊服侍。

    此外,這些教牧同工多為長者,參加禮拜的人多在五十歲以上。年輕人很少,他們初中畢業後多數進城打工,只有少數留在老家。目前墨江教會不僅缺少年輕信徒,更缺少年輕同工給教會增添新血和活力。

    當地教會缺乏解經類書籍和屬靈書籍,只有一本《聖經》。不僅信徒很難正確理解《聖經》,能夠正確解釋《聖經》內容的教牧同工也很少。聚會時,牧者一般讀一段《聖經》,很少解經,一般講見證。8

  3.  

歷史淵源

哈尼族是古老的民族。公元前二世紀,滇池區域以南的瀘江流域一帶,已有一名為和的部族(即哈尼族的祖先)居住,且接受中國朝廷的統治。漢、晉時期,曾受南詔、大理的統治,又有彝族、白族等民遷來,形成一雜居群體,而哈尼族亦漸遷移到紅河兩岸。在史籍上,哈尼族有多種不同的名稱:阿泥、和夷、和蠻、哈泥等。哈尼族亦有哈尼、豪尼、碧約、雅尼等不同的自稱,但以自稱哈尼的人數最多,成了這族統一的名稱。

民族特色

  1. 哈尼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制。過去,妻子如果婚後數年仍未生下兒子,丈夫就可以納妾。婚姻一般由父母作主,新娘在婚後數日就回娘家居住,只在農忙時才到夫家。
  2. 哈尼族仍留著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以父親名字最後的一或二字作兒子名字的起首,使家族的名字能夠延續下去。
  3. 哈尼族以稻米為主要食糧,喜吃硬米飯。愛煮茶奉客。不少地區的哈尼族婦女有食土的癖好。男子普遍嗜酒。
  4. 哈尼族雖然沒有哈尼族文字,但有非常豐富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史詩、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等,充分反映了哈尼族的思想感情。其中較特別的有講述萬物來源的《創世紀》和敘述人類戰勝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記》。
  5. 哈尼族能歌善舞,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間勞動,隨手採片樹葉吹奏,就能發出清脆優美的曲調來抒發情懷。哈尼古歌是該族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創作的古老歌謠,伴隨著族人的繁衍、發展和長期實踐逐步豐富而形成的獨特文化體系。它是哈尼族社會的無字百科全書,也是該族梯田農耕文明的記憶載體和傳承手段。主要以創世史詩、遷徙史詩、敘事長詩、風俗禮儀、祭祀頌詞等體裁和內容,用唱、念、吟、頌等方式,在不同文化空間表達各種意願和美好訴求,反映了哈尼族對天體自然、人類起源、民族遷徙、信仰崇拜、農耕曆法和生產技能的認識,具有歷史學、民族學、語言學、哲學、音樂人類學等多重價值。2另外,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
  6. 哈尼族的村寨多是依山而建,一般為三、四十戶,多則達數百戶。蘑菇房是雲南紅河州元陽梯田上的哈尼族的傳統住宅。傳說遠古時候,族人住在山洞。後來他們遷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方,看到滿山遍野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風吹雨打,還能讓螞蟻和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按此蓋起蘑菇房。往後哈尼族遷到哪裡,蘑菇房就蓋到那裡。蘑菇房的牆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公尺,其上用夾板將土樁一段段上移成牆,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每三年要換一遍茅草。蘑菇房一般分為三層:最底層養牲畜,堆放穀船、犁耙等農具;頂層作倉庫,置放糧食和柴草之類;中間樓層是主人住的地方,做飯、休息和會客均在此層。蘑菇房具有良好的保溫散熱功能,嚴冬很暖和,夏天卻十分涼爽。4
  7. 哈尼族善於用藍靛染布,喜歡用自染的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青布或白布裹頭。多數地區婦女穿右襟無領上衣,以銀幣作鈕扣,下穿長褲。喜戴耳環、銀項圈和大手鐲,不少地區的婦女裹護腿。不同地區的哈尼族服式略有差別,也有改穿漢服的。
  8. 哈尼族山區的梯田蔚為壯觀。呈長條環狀的水田繞山而行,從山腳到山頂,重重疊疊。這種梯田是哈尼族農業世代創造性的表現,充分體現了族人的勤勞與智慧。族人在中半山向陽坡上建造房屋,形成村落。在村寨週圍的房前屋後開闢菜園,修築道路與各村連接。將源自高山森林的泉水引入村中供人畜飲用,永遠用之不竭。5
  9. 哈尼族苦紮紮節也稱六月年和小年,與族內的十月年相呼應,屬哈尼族盛大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迎接一位叫俄咀的仙人到人間巡訪,為百姓驅害降魔,同時通過節慶活動,祈求俄咀保佑村寨平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6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honghe.yunnan.cn/system/2019/10/16/030400239.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四日)。
  3.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1909/01/WS5d6c64bfa31099ab995dd295.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4. http://travel.sina.com.cn/domestic/pages/2018-09-12/detail-ihiycyfx8869171.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5. https://e-info.org.tw/node/11213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6.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9-07/06/c_138203261.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7. 春草:「墨江——哈尼教會見聞」,《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
  8. http://m.gospeltimes.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32615(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哈薩克族 | Kazak

人口:1,562,5181

分布

99%的人口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在甘肅省阿克賽哈薩克族自治縣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

語言

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支。哈薩克族的分布地域非常廣,但語言的差別卻不大,在不同國家的哈薩克族的詞彙雖有差異,卻依然能夠通話。哈薩克族的文字經過多次變化。在歷史上,他們曾使用過鄂爾渾──葉尼塞文、回鶻文,伊斯蘭教傳入後,他們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哈薩克語。中國政府在一九五九年為他們設計了一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方案,但並不通行。結果在一九八二年,政府決定恢復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老文字,新文字則作為音標而加以保留。

經濟

哈薩克族聚居的地方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甘肅、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地處青藏高原北面,區內有巍峨的高山,山峰上終年積雪,積雪融化後形成許多溪流,滋潤著遼闊的草原,成為天然的牧場。哈薩克族傳統以來亦是以畜牧為業,在草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放牧的動物包括馬、綿羊、山羊、牛、駱駝等。畜牧既是肉食、飲料(馬奶)的來源,牲畜的皮毛加工後可造衣帽鞋履。馬和駱駝更是馱物運輸的好幫手,羊是喜慶節日的祭物。

手工業方面,婦女擅於製作氈房、各種氈製品、毛製品和服飾。男子會製作木器、鐵器和骨器。他們以金銀、玉石製作的裝飾品,水準非常高。過去他們視經商為可恥,現已改變,有少量人從商。

宗教

  1. 傳統宗教

    哈薩克族的傳統信仰是伊斯蘭教,教義和教規基本上與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但他們還有自己的特點。

    (一)他們沒有對立的教派,也沒有教派之間的糾紛和鬥爭。

    (二)因是游牧民族,居住分散,又常常遷移,一般游牧地區都沒有清真寺的設立,只有少數農業區例外。信徒禮拜都是在曠野或屋內進行。

    (三)在信奉伊斯蘭教之前,曾受其他宗教如薩滿教、摩尼教、佛教的影響,所以許多哈薩克族牧民還保留薩滿教的遺蹟。保持對自然、人的靈魂和對火的崇拜,也保留拜火、拜月、拜牛乳的活動。當人生病,他們還會請巫醫來替病人治病、念咒、驅逐病魔。

    (四)他們仍奉「胡達」(阿拉)為至高無尚的神,把《古蘭經》視為神聖之物,把它放在房屋的高處,以示崇敬。但真正懂得《古蘭經》的人卻很少。

    (五)他們的宗教領袖是毛拉,相等於回族的阿訇,但沒有阿訇那樣的特權。宗教對哈薩克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要為宗教捐獻,婚、喪、疾病都要請毛拉念經,並要付出一定的財物。宗教亦帶來不少禁忌,使哈薩克族在生活中產生許多束縛。

  2. 基督教

    在歷史上,哈薩克族在元朝蒙古人統治之下曾信奉過也里可溫教(基督教之涅斯多留派)。隨著伊斯蘭教的侵入,基督教的遺蹟已蕩然無存。據說在中國境內仍有極少的哈薩克族信徒,但絕大多數哈薩克族仍是未得之民。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的資料顯示,截至二○一九年九月,中國哈薩克族基督徒數目佔族內人口0.01%。3

  3.  

歷史淵源

哈薩克族歷史非常悠久。公元前二世紀中葉,烏孫人由河西走廊西端遷到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帶,與游牧於此的塞種人和大月氏人建立了烏孫國。公元六世紀,烏孫成為西突厥汗國的主要部落之一。八世紀中葉,烏孫在葛邏祿人統治下獲得重大發展。十三世紀蒙古人西征後建立了金帳汗國(欽察汗國),欽察汗國又分裂為白帳汗國和藍帳汗國,烏孫是白帳汗國的臣民之一。十五世紀初,白帳汗國又分裂出烏孜別克汗國,部份白帳汗國(烏孫部)為逃避烏孜別克汗的殘酷統治而逃往楚河流域,並與當地的游牧民族融合,形成了今日的哈薩克民族。十七世紀後期,統治新彊及附近地區的蒙古准噶爾部向四邊擴張,許多哈薩克族牧民被迫離開故鄉。十八世紀中期,清政府平定准噶爾之亂,哈薩克族牧民又回到原來的牧地。沙俄侵略西北邊彊時,許多哈薩克族遷到新的中俄邊界,後又逐漸遷回中國境內,組成了今日中國的哈薩克族。

哈薩克一詞有多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是白天鵝,另一說法是避難者,也有人認為是游牧不定、勝利者,或是廣袤草原上自由遷徙、勇敢、自由的人等。

民族特色

  1. 哈薩克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過去曾按伊斯蘭教規定,實行一夫四妻制。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同部落的人不通婚。兒子婚後在父母氈房附近另立氈房,並可承受部份財產,但父母的家業最終由最小的兒子承繼。
  2. 哈薩克族沒有姓氏,名字由本名和父名組成,通常本名在前部份。孩子出生後,父親常以出門首先看到的東西為孩子的名字。孩子誕生是極為隆重的事,全族的人都來歡慶。男孩子長到六、七歲就會遵照伊斯蘭教的規定為他施行割禮。
  3. 哈薩克族性情直爽、誠懇、熱情、好客。青年男女都精於騎術,男子喜歡摔跤、刁羊。他們還有許多古樸及淳厚的風尚,熱情好客就是其中之一。凡是有客人到訪,不論認識與否,他們都會殷勤接待,用最好的東西招待。他們亦有尊敬老人的傳統,年輕人把幫助老人視為自己當盡的義務。
  4. 哈薩克族的文學非常豐富,包括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敘事長詩、愛情長詩、民歌、諺語等,其中以長詩最為特出。他們的音樂和舞蹈水平同樣非常高,內容多是表現游牧生活和草原風光。
  5. 飲食方面以肉類和乳製品為主,茶是基本的飲料,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著名的馬奶酒是他們族中非常名貴的飲料。他們忌食豬肉和自死的牲畜。
  6. 住房是氈房,它是由柵欄、房杆、頂圈、房氈和門五大部份組成,安裝和拆卸都很方便,適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7. 衣著方面,牧民衣服大多用牲畜毛皮製成。為了方便騎馬,衣服一般都十分寬大。婦女穿連衣裙,喜以銀器裝飾,姑娘的花帽常以貓頭鷹羽毛作帽纓。婦女戴白布披巾,長及腳跟。無論冬夏,男子都要戴帽。不論男女,都穿長筒皮靴。
  8. 千百年來,哈薩克族以彈唱冬不拉記述本族的歷史文化,它是哈薩克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其製作需時三至十天,主要用松、杏、核桃、桑葚等樹的木材製作樂器主體,其弧形最難製作。冬不拉藝術由樂曲、彈唱音樂、民間舞蹈音樂、演奏方法與技巧、樂器和製作工藝五大部份組成。二○○八年,哈薩克族的冬不拉藝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

最新情況

  1. 政府在牧區之間建築了不少公路,使一些主要的行政區和牧區都有汽車通行,大大改善了交通和對外的聯繫。
  2. 過去甚少機會受教育的哈薩克族,現在兒童已普遍有機會入學讀書。學校有兩類,一是在農區的學校,另一類是流動的帳篷學校,方便牧民的子女入讀。

    二○○四年底,哈薩克族地區有哈薩克語普通中學189家,小學375家。4

    新疆少數族群受中國政府的高壓管治,包括哈薩克族。據報導,二○一九年七至八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政府大規模拘捕合共三十名哈薩克族穆斯林,並隨即起訴,有些人已經被迅速判刑,其中一名十九歲年輕人被重囚十五年。有指被捕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哈薩克歌曲,故被控非法傳播境外歌曲和影片,而當局口中的非法影片只是哈薩克歌手的歌曲。5

    據部份統計,約一萬名哈薩克族被關在中國的再教育營內。6逃到土耳其(Turkey)的哈薩克族奧米爾.貝加里(Omir Bekali)稱,在新疆克拉瑪依市再教育營近兩個月的生活較像折磨,而非教育。他表示營中的生活以清晨吟唱愛國歌曲和自我批評開始,結束時用餐常只有豬肉。他說:「每天早上七時至七時三十分,我們都要唱中國國歌。約四十至五十人面對牆壁一起唱歌。」他又說再教育營的唯一目標就是除去被關押者的宗教信仰。7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s://china.chinadaily.com.cn/a/201909/15/WS5d7df9f9a31099ab995dfded.html
  3. (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4.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099.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5.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13467(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6. https://zh.bitterwinter.org/kazakh-writer-and-his-siblings-detained-in-xinjiang-camps/(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7.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192605/article-談新疆再教育營-受害穆斯林:像折磨不是教育(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怒族 | Nu

人口:36,5751

分布

主要分布在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貢、貢山三縣,少數居住在廸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內。

語言

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沒有本族文字,方言之間差別很大,彼此之間不能通話。

經濟

怒江兩岸天然資源極為豐富,有盛產木材的原始森林,還有名貴藥材、珍禽異獸和豐富礦藏。怒族社會經濟發展緩慢且不平均,一些地區發展接近漢、白族;一些則停留在原始公社制度當中。怒族以農業生產為主,但耕種技術落後,產量很低。出產的農作物有玉米、水稻、蕎麥、小麥、豆類等。農閑時,男子以打獵、捕魚、養蜂取蜜、採集草藥等幫補家計。

宗教

  1. 傳統宗教

    怒族信奉原始宗教,他們認為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巨樹、怪石等都有神靈存在,支配著人的生活,因此必須加以膜拜。怒族沒有崇拜祖先的習俗,但還保存著圖騰崇拜,也有部份怒族受藏族影響而信奉喇嘛教。

    怒族巫師不單主持宗教儀式,還替人醫病趕鬼。此外,他們還熟悉怒族歷史、家族和氏族的譜系,是民族歷史的傳播者。

  2. 天主教

    一八八五年,法籍天主教神父率領一小團人經德欽、中甸、維西進入貢山北部的白哈羅、茶臘、丙中洛等村寨傳教,修建教堂。其間因與當地的喇嘛教發生衝突,五位傳教士被村民所殺。據說在清政府保護下,重新在白哈羅、茶臘、丙中洛等地修建三座天主堂。到一九四八年,當地約有五百名以怒族為主的人民相信天主教。

  3. 基督教

    一九一三年已有傳教工作,一九二一年,美籍牧師楊思惠由瀘水進入碧江怒族聚居區。一九三二年,加拿大(Canada)人馬道明進入福貢木古甲等地建立循道公會。在一九四九年前後,碧江、福貢兩地約有五千名教徒,佔當地怒族的六成人口。

    怒族信了基督教後帶來了社會的改變。宣教士把衛生常識介紹給怒族,替病人治病施藥,大大減低了疾病和死亡率。婚姻方面,基督教主張婚姻自由,取締了父母包辦婚姻的習慣。

    到目前為止,還有多少怒族信徒呢樂觀的估計是一千名,悲觀的估計是只餘一百五十名。

歷史淵源

怒族是怒江峽谷最早的居民,其族源可追溯到唐代的盧鹿蠻和元代的路蠻。唐代樊綽的《蠻書》有這樣的記載:「游江,俗名怒江,出潞蠻。」怒族自稱怒蘇、阿怒等,稱怒江為「怒米掛」。怒即是黑,米掛是江水之意,怒江即黑水。

民族特色

  1. 婚姻以一夫一妻為主,少數富戶也有多妻的。男子婚後在父母住所附近另建新房,並分得少量財產。父母會與最幼的兒子同住,並由他繼承財產。子女雖與父母分居,仍有協助家族生產的義務。貢山怒族亦有男子從妻居住的習俗,寡婦再嫁不受歧視。
  2. 怒族能歌善舞,歌詞多是即興之作,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點。舞蹈內容豐富,大多數都是模擬動物的形象,也有反映生產活動的情景。
  3. 怒族主食玉米、蕎麥和小米,喜吃飯菜合煮的飯粥,少數怒族效法藏族,吃酥油糌粑。怒族人好酒善飲。
  4. 怒族村寨大小不等,由十餘戶到四、五十戶,村落都由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組成。怒族居住的地區山高路險、河流湍急、交通閉塞。居住的條件極差,房屋十分簡陋,各地的房子形式不同。
  5. 怒族婦女善於織麻布。婦女穿敞襟寬胸、衣長到踝的麻布袍。男子穿敞襟寬胸,衣長及膝的麻布袍,腰間繫布帶或繩子。男女都注意裝飾,婦女用珊瑚、瑪瑙等穿成頭飾和胸飾。男女都喜用青布包頭。

最新情況

在中共當政後,為怒族地區建立了小學和中學,使大部份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此外,還興建了四家醫院和衛生防疫站。過去怒族地區交通不便,政府近年為他們興建了公路和橋梁,大大改善怒族地區的交通。

怒江的醫療衛生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速,已建成一個遍及州縣區鄉的醫療衛生保健網。二○○三年,全州已建立了州、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網,有各類衛生機構八十五個,鄉村醫療點288個。多發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群眾醫療條件有了較大改善。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http://www.seac.gov.cn/col/col322/index.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柯爾克孜族 | Kirgiz

人口:204,4021

分布

柯爾克孜族絕大部份聚居在新疆西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族自治州,其餘的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另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內亦有數百柯爾克孜族人。

語言

柯爾克孜族絕大部份聚居在新疆西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族自治州,其餘的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另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內亦有數百柯爾克孜族人。

經濟

柯爾克孜族一直以高山為家,長期過著游牧生活,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近年開始發展不同的經濟作業,如機械、水泥、礦務等大型工業,亦有皮革加工、食品加工等輕工業,此外還有風格獨特的工藝品,其中以刺繡編織最著名。編織有兩種,一是用染色的羊毛、駝毛織成掛毯、地毯等,另一種是用芨芨草、紅柳枝編成簾子、圍子、蓋子等。其餘的花氈、白氈帽、銀質馬鞍、木製碗、盆等都非常精美。

宗教

  1. 傳統宗教

    在悠久的歷史中,柯爾克孜族的宗教也經歷過不同的階段。先前他們有各種圖騰崇拜、信奉祖先和天神,也尊崇太陽和金星,視火星為不吉利。他們又敬畏燈火,不敢撲滅。他們還信奉薩滿教;直到清朝以後又有改信伊斯蘭教的。但不同地區的柯爾克孜族,仍持有不同的信仰。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及少數散居新疆的柯爾克孜族信奉伊斯蘭教。他們所遵守的教規和宗教儀式,基本上與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無異,但並不嚴守伊斯蘭教教規,例如他們喜歡飲酒,這正違反伊斯蘭教禁酒的規定。宗教上也混雜了傳統的多神信仰。此外,沒有本族人所建的清真寺,可見這族並不是虔敬的伊斯蘭教教徒,原因是他們接受伊斯蘭教約只有一百年光景。

    在新疆北部靠近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額敏縣的柯爾克孜族則信奉喇嘛教,教義和儀式與信奉喇嘛教的民族相同。在黑龍江富裕縣的柯爾克孜族,受當地各民族影響,信奉薩滿教,供奉蛇神。

  2. 基督教

    據所知,無論在中國、吉爾吉斯、土耳其、阿富汗,都沒有柯爾克孜族的教會,他們是在救恩門外的未得之民。

    據萬民網資料,一九三三年,瑞典(Sweden)傳教士在新疆的記錄顯示當時有一百六十三名受洗的信徒,大部份是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也有一些漢族。當年有傳教士被捕,並被帶到伊斯蘭教領袖面前毒打、恐嚇和殺害,這些領袖聲稱傳教士破壞了族人的信仰。族內許多信徒被殺,活下來的也被監禁多年。4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則指,現時雖然有些集中服侍該族的事工,但已知信徒極少,僅佔中國國內全族人口的0.2%。5

最新情況

  1. 柯爾克孜族自治州境內交通大為改善,現建有九十二條公路,總長度達1,678公里,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2. 自治州的傳播事業非常興旺,有柯爾克孜文的報紙、書籍出版,亦有柯爾克孜語電臺和電視廣播,現有以柯爾克孜語譯制的兩檔重要新聞節目,分別是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欄目和新疆電視臺的〈新疆新聞聯播〉欄目,6人民受教育的機會也大增。
  3. 據二○一八年九月的報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的輕工業園區內有一建築群,儘管中國當局稱其為職業培訓中心,事實上是一所關押穆斯林的再教育營,當時已運作一年多。據了解,當中已關押約五千人,其中大多數是柯爾克孜族等不同民族的穆斯林。被關押的原因包括擁有信仰、在通信軟件上轉發與宗教有關的內容、表達對中國共產黨的不滿等。7
  4. 帕米爾高原的海拔高,自然環境惡劣,災害頻發,基建設施推進難度極大。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改變帕米爾高原牧民生活的必經之路。逾萬名住在帕米爾高原深處的柯爾克孜族牧民被大山阻斷發展之路,故他們將於二○二○年前分批走出深山,定居平原,告別千年的遊牧生活。8

歷史淵源

柯爾克孜族是古老的民族,史書記戴他們在公元三世紀前在中國北方的葉尼塞河上游生活,是匈奴的屬部。公元七世紀,葉尼塞河上游成為唐朝的屬區,他們的首領變成唐朝的地方官,定期到長安朝貢。唐朝亦派使節到他們中間,雙方的貿易、經濟和文化交流都甚頻繁。

公元七世紀,柯爾克孜族已能採礦煉金和製造各種鐵器,出產的鐵兵器堅利而精巧,馳名中原。文化方面,他們已有自己的文字和初步的天文學。元亡後,柯爾克孜族離開原居的葉尼塞河流域而遷徙至帕米爾高原和天山地區荒僻的深山中。因與外界隔絕,使他們的經濟和文化都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甚至有倒退的現象。清代後期,俄國併吞中國中亞地區大片領土,柯爾克孜族被分割。現在前蘇聯境內的吉爾吉斯共和國(Kyrgyzstan)有二百萬柯爾克孜族,阿富汗(Afghanistan)有二萬五千人,土耳其(Turkey)約有一千人。

柯爾克孜在漢文史籍中有不同的名稱:《史記》稱為鬲昆,漢魏時稱之為堅昆,南北朝至隋時稱為結骨、契骨;唐宋時稱之為黠戛斯,元時稱之為吉利吉思,清代被稱為布魯特。柯爾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稱,意思是赤紅色。直至如今紅色仍是柯爾克孜族最喜愛的顏色。

民族特色

  1. 柯爾克孜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兒子婚後與父母同住,所以家庭一般是三代同堂。婚姻由父母包辦,有時還會指腹為婚──在孩子出生前已為他訂定婚事。每個人出生到成年會經歷幾次慶典,出生、命名、周歲外,七歲時要舉行割禮,但最隆重的慶典還是婚禮。
  2. 柯爾克孜族講禮貌、好客。凡有來客,不論是親戚或過路人都會熱情款待。他們有獨特的禮俗,例如:飯前、飯後要洗手,洗手後必須用布擦乾。在人家作客,不能把東西吃盡,必須留下一點,以示主人招待豐盛。主人以羊肉奉客會按次吃不同部份,以示尊敬。客人要分出一些給主人家的婦女和小孩,以示回敬。
  3. 柯爾克孜族的文學豐富多姿,其中最突出的是民歌、詩歌和音樂,兒童從小就學習背誦長詩和部落譜系。其中最著名的是《瑪納斯》,長二十多萬行,不單是一部規模宏偉的歷史長卷,也是一部古代柯爾克孜族的百科全書。
  4. 柯爾克孜族能歌善舞,族人多有創作詩歌的才能,歌手、作曲家、琴手等多至不計其數。音樂分為兩類,一是有歌詞的配曲,一是沒有歌詞的演奏曲。
  5. 柯爾克孜族的飲食主要來自牧業產品。除吃羊肉、牛肉、馬肉外,麵食有饢、稀麵條、麵片、油餅等。常飲奶類,喜喝茶,特別是奶茶。
  6. 柯爾克孜族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夏天住在氣候涼爽的高山河流附近,冬季遷到山谷地帶。房子是氈房以便拆遷。氈房是用柳枝作柵欄,成方格形,柵欄外圍以芨芨草編成的簾子,簾子外再圍以毛氈,氈房頂部開一天窗,白天打開,晚上蓋上。冬天牧民多住土房。
  7. 衣著方面,男子上穿白色繡花圓領襯衫,外套羊皮或棉布無領長衫袷袢,腰繫皮帶。女子穿對襟上衣,寬大無領,長不及膝,綴銀扣,下穿多褶長裙,也有穿連衣裙的,外面套上黑色坎肩或袷袢。一年四季,不論男女都戴小帽。未結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
  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合奇縣聚居著柯爾克孜族,那裡被稱為獵鷹之鄉。馴鷹習俗是該族千百年來在生活中形成的獨特習俗。一隻好獵鷹可以養活一家人,故他們世代與鷹為伴,並以放牧維生。在漫長的歲月裡,勇敢睿智的柯爾克孜族馴服雄鷹幫助自己捕獵。2
  9. 柯爾克孜族刺繡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工藝美術品,也是族人世代傳承至今、融合本族特徵和現代氣息的傳統手工藝,二○○八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族刺繡歷史綿延悠長,與中原文化關係密切。其刺繡在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古樸的遊牧生活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色彩鮮艷,造型美觀,大方樸實,大多採用花卉草木、飛禽走獸、日月星辰等圖案和幾何圖形,顏色多樣,有紅、黃、藍、綠、白等基本色調。族內婦女擅長刺繡,當中幾乎人人皆曉,嫁妝和家中用品主要為刺繡品。3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12/c_1124867355.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四日)。
  3. http://hlj.ifeng.com/culture/folk/detail_2015_03/13/3655844_0.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四日)。
  4. http://www.wanmin.org/minzu/kirgiz(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四日)。
  5. 同註1。
  6.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12-05/02/content_2128252.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六月十三日)
  7. https://zh.bitterwinter.org/another-camp-for-muslims-discovered-in-xinjiang/(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四日)。
  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03/c_1122930414.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四日)。

苗族 | Miao

人口:11,067,9291

分布

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湖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等省。其中以貴州最多,佔整個苗族51%以上,主要分布在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其餘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四川涪陸、宜賓地區,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都有相當數量的苗族人口。

語言

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瑶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川黔滇三大方言。每個大方言又分次方言和土語。湘西方言又稱東部方言,通行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黔東北松桃苗族自治縣等地。黔東方言又稱中部方言,通行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黔西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川黔滇方言又稱西部方言,通行於貴州和雲南全省,以及老撾、越南等苗族中。由於長期分割,不相往還,三大方言不能相通。

一九○五年,英國(United Kingdom)柏格理牧師(Rev. Samuel Pollard)曾與苗族一些信徒合作,以拉丁字母創造了苗族的文字,並用來翻譯《聖經》,被川黔滇方言地區的人民接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重新創制拉丁化拼音文字。

經濟

苗族居住的地區可分為土山型和石山型。貴州東南部、湖南西部、廣西東部等屬土山型,其間有高山深谷,出產水稻、玉米、穀、麥、棉等植物。高山上的木材資源豐富,地下還蘊藏許多礦產。黔西北部、滇東北、桂北等屬石山型。石山型地區水源缺乏,石頭遍布,只能種植玉米、土豆、蕎麥等農作物,此區的生活條件較差,人口流動也較大。同樣,石山型地區礦藏也很豐富。由於苗族分布的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很大,社會經濟的發展並不平衡。現時的苗區大多數已經開發,但在偏遠山區的經濟發展較緩慢,仍有燒山墾荒,遷徙不定的情況。

工業方面,已發展有紡織、煉鐵、製磚等行業。苗族的刺繡、挑花、織錦、蠟染和銀飾非常著名,特別是貴州丹寨和安順出產的蠟染,歷史悠久,技藝超卓,馳名中外。苗族婦女喜戴銀飾品,製銀飾的技術非常高超,製成品非常精美。過去,雲南、貴州兩地交通不便,但自建成雲、貴鐵路後,兩地交通運輸大大改善,亦促進了兩地的經濟關係。

宗教

  1. 傳統宗教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由於苗族居住分散,與其他民族雜居,各地苗族的信仰不盡相同。

    苗族崇尚自然崇拜,最常見的崇拜物是巨石、大樹、岩洞等。除自然物之外,亦崇拜人造物。例如貴州苗族拜水井、木橋、石橋、木凳等。其中以幾塊石所代表的土地菩薩,是全村或全寨的保護神,安置在村寨口,每年全村都有定時供奉。

    苗族鬼神觀念中,大都視神為善;鬼則有善鬼、惡鬼之分。善鬼能保佑人平安,惡鬼則加害於人。祭善鬼,是求福;祭惡鬼是驅逐行動,不讓他們前來侵擾。 鬼的種類繁多,各地都不相同。

    祭鬼神之外,祖先崇拜也非常盛行。人們相信祖先是善的,因而供奉在家中。平日在家吃飯前要先敬祖先,巫師主持宗教儀式前亦要先祭祖先,每年各處苗區都有集體的祭祖活動。

    從事宗教活動的人稱為巫師,各地情況不同,也有叫鬼師、通司。當巫師,必須熟悉本族的歷史、神話傳說和歷代留傳下來的各種歌謠。他們的身分不單是宗教人員,也是知識分子,有不少巫師還懂得用草藥治病。他們與人們生活各方面都息息相關,在社會上有相當的威望。

  2. 基督教2

     

    十九世紀以後,西方宣教士深入到苗族地區傳播天主教、基督教。宣教工作頗為有效,據一九三○年前後的《第一回中國年鑒》統計,單在貴州、湖南、雲南三省已有教堂四百六十多所,傳教重點七百多個,許多都是在苗區之內。

    中國內地會在一八七七年左右就到達雲南傳播福音種子。十九世紀末,英國柏格理牧師在雲南及貴州地區工作,在貴州威寧石門坎建教堂及光華小學。並在一九○五年與苗族信徒合作,創製苗文,並把《新約全書》譯成苗文。柏格理牧師後來因病逝於石門坎。另一位澳洲(Australia)傳教士在一九○六年到達雲南武定灑普山傳道,建立教會,直到一九四四年才離開。

    苗族民風單純,當他們相信基督教後,就堅心篤信,且在生活行為上活出來。他們不抽煙、不喝酒、不說污穢的話,甚至不再唱傳統的歌,不再跳民間的舞蹈,只唱詩讚美主。他們非常渴慕聽神的話,習慣開聲禱告,三、四位講員輪流講道,聚會長達三、四小時,這模式維持至今。此外,苗族還有全家信主的傳統,一代接一代的把福音延續下去。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苗族還能維持正常的宗教生活。一九五七年以後,聚會被禁止。文革時期,信徒大遭逼迫,教會被關閉,《聖經》和詩歌本被燒掉,傳道被抓下獄,甚至被殺。當時信徒只能暗暗敬拜,在山野間的岩洞禮拜,直到文革結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才恢復公開的聚會。文革期間教會雖然遭遇很多苦難,但信徒美好的見證和熱心傳福音,一些地區的信徒數目比一九四九年時增加了十倍以上。據估計,現時中國約有五萬名苗族信徒。3

  3.  

歷史淵源

據說,苗族之名最早出現於甲骨文。唐、宋以前,苗族與其他民族曾被泛稱為三苗、南蠻、荊蠻等,宋以後,苗才成為單一民族的名稱。苗族相傳自己是蚩尤的後裔,故多處苗族地區都有蚩尤廟,把蚩尤當作祖先來供奉。

苗族據說有過三次文化高峰,亦有過多次大遷徙的行動。第一次文化高峰是蚩尤時代。第二次文化高峰是大禹和三苗時代,蚩尤被黃帝大敗後,被迫南下,在長江下游建立了三苗國。第三次文化高峰是春秋五霸時期的楚文化,當時,苗族絕大部份都居住在楚國境內,與楚人的文化、習俗、語言等有極密切的關係。

苗族有過頻繁的遷徙行動,其方向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三苗時期,部份苗族遷到西北,後南下到川、滇、黔邊區。另一部份遷入鄱陽、洞庭以南的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嶺,所以被稱為南蠻。戰國時期又遷入五陵山區,而住在五溪一帶的苗族又遷入廣西。總之,苗族自湘遷黔,由黔入滇,都可見於歷史的記述。

民族特色

  1.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兒子結婚後便分家而居,父母隨同最小的兒子生活,或是父隨兄、母隨弟。苗族的戀愛比較自由,未婚男女常會在大型節日期間物色心上人,自由選擇對象為主,也有父母包辦的。婚姻不限同族,但同姓不婚。結婚時,男方要付給女方一定的彩禮。婚禮儀式多樣化,一些地區還有「搶婚」的習俗。
  2. 苗族的村寨是以血緣關係構成的社會單位,一個村寨為同一個祖宗的後代,同一個祖宗的後代可分為幾個相連的村寨。
  3. 苗族誠實勤懇、心地善良、講信用、樂意助人,並且好客熱情。他們堅忍頑強、勤勞的特性,使他們能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殷勤地活下去。
  4. 土山型的苗區以大米為主食,小米、玉米為輔,石山型的苗區以玉米為主食,小米、蕎麥、土豆、大米為輔。平時人們以素食為主,款客時才會奉以魚、肉。苗族嗜酸辣,愛飲酒。
  5. 苗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多采,其中以詩歌最為發達。苗族盛行群眾性的蘆笙舞,參加舞蹈的人數多達萬餘人(甚至幾萬人)。舞曲多種多樣,帶有雜技特色,規模龐大,場面非常壯觀。
  6. 苗族的村寨都建在半山或山頭,少數建在山腳或河邊。房屋多為木質結構,木板組裝、蓋瓦,少數為磚木結構。房屋分三間相連的平房和樓房,牲口圈建在屋前或左右兩側。也有順山而建的弔腳樓,樓上住人,樓下擺放農具或作牲口廐。
  7. 傳統衣飾方面,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女裝,款式多達一百三十多種。一般而言,男女盤髻插簪,穿繡花衣。女子穿百褶裙,佩帶銀飾。總之女裝極為多姿多采,顏色既鮮豔,款式又多樣化,令人目不暇給。女裝可分為: 長裙型、中短裙型、超短裙褲裝型、褲裝型、漢裝型五大種類。各地男子一般均穿青色衣褲,短衣開胸對襟,長衫右衽、包頭。
    過去,曾有人根據苗族婦女服飾而把苗族分為:白苗、紅苗、小花苗、青苗、黑苗等。

最新情況

  1. 少數民族地區的教會在文革期間受迫害,傳道或被監禁,或被逼逃往鄰國等地。宗教活動重開後,傳道卻不見了。現在這些地區嚴重缺乏工人。有見及此,雲南省在一九八九年重新開辦雲南聖經學院,積極地培訓工人。可惜少數民族的知識水平較低,不容易進入聖經學院。現時一些省市開辦短期的培訓,特別培訓少數民族教會的接班人。
  2. 一九八四年,雲南省基督教兩會為苗族印了苗文《聖經》19,900本,《讚美詩》24,000本;一九八五年重印苗文《聖經》10,080本,《讚美詩》6,000本。
  3. 因在文革受過迫害,雲南省一些少數民族對三自教會心存顧忌,兩者之間有很多矛盾。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參考自:「高原贊歌──貴州教會點滴」,《橋》,第二十四期,一九八七年七至八月,第三至六頁。宣謙:「願你們平安!―純樸的苗挨信徒」,《橋》,第二十三期,一九八七年五至六月,第十二至十三頁。
    黃德慶:『山路歷程──貴州苗族教會所見』,《橋》,一九八七年,第七至十一頁。「讓福音傳遍天下──苗、彝教會概覽」,《橋》,第二十三期,一九八七年五至六月,第八至十一頁。
  3.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烏孜別克族 | Uzbek

人口:12,7421

分布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喀什、烏魯木齊、莎車、葉城等。

語言

烏孜別克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與維吾爾語、塔塔爾語十分接近,彼此可以相通。烏孜別克文是一種以阿拉伯文字為基礎的拼音文字,與維吾爾文相類似。

經濟

烏孜別克族多居住在城鎮,從事商業和手工業,小部份住在新疆北部的從事畜牧業,散居於南部的從事農業。由於族人多居住於城鎮,受教育機會較多,知識分子多喜以教師為業。婦女善刺繡,所出產的刺繡品遠近馳名。

宗教

  1. 傳統宗教

    烏孜別克族信奉伊斯蘭教,清真寺是宗教的活動中心,也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場所。《古蘭經》是聖物,麻札(教主的墓地)和清真寺是莊嚴的聖地。宗教法庭有無上權威,其判決也是最終的判決。總之,伊斯蘭教信仰影響了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生活。宗教儀式和節期與維吾爾族相類似。

  2. 基督教

    烏孜別克族以伊斯蘭教為信仰,排斥其他宗教,屬未得之民。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指截至二○一九年十月,中國約有五十名烏孜別克族基督徒,但族內大多數人一直未聞福音。很難進入中國烏孜別克族社群,因為他們數目較少,而且彼此關係緊密。3

歷史淵源

烏孜別克族源於十四世紀蒙古四大汗國,位於中亞的欽察汗國。欽察汗國的烏孜別克汗(公元一三一二至一三四一年)信奉伊斯蘭教,統一分散於中亞廣大地區的各個部落,其汗國被稱為烏孜別克汗國。十四世紀以後,烏孜別克族經新疆到中國經商,其中一些商人在新疆一些城鎮定居,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形成中國的烏孜別克族。

民族特色

  1. 烏孜別克族長期與維吾爾族雜居,宗教信仰相同,兩者的風俗習慣、起居飲食十分相似。
  2. 烏孜別克族屬小家庭制,子女婚後獨立居住,但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他們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範圍多在族內,也有與塔塔爾、維吾爾、哈薩克族通婚。子女結婚必須順序,年長的先,年幼的在後,兄姊未婚,弟妹不能嫁娶。過往,婚姻全操父母之手,以致有一夫多妻和老夫少妻的現象;婦女地位低下,男人可隨意休妻。現時已有所改善,離婚反屬罕見。
  3. 烏孜別克族民間文學豐富,有史詩、敘事長詩、民歌、故事、諺語、謎語等。他們能歌善舞,而且音樂優美,節奏明快。有齊唱、獨唱、對唱等方式。舞蹈與維吾爾族大同小異。他們的民歌主要有埃希來和葉來兩類,同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前者是長篇敘事民歌,篇幅龐大,結構嚴謹,音域寬廣,旋律或深沉或激昂,有非常強的敘事性,主要在群眾性娛樂集會上演唱。後者是短小民歌,篇幅較短,節拍和節奏多變,曲調輕快而活潑,主要在各種節令、慶典、人生禮儀等喜慶場合為群眾性自娛舞蹈伴奏。埃希來和葉來互相補充,成為烏孜別克族社會生活的重要部份。2
  4. 飲食方面與信奉伊斯蘭教諸族相似,禁吃豬肉和喝烈酒。主食以麵食為主,一日三餐都會吃饢(一種用發酵麵團烤製的餅)。喜吃抓飯(以羊肉、蘿蔔、葡萄乾同燜的飯)。副食品為牛、羊、馬肉和奶類製品,喜飲茶及各類果汁。
  5. 房屋建築多為庭院式,有樓房和平房。喜在屋預建一圓形拱式頂樓。室內佈置與維吾爾族相似,地上鋪上地毯,牆壁掛上壁毯作裝飾。
  6. 衣著方面,男女都喜戴花帽,是用色彩豔麗的絲絨繡製而成。夏季,男子喜穿綢製襯衣,領口、袖口都繡上美麗圖案。婦女則穿連衣裙、襯衣,有時還外加繡花深色背心。冬天男女皆穿毛絨和皮衣禦寒。一年四季,不論男女老幼都喜穿高筒皮靴。

最新情況

二○○五年,國務院通過《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05-2010)》,決定採取各種優惠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目前,各項優惠措施和幫扶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烏茲別克族地區的生産及生活條件正得到根本改善。4

另外,烏孜別克族具有重視發展民族教育的優良傳統。由於大多數烏孜別克族居於城鎮,具有受教育的良好條件,所以其文化水平較高,從事教育、科技和文學藝術工作的人數較多。許多烏孜別克族的優秀知識分子熱心關注和獻身教育事業,族內廣大群眾也積極從財力和物力方面資助教育,為烏孜別克民族的進步作出貢獻。5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9/09-20/8960593.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十四日)。
  3. 同註1。
  4.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738.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5.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216/c1002-29710795.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十四日)。

珞巴族 | Lhoba

人口:42371

分布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珞渝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朗縣、隆子等邊境縣最為集中。

語言

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本族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

經濟

珞渝位於喜馬拉雅山區南麓的高山峽谷地帶。這裡山高林密,地形複雜,人蹟罕至,生活在這裡的珞巴族甚少與外界接觸,引致他們的社會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社會經濟落後。他們從事農業生產,但農具簡單,技術落後,糧食產量極低。因此要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幫補生計。狩獵既可獲得肉食,也把獵得的熊掌、熊膽、獸皮、麝香、虎骨,定期帶到藏區,換取食鹽、茶葉、鐵質工具等生活必須品。此外,他們都擅於用篾製造蓆、筐等器物,這些竹器製成品亦是他們與藏族交易的物品。

宗教

  1. 傳統宗教

    珞巴族的宗教以崇拜鬼神為主。他們認為鬼是人死後變成的,人的死亡是靈魂離開了他,人生病就是被鬼抓了他的魂,必須請巫師把魂招回來。他們對鬼懷著又怕又敬的心理。鬼有兩種,一種是吃人害人的,另一種是保護人的。有鬼亦有神,有神就有祭祀的活動。祭祀有個人祭和集體祭。珞巴族沒有廟宇之類的祭祀場所,所以每個村莊都有祭神的灶,是集體祭祀的地方。負責各類宗教活動的人是巫師。珞巴族生活起居各方面都帶有迷信色彩,必先占卜問卦來決定行止。

    最常見的占卜法是殺雞取肝,察看肝上的紋路來判定吉凶,如果一隻雞肝答不出問題,就會多殺幾隻,幾十隻,甚至上百隻雞。宗教活動既多,又殺掉大量的牲畜,使窮困的珞巴族更加窮困,生活越窮困越迷信,導致珞巴族長期貧困落後。

  2. 基督教

    從未聞有福音使者在他們中間工作,也未聞有珞巴族信徒,他們是福音未及之民。

  3.  

歷史淵源

珞渝長期以來就是中國西藏的一部份,在西藏政權管轄之下。珞巴則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思是南方人,即居住在西藏南部珞渝地區的人。一九六五年八月,中國國務院正式承認他們是獨立的民族,定名為珞巴族。

民族特色

  1. 珞巴族的社會屬父系氏族群體,各氏族有自己的生活領域。氏族內一直保持父子連名的制度,通過一代一代的聯名,各人就能確定自己的身分、輩分及與其他親屬的關係。氏族家庭以男性為中心,各樣事情都由他們決定,婦女在家庭的地位非常低。子女婚後要分家,並要帶走部份家產,惟獨幼子與父母生活,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
  2. 珞巴族社會階級觀念非常重,其中一個部落有高骨頭與低骨頭之分。高骨頭稱為麥德,是氏族中固有的成員,在社會上掌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受人尊敬,兼有畜養奴隸的自由。這類人佔人口的75%。低骨頭稱為涅巴,意思是不許隨便抬頭的人,他們的身分是奴隸,沒有任何權利,只是如貨品般被人隨時買賣或轉讓。這類人約佔人口10%。
  3. 婚姻方面亦要同等級才可以配婚。婚姻以買賣形式出現,妻子是用物品和錢買來的,所以地位低下。一些地區還出現交換婚。嚴格執行氏族外婚制。
  4. 飲食方面各地不一樣,北部以熱水攪成的玉米麵或雞爪穀麵團為主食,也吃大米飯和蕎麥餅。靠近藏族地區多吃糌粑和土豆,喝酥油茶。無論男女都喜吃辣椒、吸鼻煙和飲酒。
  5. 珞巴族的房屋有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原料主要為山林木材,房屋的牆壁全用圓樺木疊起,房頂距地面不高,設有窗戶,門向大山,房中央設火塘,常年不熄。
  6. 各部族之間的衣著差別很大,北部的男子一般穿羊毛織的套頭坎肩,長及腹部,背上披一塊牛皮,用皮條繫在肩膀上。戴熊皮圓盔或籐製的圓盔。婦女上身穿麻織圓領窄袖短衫,下穿羊毛筒裙,小腿紮整片裹腿。男女都赤腳,蓄長髮,額前的頭髮剪齊至眉際以上,其餘散在肩後,戴多式多樣的裝飾品。
  7. 珞巴族服飾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的珞巴族織布只用在服飾上,但它可以有更多用途,花色和圖案也有很多,如米字型、漁網型等。顏色也豐富。珞巴族是藍色民族,喜歡藍色的綠松石和大海中的貝殼,服飾又以黑、紅、白和黃色為主。這些民族的基本元素不變,經過增減組合,可以開發出更精美和更繁複的織布。2
  8. 長刀和弓箭是珞巴族男子隨身攜帶的重要武器和基本工具。珞巴刀由純手工打造。佩戴長刀不僅為了顯示男子的陽剛之氣,更是因為珞巴族的遊獵特點,方便狩獵或用作生活工具,例如砍樹、建房造屋等。除長刀外,珞巴族男子使用弓箭的技術也極其高超和嫻熟,這也是珞巴族男子不能離身的物品之一。珞巴刀是地區級文物保護手工藝品,珞巴刀舞也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

最新情況

  1. 近數十年,隨著藏族和漢族鄰居的幫助,學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在山區開發新耕地,糧食產量大為增加,改善了生活。
  2. 過去,珞巴族從沒有機會接受教育,近數十年,政府為藏族興辦六千多家中小學,珞巴族的年輕人亦有入校讀書的機會,少部份珞巴族還到拉薩、北京等地接受高等教育。
  3. 過去,珞巴族地區道路險阻,人蹟罕至,現在,從縣城到偏僻村寨都修了公路,在江河之上架起了弔橋,大大改善了交通情況。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ip.people.com.cn/GB/1264930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3. https://china.chinadaily.com.cn/2018-05/11/content_36182203.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納西族 | Naxi

人口:323,7671

分布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境內,其餘分布在雲南省的中甸、寧蒗、維西和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里及西藏自治區的芒康等縣。

語言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藏語、白語、彝語、哈尼語都較接近,納西語有東、西兩種方言。文字方面有兩種:一種是象形文字「東巴文」,另一種是音節文字「哥巴文」,兩者都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又為納西族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經濟

納西族居住的地區既有綿延起伏的高山,又有洶湧奔騰的金沙江、瀾滄江。山上盛產雲杉和蟲草、貝母、天麻等珍貴藥材。山下田疇縱橫,出產大米、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山區還牧有成群的牛、羊、馬、騾、牦牛等。地下還有豐富的礦產。五十年代開始,納西族開始發展工商企業,到一九八一年底為止,共發展了七十四項企業。其中皮革業遠近聞名。

宗教

  1. 傳統宗教

    東巴教是納西族最普遍信奉的宗教,因該教的巫師名叫東巴(永寧地區叫達巴),故稱為東巴教。東巴教原是原始宗教,祭奉祖先,相信多神,山水日月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皆被奉為神靈。這些神靈主宰人世間一切事物,既可賜福,又可降禍,人膜拜它是祈求消災免禍。東巴教的特點是不設寺廟,沒有系統的教義,也沒有統一的組織。東巴教是原始巫教,但也受到其他宗教(特別是喇嘛教)的影響。東巴經典中的神名、佛名,許多都與喇嘛教相同,跳神作法的儀式又與道教相似,東巴教其實是一種混合宗教。

    東巴教影響納西族生活的各方面,生、老、病、死、婚姻嫁娶,都要請東巴來念經,施行各種宗教儀式。東巴教之外,部份納西族也信奉喇嘛教之紅教和黃教兩派。

  2. 基督教

    一九一二年,荷蘭(The Netherland)人郭嘉受英國(United Kingdom)教會津貼到麗江傳教,曾建教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人安永修亦到麗江傳教。到一九三○年,接受洗禮的教徒約為八、九人,參加禮拜者有四十多人。2經過數十年風風雨雨的日子,納西族現今還有多少信徒呢據聞可能還有一兩戶,但絕大多數的納西族,仍是未得之民。

歷史淵源

在歷中上,納西族有多種稱呼,漢代文獻稱之為牦牛夷,晉代稱之為摩沙夷。各地的納西族亦有不同的自稱:納西、納日、拉惹、納恒等。中共政府其後統一其名為:納西族。

納西族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其先人為羌人的一支,古代生活在青海省黃河和湟水谷地一帶,後逐漸南遷至現今居住的地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納西族曾受過數種文化影響。其中最強烈的是中原文化,特別在明朝洪武年間,納西族首領率眾歸順明太祖朱元璋,被明太祖賜姓「木」,並授以麗江府知府之職。從此,大量的中原文化和生產技術傳入納西族。納西族又曾受吐蕃、南詔兩國的管轄,特別是受到西藏喇嘛教的影響,與納西族原始宗教結合,產生了納西族的特殊宗教──東巴教,並發展了獨特的東巴文化。

民族特色

  1. 納西各族地區的社會發展很不平均,在麗江、永勝等發達地區早已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男尊女卑,數代同堂。但在永寧與四川木里交界的瀘沽湖地區,還殘存著母系社會,以女性為一家之主。婦女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財產按母系繼承,祭祀活動由婦女主持,男女過著暮合晨分的「阿注」婚姻生活。
  2. 納西族信奉東巴教,東巴教對人民的生活、風俗、禮儀、精神氣質等都有極大的影響,稱之為東巴文化。東巴教有大量的宗教經書,是納西族珍貴的古文獻資料。但東巴文化不單指《東巴經》,還包括相關之音樂、舞蹈、繪畫和象形的東巴文字。《東巴經》是由一千多種經卷組成的圖書集成,內容包羅萬有。計有社會歷史、畜牧農耕、婚姻家庭、宗教哲學、風俗禮儀、語言文字、天文曆算、文學藝術、醫藥占卜等,可算是納西族的百科全書。
    其中最特別的是有敘述世界形成、人類來源、以及各種自然現象產生的《創世記》。
  3. 納西族在古代是狩獵畜牧的民族,後轉以農耕為主。納西族屬畜牧混合農耕形。所以至今,納西族的家庭仍以牦牛和老虎為門神。飲食方面,現在雖然以玉米、小麥、大米、青稞等為主食,但仍保留喝酥油茶的習慣。
  4. 服飾方面,婦女穿大褂,寬腰大袖,外加坎肩,腰繫百褶圍腰,下穿長褲,披羊皮披肩,並刺有日月星的圖案。寧蒗納西族婦女穿長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頭,配大銀耳環。永寧地區,男子愛戴牦牛皮帽,穿自織麻布衣,外披羊毛氈毯。婦女束長髮,用牦牛尾上的毛摻在頭髮內,梳成粗大的辮子,盤於頭頂。

最新情況

到二十一世紀初已形成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民族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宋恩常:「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滇西北的傳播」,《雲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調查》(中國:雲南民族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二八五至二九二頁。

高山族 | Gaoshan

人口:3,576,7521

分布

主要分布在臺灣本島的山區和東部沿海縱谷平原及蘭嶼島上,此外還有少數高山族散居於福建、上海、北京、武漢等地。

語言

高山族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又稱馬來.玻利尼西亞洛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共有二十二種語言。各語言之間支系繁多,語言、詞彙、語法之間的差距較大,但都屬於多音節沒有聲調的黏著語。沒有本族文字。

荷蘭(Netherlands)統治時期,曾有傳教士用拉丁文字拼寫高山語,現已失傳。高山族因與漢人雜居,多通曉漢語、漢文。

經濟

在十七世紀以前,居於高山的高山族過著原始的生活,以狩獵維生。居住在平原的則從事農耕及漁業,生產工具和技術仍然非常原始。清代,鄭成功因躲避清朝的統治而抵臺灣,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部份居於平原和沿海的高山族逐漸漢化,以農耕為主,狩獵為輔。經濟形態接近漢族。

影響他們最大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推行地方自治,將高山族調整為三十個山地鄉,設置行政機關。四十年來,臺灣經濟急劇增長,高山族亦受到影響。他們的經濟收入數倍增長,政府亦著意改善他們的生活。現在,他們的衣著、飲食、居住、教育及衛生都有了重大的進步。隨著生活改善,山胞亦日漸漢化,高山族的文化正日漸消失。

宗教

  1. 傳統宗教

    高山族的宗教信仰是靈魂、祖先及圖騰崇拜。高山族把祖先的靈魂稱為奧賽特,相信它能照臨子孫,因此把它當作神來崇拜。每年收獲季節,必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感謝祖靈恩佑,並祈求來年豐收。大規模祭祀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祭祀。高山族非常重視祖訓,過去一些高山族獵取人頭的活動,是遵從祖先的命令,獵人頭以作祭祀之用。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許多禁忌,也都是遵從祖先的旨意。誰加以違背,就會遭災,危及自己及全村的人。

    高山族相信神靈會附在某些動、植物身上,因而常以各類動、植物為圖騰,不敢食用,並加以崇拜。

    高山族沒有專職的宗教人員,只有懂得巫術的女巫,為病人治病,或為求雨求晴祈禱。

  2. 基督教

    在荷蘭人統治臺灣時期(一六四二至一六六一年),曾派了不少宣教士到高山族聚居的地區傳教,他們建教堂,設學校,經十多年努力,有五千多人信教。傳教士還為他們創製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以此教授高山族讀書識字和《聖經》真理。但在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傳教士或被趕走,或被殺死,教堂被毀。傳教士十多年勞苦工作的果效,蕩然無存,高山族又回復過去的傳統信仰。

    一八六五年,英國(United Kingdom)長老會差派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到臺灣宣教,當時馬雅各醫生與一些中國同工在平埔的高山族中間工作。首十年就有一千多人歸主,可惜因缺乏跟進,信徒未有真正的成長。

    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收復臺灣,再次容許宣教士入境(日本曾於一九四○年把全島的宣教士趕走),部份宣教士向湧進臺灣的大陸新移民傳福音,部份仍以高山族為對象。直到一九七九年,高山族信徒人數約二千七百名(註)。近數十年來,仍有不少宣教士在高山族中間工作,一些臺灣本土的傳道承擔向高山族同胞傳福音的責任,建立山地教會,直到今天。

歷史淵源

高山族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現多接納多源說。多源說認為高山族源於中國大陸古越人的一支,與來自馬來西亞(Malaysia)及小琉球群島的土著融合而成。故此導致高山族成分的複雜和重大的差異。

在史籍上,高山族有各種不同的稱呼,漢代稱臺灣為夷州,三國時代稱之為夷州人或山夷;隋時稱流求土人,宋時稱琉球土人,明代稱東番,清代稱土番。一九四五年,國民黨政府光復臺灣,稱他們為山地同胞,簡稱山胞,中國大陸則稱他們為高山族。

民族特色

  1. 高山族社會的發展不平均,仍有地方存著母系社會、父系社會和貴族宗室三種形態。母系社會的家長由長女繼承,擁有管理財產、支配家庭生活和工作的權利。父系社會則由男子任家長,管理財產及主持家事。貴族宗室是以貴族家系為大宗,長嗣承宗,庶出為小宗。
  2. 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親通婚,男女多自由戀愛而結合。
  3. 高山族的民間文學包括歌謠、神話、傳說、故事等,內容豐富多姿,反映遠古時代的歷史、風俗、宗教等。高山族的歌舞、音樂、木雕皆獨放異彩。特別是木雕藝術,刀法粗獷,造型樸拙,主題多為圖騰象徵的人頭、蛇、鹿或幾何紋形。色彩對比強烈而風格獨特,備受稱讚。
  4. 飲食方面,一般以粟、稻、薯、芋為常食,玉蜀委、豆類等為閑食,漁獵和採集野生蔬果為副食。高山族還嗜好煙酒,喜嚼檳榔。
  5. 住屋方面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頂地下房屋等,房子一般呈長方形或四方形,大多有門無窗。
  6. 衣著方面,男子一般穿披肩、背心、短褂、包頭巾、裹腿布,以丁字布遮下身。婦女上穿有袖或無袖上衣,圍裙和自肩向腋下斜披的偏衫,下穿筒裙,喜戴用貝殼、獸骨磨製的裝飾品。部份地區還有鑿齒、紋身、黥面的習俗。

最新情況

到二十一世紀初已形成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民族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
    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3734.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基諾族 | Jinuo

人口:26,0251

分布

大部份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其餘散居在基諾鄉的山區。

語言

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語、漢文。

經濟

基諾族居住在基諾山(攸樂山),地處雲南西南高原的補遠江流域,屬原始森林地帶。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最宜農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長。可惜基諾族的社會非常落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仍是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農作物產量低。每年有三至四個月糧食不足,必須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補充。

據一份報告指出,2一九六四年,一位科學家到基諾山考察,發現此區最宜種植結實多的果樹,收成率必定很高。七十年代,當地政府決定按照研究資料,在基諾山優先種植果樹、橡膠、亞熱帶水果等,並差西雙版納的科學家往基諾山提供技術援助。經研究和開發熱帶經濟林木,提高了各類植物和農作物的產量,大大改善基諾族的生活水平。

基諾族除出產香蕉、木瓜等亞熱帶水果,亦出產旱稻、玉米、豆類、棉花、茶、茄子、辣椒等蔬菜。基諾山是出產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普洱不出茶,乃是茶之集散地,茶是從六大茶山而來)。

宗教

  1. 傳統宗教

    基諾族屬自然崇拜,相信萬物有靈,一切活動都要占卜,非常重視祖先崇拜。巫師不單負責宗教活動,還兼替人治病。他需熟悉本族的文化和歷史,所以他是基諾族文化的繼承人和傳播者。

  2. 基督教

    未有福音使者在基諾族中間工作的記錄,也未聞基諾族中有基督徒,他們仍是未及之民。

歷史淵源

基諾族的來源有不同的傳說,一說基諾族的祖先是孔明南征部隊的一部份,因途中貪睡而被丟落,因丟落而變成攸樂,攸樂是漢族對基諾族的稱呼。另一說基諾族是從普洱、墨江等地遷來,經世代繁衍和發展而成。近年經人類學者考察,證明基諾族是發祥於血緣家庭時代定居基諾山的古老民族,其祖先很早就在此定居,經與週圍的居民融合而成為今日的基諾族。而基諾的意思是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諾族於一九七九年經過民族識別,才由中國國務院正式承認為中國少數民族。

民族特色

  1. 基諾族的青少年到十五歲左右,就會舉行成年禮,以此取得正式村莊成員的資格、權力和義務。成年禮後,男子可穿成年衣飾,兼得戀愛的權利。女子不舉行成年儀式,但父母會贈送生產工具,女子改穿成年衣飾及梳成年髮式。
  2. 基諾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婚前可自由戀愛,並共賦同居,等到生了第一個孩子後才舉行婚禮。在議親過程中,女方舅舅的意見非常重要,必須他首肯,姑娘才可結婚。新郎接新娘時,還要給舅舅接人費,給岳母奶母費。
  3. 基諾族的文學全是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和詩歌三種。基諾族熱愛歌舞,從小學習,成年即興填詞、對歌,在節日及一些喜慶場合都載歌載舞。婦女善刺繡,男子善竹編。
  4. 飲食以大米為主,輔以蔬菜、瓜果。肉食有牛、豬、狗、雞。
  5. 住屋方面,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建造幹欄式的竹樓。近年已改建木柱石基瓦頂的新式竹樓。不少人還遷進磚瓦結構的新式樓房。
  6. 衣著方面,男子頭纏藍或黑色的長布包頭,上穿白色無領對襟棉布上衣(成年人衣背後繡有象徵月亮的圖案),下穿白或藍色的寬大長褲。女子頭戴麻織披風式尖頂帽,上穿薄汗衫,外罩對襟無領雜色短褂,下穿紅邊黑色前開合短裙。男女均習慣赤足,綁裹腿,穿耳孔,戴耳環。女子喜染黑牙齒,昔日還流行繡腳紋身。
  7. 基諾族的喪禮比較特別,人死後由全村男子伐大樹,取其一段,挖開中間作棺木。裝殮時,把死者的生活用品、工具一併放進棺木內。弔喪的親友送給死者各種禮物,讓他在陰間使用,以示敬意。到了公墓地,挖土坑埋葬,不留墳堆。在墓上搭一竹房,家屬每天到竹房獻飯三次,祭供一至三年後拆竹房。由於公墓小,不能隨意擴大,所以有新棺埋入前人墓的習俗。

最新情況

過去基諾族文盲甚多,近年經政府及學者幫助,大大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使他們認識接受教育的重要,現時四十五條基諾村,有四十三條村莊建有小學,其中四十二家學校是基諾族籌款建成的。一九八八年的數字顯示,基諾族有一千多名中學生,三十四位大學生。一九九八年基本完成全民掃盲工作。到二○○三年基諾山已有四十三家小學,一家初級中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畢業率為97.02%,3教育水平比其他少數民族為高。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LuYun: “Ethnic Minority Enters Modern World” Beijing Review, May30~June5, 1988.
  3.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

傈僳族 | Lisu

人口:762,9961

分布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的碧江、福貢、貢山、瀘水及蘭坪各縣。其餘散居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地區、楚雄彝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昆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郊、涼山彝族自治州等一些縣市之內。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內,約有二十多萬人聚居。

語言

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過去甚少傈僳族通漢語,經過中共政府六十多年來的推廣和教育,現在一般傈僳族青年都能用漢語交談。

傈僳族曾用過三種文字。一種是二十世紀初期,宣教士為他們設計的拉丁字母大寫的文字,宣教士曾以此翻譯《新約》;第二種是格框式的拼音文字,相信是另一些宣教士為他們設計的;第三種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農民自己創造的音節文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普查各地傈僳語,為他們創造一套拉丁字母拼音的新文字。

經濟

傈僳族居於崇山峻嶺之中,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生活較為原始落後。傈僳族長久以務農為業,但耕地多在陡坡斜地,土地貧瘠,加上不懂施肥,農具和農耕技術十分落後,農作物產量甚低。一般收成只夠半年食用,必須靠採摘野菜、野果和狩獵來補充。直到今天,政府還需發放糧食,補貼怒江傈僳族的不足。

宗教

  1. 傳統宗教

    傈僳族相信人死後變成鬼魂,鬼魂能害人,也能降福。所以在人死後,有特別的禮節,以助死人的靈魂早日回到祖先那裡,祈求死者的靈魂保佑家宅平安,五穀豐登。當人死後,親屬於一週年時才壘墳,第三年再掃墓一次,以後就不再掃墓,傈僳族沒有祖先崇拜的習慣。

    他們相信人有靈魂之外,也相信自然界萬物皆有靈魂,他們稱主宰自然現象的精靈為尼。各類的精靈多達三十餘種,人們經常祭祀這些鬼靈,以求消災解禍。祭祀須宰殺大量牲畜,使貧困的傈僳族更加貧困,不少人還因此傾家蕩產。

  2. 天主教5

    在一八八八年,法籍傳教士開始進入傈僳族的地區傳教,獲得良好的反應,至一九一二年間已建立八家天主教會,吸納一千多名傈僳族教徒。

  3. 基督教6

    一九○八年英國(United Kingdom)內地會宣教士傅能仁(James Ortram Fraser)開始在傈僳族中傳教,其後美國(U.S.A.)神召會的馬導民牧師,亦於一九二七年來到福貢、貢山一帶建立教會。一九三五年,另一美國牧師又進到貢山一帶,建立了中華基督教會(滇藏基督教會)。此外,瑞士(Switzerland)、德國(Germany)的宣教士也曾在怒江地區宣教。

    宣教士除了宣教之外,還興辦醫院和學校,贈醫施藥,教導信徒注意清潔衛生,有病時吃藥打針,不必殺牲祭鬼。不許教徒吸煙喝酒。特別為傈僳族創造文字,並以此文字印刷《聖經》、《讚美詩歌》、《福音精華》和《衛生讀本》等書。宣教士教他們讀書識字,明白《聖經》真理,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基督教在傈僳族中有積極回應,數以萬計的傈僳族歸信基督。一九四九年前後,怒江地區建立了二百一十三所教堂,各類聖職人員接近一千人。

    據約書亞計劃的資料,截至二○一九年十一月,基督徒佔中國傈僳族人口的百份之八十,另有百份之十八信奉民間宗教,餘下的百份之二人口沒有信仰。7

歷史淵源

傈僳」一名最早見於唐代樊綽的《蠻書》,其中提到栗粟兩姓是烏蠻、白蠻之別種。明代史籍亦有很多傈僳族的記載。傈僳族原居於麗江境內,但不堪麗江郡土司的壓榨和勞役,大約在公元十六世紀,渡過瀾滄江,翻過雪山,進入怒江地區,一直居於怒江境內至今。

傈僳是本族自稱,據說傈僳是老四的意思,傳說古時候有七兄弟,老大是漢族、老二是彝族、老三是藏族、老四是傈僳族……傈僳族長期與漢族、白族、怒族、彝族、獨龍族、納西族等雜居,傈僳語亦成為怒江境內各民族的共通語。

民族特色

  1. 傈僳族的社會長久保存氏族制,各氏族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在氏族社會裡,人的關係緊密,養成互相幫助,尊老護幼,扶貧濟弱的美德。在他們中間幾乎沒有偷盜的事,因為貪愛不義之財被視為最大的恥辱,所以傈僳族素有君子國之稱。
  2. 傈僳族有自己的曆法,他們根據自然環境、動植物特點、氣候特徵等把每年劃分為花開月、鳥叫月、燒火山月、飢餓月、收穫月、煮酒月、狩獵月、過年月、蓋房月等十個季節月。
  3. 傈僳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未婚男女有社交自由,正式結婚則須由父母決定。非常講究彩禮,姑娘的身價以黃牛計算。傳統的婚姻習俗是氏族外婚、同姓不婚、嚴禁與其他民族通婚。婚後可從父母取得一份土地和生產用具,就要自建居所,與父母分居。獨子和么兒不分家,繼承父母的產業,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傈僳族一生命名兩次,一次在出生後,稱為魂名,另一次在結婚時。成人後再不能呼魂名。
  4. 傈僳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神話傳說有洪水泛濫、人類起源、大山來源等。傈僳族非常喜愛歌唱,歌曲內容包羅萬有。人事景物,喜怒哀樂等人生百態皆可入歌。
  5. 飲食方面,以玉米和蕎麥為主,通常每日只吃兩頓玉米稀飯,過年或宴客時才吃肉。傈僳族喜歡喝茶、飲酒和吸煙。
  6. 傈僳族村落多在半山以上,每村從幾戶到幾十戶都有。住房多是幹欄式竹木結構的房子,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
  7. 服裝方面,男子喜穿麻布長衫,戴黑色包頭,下穿及膝黑褲,身背箭包和砍刀,左耳戴珊瑚耳墜。少數女子穿黑色長褲,多數穿百褶長裙,腰繫圍裙,青布包頭。怒江地區婦女頭上飾以紅白色珠子,上穿麻布衣,外罩黑色坎肩,頸上掛數串珊瑚珠鍊。別的民族往往根據他們的服裝而把他們分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等。
  8. 二○一四年十二月,德昌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傈僳族的織布工藝十分獨特,編織時有兩梭,一梭為火麻線,一梭為火草線,然後交織而成。傈僳族火草織布歷史久遠,族中至今還流傳著感人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住在高山的傈僳族年輕夫婦,男的上山打獵,女的料理家務,生活得很恩愛,無奈家境貧窮,男人穿的是簡陋的獸皮衣服,無法蔽體和禦寒。女人費盡心思,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深山找到蕁麻和火草,便扯來不停地撕、煮和漂洗,後撚成線,終於織成橫紋麻布長衫讓男人穿上。2
  9. 雲南的傈僳族過去用十字弓狩獵,最遠的可以射至一千公尺,而且殺傷力比一般弓箭更強。現在傈僳族已經不再靠十字弓打獵,但為了保留傳統文化,每年都會舉辦十字弓比賽,希望把這文化傳承下去。過去祖先在山林求存,都用這玩意兒狩獵。近年許多傈僳族年輕人已經拋棄靠山吃山的想法,但還是有一群族人致力保護傳統文化。3
  10. 闊時節是傈僳族的新年和族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族人祭祀和祈福的日子。上刀山、下火海的習俗在僳僳族已有數百年歷史,如今這項驚險傳統祭奠儀式已變為族內好漢表演絕技的體育活動,也是每年闊時節上群眾最為期待的活動。4

最新情況

中國共產黨自一九四九年當政以來,國家經歷了不少政治運動,教會活動亦曾一度被迫停止。住在緬甸(Myanmar)邊界(怒江流域)的少數民族都逃到緬甸去,令村寨十室九空。其中不少是教會領袖,造成教會極大損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教會從新恢復聚會,信徒人數大幅增長,其中以傈僳族信主的人數最多。在怒江的傈僳族人口約二十四萬,其中一半是基督徒,現時信主的人還不斷增加(估計全傈僳族,在一九九○年共有三十萬名信徒)。但《聖經》、詩歌都沒有了,有經驗的傳道也跑掉了。信徒多而牧者嚴重不足,是少數民族教會最大的困難。因此一些年輕信徒到了緬甸接受神學訓練,再回到怒江的教會工作,當中有不少是傈僳族的信徒。

近年,雲南中國基督教兩會亦為少數民族多做點工作。除為他們印刷《聖經》、詩歌外,亦計劃在怒江西岸建一座中心教堂,每年辦二至三期培訓班,盼望培訓更多傳道來牧養教會。

很多傈僳族信主後,生活上有很大改變,特別是有內地會背景的信徒,更是嚴守生活紀律,不抽煙、不喝酒、不跳舞。他們有禮貌、講衛生的良好見證確有口皆碑,連執政者也俯首稱善。但另一方面,亦形成了強烈教條主義色彩,很多習俗變成了禁忌,他們不再唱從前的山歌、禮拜日不勞動、不殺生、不吃肉、信主受洗時另改新的名字,因為從前的名字不潔等。他們嚴守十誡,強調不與未信的人交往,形成政府要干涉他們宗教活動的危機,做成一些困難。導至這種極端的表現是傈僳族一般教育程度較低,又長期缺乏傳道的牧養,沒有人教導他們正確的《聖經》道理,只靠自己揣摩,因而有所偏差,變成極端或異端。這不單是傈僳族教會的困難,也是中國教會普遍的困難。

據二○一八年十月中國內地基督教媒體報導,傈僳族教會在牧養信徒上遇到困難,其中一大難題是教牧人材的培育。由於教會欠缺牧者,當地教會建立《聖經》培訓中心是較佳的出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轄下的福貢縣教會只有六位牧師,而且都上了年紀。教會傳道共六十二位,但他們要服侍三百多家村落教會。所以教會按需要選任一些信徒擔當事奉職位,如執事、婦女事工等。另外,中國基督教兩會的按立聖職規章制度非常嚴格,基礎條件是曾在正規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否則不能被按立為牧師。再者,經濟亦是一大難題。縱使派往外地上神學院,但福貢地處邊疆,傈僳族信徒收入十分有限,單靠教會的十一奉獻支持一位神學生三至四年是很大的挑戰,而這些神學生沒有服侍經驗,回到教會後提供的幫助不大。9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s://grinews.com/news/不為人知的僳僳族火草織布技藝(一)(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六日)。
  3.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8426A12M1(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六日)。
  4.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2-02/8139115.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六日)。
  5. 資料參考自:覃光廣等編著,《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概覽》,(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一九八八年),第二四一至二四二頁。
  6. 同上。
  7. 同註1。
  8. 資料參考自:「傈僳教會的紛爭和展望」,《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及「滇西南的少數民族」,《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
  9. https://chinese.gospelherald.com/articles/26748/20180718/傈僳族缺傳道-聖經培訓中心勝神學院.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六日)。

傣族 | Dai

人口:1,329,9851

分布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耿馬、孟連、元江、新平等自治縣,其餘分散在金平、景谷、景東等多個自治縣。

語言

傣族擁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三種方言:傣仂語(西雙版納)、傣那語(德宏州)和傣綳語(孟連邊境)。傣族在不同地區使用著四種文字,稱為傣那文、傣仂文、傣綳文和傣端文。這四種文字都從印度字母變化而來,與梵文、泰文、緬文、柬埔寨文和老撾文同屬一個體系。

經濟

傣族地區位於雲貴高原的西端,各高山之間的平原。瀾滄江、怒江等流經此地,形成了許多峽谷平壩(平地)。這地區屬熱帶氣候,雨量充足,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既盛產稻米、甘蔗、棉花,還有橡膠、樟腦等一萬多種熱帶農作物和珍貴藥材。森林裡還有大象、孔雀等珍禽異獸。此外,還有金、銀、錫、煤等礦物。

西雙版納近年大量種植橡膠,已成了中國第二大橡膠出產地。此外,各類工商企業如礦務、製茶、生產機器等紛紛成立,傣族的經濟將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宗教

  1. 傳統宗教

    小乘佛教傳入傣族的年代久遠,應有八百至一千年以上。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傳播,佛教對傣族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各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傣族地區有很多佛寺,並且常是村寨中最好的建築物。

    小乘佛教在傣語稱為「沙瓦卡」,總稱佛經為三藏:(一)經藏:主論「定」以防止靜心的散亂。(二)戒藏:以戒律約束信徒的言行,免其離開佛道。(三)論藏:佛教的理論,通過「慧」來吸引和教導信徒。

    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區因僧侶遵守的戒律不同,共可分為四大教派:

    (一)擺莊派:最多人信奉的一派,戒律較寬,僧侶生活舒適,可以自由還俗和進出民家。
    (二)潤派:教規大致與擺莊派相同,但信奉的人較少。
    (三)左抵派:全派僧侶組成一大集團,由一個大佛爺率領,過集體生活,教規相當嚴格,信奉的人不多。
    (四)尕利派:與左抵派相同,但戒律沒有那麼嚴格。

    按照小乘佛教的主張,每個男子一生都要出家一段時間,過僧侶的生活,方能成為新人,在社會上受尊重,否則就會被歧視,亦沒有女子願與他結婚。因此,傣族每個小孩從六、七歲起便送進佛寺當小和尚,接受佛學教育,經過三、五年時間就可還俗,也有終身不還俗的。過去傣族沒有學校,進佛寺做和尚就成了傣族男子一生中,唯一受教育的機會。

    傣族僧侶的生活費都由群眾布施,佛寺的經濟來自「賧」,即通過佛教的齋日或重大的宗教節日接受群眾的布施。不但節日,就是平日婚喪,群眾都要布施,因此「賧」就成為廣大人民的沉重負擔。

    佛教之外,傣族也信奉原始宗教,進行祖先崇拜、農業崇拜、自然崇拜、靈物崇拜等祭祀活動。

  2. 基督教

    一九二○年,美國(U.S.A.)長老會宣教士從泰國東部(Eastern Thailand)到西雙版納傳道,並建立了三座教堂。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宗教活動仍照常,但土改以後,教堂被人佔據;「文革」期間,傳道遭受逼害,被人批鬥,聚會被禁止。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恢復聚會。據估計,中國約有一千名傣族基督徒。

祈禱事項

《神州情》引用了一位西南地區教會同工的分享說:「我們是一間少數民族教會,有六百名信徒,以傣族信徒為主,信徒多數是老人。教會的同工很少有機會接受培訓,裝備不足,牧養和教導《聖經》都有困難;加上教會管理不完善,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們很需要一些教導聖經的光碟,好能牧養文化較低的信徒,同工也需要更多《聖經》裝備,請代禱。」7

歷史淵源

公元前一世紀,漢代已有歷史書籍記載有關傣族的歷史,稱之為「滇越」,唐宋稱之為「金齒」、「白衣」,宋元明時稱為「白夷」,清代稱之為「擺夷」。上世紀五十年代後統稱為「傣族」。遠在漢朝時代,傣族已臣服於中國,往洛陽朝貢。唐宋時期在南詔國和大理國的治權之下。公元一一八○年,傣族首領統領各族,建立了景龍真殿國。從這時期開始,傣族進入封建領主制,封建領主世代成為西雙版納最高領主和統治者,一切山、川、河嶽皆屬他所擁有。元明時代實行土司制度,加強對傣族的統治。清代實行改土歸流政策,但封建領主制度仍佔主導地位。一九五三年,西雙版納成立傣族自治州,讓傣族發展自己的經濟和文化。

民族特色

  1. 以往傣族的家庭實行父權制度。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為主,但貴族中盛行一夫多妻。民族習慣內婚制,不與外族通婚,直到近代才開始與漢族通婚。
  2. 結婚之前,男女雙方可自由交往,結婚和離婚都比較自由,但仍有偷婚和搶婚的事件。有「從妻居」的習俗,結婚後,新郎要在女方家中居住三年或以上,然後再回到男家,並且舉行第二次的婚禮。
  3. 傣族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共有五百部左右的長篇敘事詩。還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天文曆法,以公元六三八年為起始。傣族亦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普遍愛好音樂,舞蹈形式生動,感情細膩。動作多摹擬動物,如著名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4. 傣族飲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區喜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區愛吃糯米。喜飲酒和食酸辣,也好吃魚蝦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習慣。
  5. 傣族居住在壩區,村寨多臨江河湖畔。房屋材料以竹為主,一般是兩層的建築物,上層住人,下層置放糧食雜物或飼養牲畜。
  6. 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慣,且不論男女,皆喜在湖邊沐浴。每年的四月(傣曆的六月)就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日「潑水節」。男女老幼互相潑水以表達祝福,還舉行龍舟競渡、歌舞表演等活動來慶祝。
  7. 服飾方面:男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用青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穿緊身上衣,下穿彩色筒裙,喜愛戴手鐲、耳環和項鏈。
  8. 菩提寺的傣語叫「奘相」,意為寶石寺廟,它是德宏地區至今為止最古老的寺院。當地的菩提寺也是傣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展示館,每年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擺幹朵等民俗文化活動都在這裡上演。每逢節日,群眾就敲響象腳鼓,跳起嘎光舞,慶祝豐收。日常鄰里村寨每逢婚喪嫁娶、樹經幡、滴水等活動也在菩提寺舉行,族人準備鮮花和水果前往菩提寺誦滴水經、感恩經等。這已經是傣族傳承百年的民間風俗習慣,讓族內文化、語言、文字、剪紙、雕刻等技藝在各村各寨得以普及和推廣。2
  9. 壁畫是傣族藝術寶庫中的明亮寶石,也是族人聰明才智的結晶。傣族壁畫多見為佛寺壁畫,通過佛教題材,栩栩如生地表現了族人豐富多采的生活,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習慣、風俗、風情和階級關係,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圖案多為孔雀、大象、小鹿、馬、糧食、水果、植物、花卉等,其中大部份意為吉祥如意。描繪方法是先用硬紙板刻出模本,然後按照需要,用金漆或銀漆印在紅色或黑色的牆壁、柱子、天花板及門窗上,大多採用單獨紋樣、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圖案造型,民族味濃厚。3
  10. 竹編是傣族傳統工藝,歷史悠久,造型古樸,美觀實用。傣族世代相傳的竹編技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工藝精細,品種繁多,其中以笆籮、飯盒、檳榔盒等竹器最具代表性。4
  11. 六百多年來,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芒團村的傣族一直保留著最為簡單、原始和傳統的構樹皮手工造紙工藝。頗為有趣的是,因造紙需經過浸泡、蒸煮、搗漿、澆紙、曬紙等十一道繁雜工序方能完成,極其考驗耐心、細緻和精準,所以有傳女不傳男一說。與普通木漿紙相比,芒團古法製造的白棉紙防蟲防蛀,力撕不破,且無污染無異味。二○○六年更成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5
  12.  

最新情況

  1. 過去,傣族聚居的西雙版納被重重山巒圍困,交通極為不便。從一九五一年開始,中共政府不斷建築公路,把西雙版納與外界的交通連接起來。一九七九年四月,國家共建成了一千六百多公里的公路,基本上把自治州內的交通連繫起來。並有定期班機來往昆明和西雙版納的城市。
  2. 中共政府亦投資大量金錢在教育事業上,在傣族中間興建學校,希望取代佛寺教育。
  3. 西雙版納有傣文報紙,也有傣語和漢語的電臺廣播。
  4. 在過去,不少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等在傣族中間肆虐,但現在已受到控制。政府並在傣族區設立醫院和防疫站。
  5. 在西雙版納景洪城的曼允村,人口約有二百名,全村人都相信耶穌,故稱為「福音村」。可惜村人的教堂自五十年代中期被人佔據,改作娛樂場所至今。曼允村信徒曾向市政府申請發還作教堂之用,但遲遲未獲答覆,據說原因是西雙版納是傣族自治州,只承認佛教,不承認基督教,所以不理會他們的申請。6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dehong.yunnan.cn/system/2019/10/23/030471187.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五日)。
  3. http://travel.sina.com.cn/domestic/news/2017-05-11/detail-ifyfeivp5583338.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五日)。
  4. 同上。
  5. http://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6-11-21/doc-ifxxwrwk1596648.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五日)。
  6. 「異國風情中的基督教——西雙版納」,《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
  7. 中國民族宗教網: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90195-1.htm(下載日期: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8. 「少數民族教會的需要」,《神州情》(二○○九年二月號)。

普米族 | Pumi

人口:45,0121

分布

分布在雲南省西北的蘭坪縣、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縣、永勝縣和寧范彝族自治縣以及四川省西的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縣等地。

語言

普米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兩種方言,但差別不大,基本上能通話。日常使用的文字是漢文和藏文,年輕的一輩多用漢語、漢文。

經濟

普米族聚居的地區在雲南西高山峽谷,土壤為紅壤土,氣候溫和濕潤,適宜種植玉米、大麥、青稞、馬鈴薯、燕麥等。山坡上森林茂密,出產木材和漆樹、香樟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又有各種珍禽異獸和名貴藥材。此外,高山上的肥美草地,是牧放禽畜的好地方。故普米族雖以務農為主,畜牧業也是另一經濟收入來源。

普米族的手工業發達,婦女善用簡單的工具紡毛織布,所織的布圖案美麗,紋道精密。其他手工業如竹編器物、木漆,製作精美,遠近馳名。近年男子學會經商,他們說:「一個好男兒,不會搞運輸做生意,就不算能幹。」

宗教

  1. 傳統宗教

    普米族的宗教是各種宗教混雜的結果,既有祖先崇拜,也受喇嘛教的影響,還有自然崇拜。不同地區的普米族,信奉的宗教也有別。永勝區的普米族相信祖先的靈魂能保佑子孫,非常重視祖先崇拜。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因與藏族互相往來,受藏族影響而信奉喇嘛教中的紅教。此外,普米族還崇拜靈物,每家都要選定一棵松樹或麻粟樹作本家的山神,加以祭祀。又稱山泉為龍潭,當作崇拜的對象。

  2. 基督教

    普米族並沒有接觸過福音的記錄,也未聞有普米族基督徒,他們是福音未及之民。

歷史淵源

普米族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源於北方蒙古族;二.源於拉薩藏族;三.源於西北青藏高原的古羌人。但據普米族自己的傳說,他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崑崙山脈白雪皚皚的地方,過放牧牛、羊、馬的生活。後來南遷至四川的大渡河畔。十三世紀時,元世祖率領大軍南征大理,部份普米族隨軍進入雲南西北,後來在當地定居下來,與納西族、彝族、藏族接觸,吸收了他們的部份文化,形成本族的文化。普米族自稱為普英米、普日米、培米,意思都是白人。漢文史書則稱之為西蕃或巴苴。一九六○年,正式定名為普米族。

民族特色

  1. 普米族奉行一夫一妻制。一九四九年以前,婚姻多由父母包辦,盛行姑舅表親優先婚配。有早婚、不落夫家的習俗,一些地方還有搶婚的遺風。新娘婚後回娘家,男方至少要迎娶四次,舉辦四次婚禮才會坐落夫家。
  2. 普米族性格豪爽,熱情好客,以正直、勤勞、能幹為榮;以偷竊、虛偽為恥。有尊老愛幼的美德。
  3. 普米族能歌善舞,每逢節期、聚會、婚娶都要舉行對歌,歌詞內容包括生產、婚喪、宗教、歷史等。
  4. 普米族的飲食方式是喝酥油茶拌炒麵,吃稗子飯伴以豬臕肉(一種以鹽和花椒醃成的肥豬肉)。喜吸煙、喝茶、飲酒。
  5. 房屋稱為木楞房,四週牆壁均用圓木重疊築成,用板蓋頂。一般住宅為二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
  6. 衣著方面,婦女喜包大頭帕,穿大襟上衣,百褶長裙,束彩色腰帶。蘭坪、維西一帶的婦女喜穿青、藍,白色大襟短衣,外穿坎肩,穿長褲,繫繡花圍腰布,戴耳環、手鐲等。男子則穿麻布短衣和寬大的褲子,披白羊皮坎肩。

最新情況

  1. 政府改善了普米族的教育設施,兒量多能入讀小學,部份還可以進入中學就讀。
  2. 政府在各區設立醫療站,普米族生病時可接受醫護人員的料理,不必再尋訪巫師治病。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景頗族 | Jingpo

人口:160,4711

分布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盈江、潞西、瑞麗、梁河五縣境內,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臨滄地區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以及思茅地區的瀾滄縣等。

語言

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景頗族內部有不同的語言支系。中國境內的景頗語系有景頗、載瓦、喇期、朗峨等。方言之間差別頗大。景頗族原沒有文字,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才由西國宣教士約翰遜夫婦為景頗族以拉丁文拼制了一套景頗語支的文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把這套文字加以改革,成為今日通用的文字。另外,中共政府又為載瓦語支創造了一套拼音文字。目前,雲南民族出版社用這兩套文字出版了許多書籍。

經濟

景頗族居住的山區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最宜種植。景頗族一直以來都以農業為主,耕種工具和技術均十分落後,產量頗低。近百年來,受漢、傣、德昂等族影響,開始種植水稻,工具和種植技術均有進展,產量亦比前增加一半。目前,景頗族以種植水稻、旱穀為主,其次是玉米,經濟作物還有橡膠、油桐、茶葉、咖啡及各種珍貴木材和藥材。此外,森林中還有不少珍禽異獸。農業之外,景頗族亦飼養水牛、黃羊、豬、雞等禽畜為副業。過去,他們還要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補充不足的糧食。手工業方面有紡織和木竹器編製,產品均作自用,甚少外銷。近年,政府亦在景頗區展開一些農具生產、化肥等中小型企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景頗族與信奉佛教的傣、阿昌、德昂等族長期雜居,卻沒有受到他們的宗教影響。他們相信萬物有靈,各地景頗族信奉的鬼神有百種以上。這些鬼神分屬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一是天上的鬼,二是地上的鬼,三是家鬼。他們非常迷信,諸多禁忌。播種、收割、疾病、婚喪等生活各方面都要請巫師宰牲祭鬼。其中最大的鬼是「木代」鬼,每年一度的目腦節,上千百姓跳的〈目腦腦縱歌〉就是為祭祀它。

    每年名目繁多的祭祀活動,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構成人民沉重的經濟負擔。大量宰殺耕牛,更直接破壞生產力,導致景頗族社會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2. 基督教2

     

    基督教是在本世紀初期由宣教士薩拉.達曼路.內(Sara Damau Naw)從緬甸(Myanmar)傳入景頗族聚居的瑞麗。初時只有六戶人信主,設有一家教會。後來西國宣教士約翰遜夫婦為景頗族創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並為他們翻譯《聖經》,編寫課本。傳教之外,他們還辦醫院、學校,福音工作大大興旺,許多人信主加入教會,改變了景頗族傳統宰殺牲畜祭鬼的社會風氣。

    到一九九○年為止,瑞麗就有329戶信徒,人數約1,616人,禮拜堂九家。據說盈江縣的基督徒人數達到七千名。景頗族的生活比較艱苦,住的房屋仍然是用竹木搭建,但全村中最漂亮的房子,是用磚瓦蓋建,就是禮拜堂了,反映他們對神崇敬的心。

    此外,景頗族信徒仍然維持喜愛跳舞的傳統,他們仍然跳過去祭祀「木代」鬼的〈目腦腦縱歌〉,但現在卻為慶祝聖誕節而跳。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景頗族信徒約為五萬名。一九九○年,中國基督教兩會資助出版了景頗文的《聖經》和詩歌。

歷史淵源

布依族歷史悠久,一般認為布依族與壯族同出一源,在唐朝以前,他們被視為一族。在公元九百年後,兩族各自發展自己的文化,因而被公認為兩族。唐朝時,政府委派當地的地主管理布依族,因而發展為封建制度,大部份的土地都落在地主手裡,貧民卻無立錐之地,兩者之間的矛盾曾引發多次的農民革命。

民族特色

  1. 過去,景頗族社會存在一種自元、明以來的政治體系,稱為山官制度。山官是世襲的首領,統領一定的轄區。山官對外是轄區的代表,對內是轄區內的統治者。山官之下有寨頭,寨頭是村寨的代表。百姓有替山官服役,交納官穀的義務。昔時,景頗族的社會分為官種、百姓和奴隸三個等級,彼此界限森嚴,互不通婚。
  2. 景頗族社會是由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所組成,過去富戶和山官可擁有多個妻子。家庭中,幼子地位較高,可承繼父母遺產,負責贍養父母,而長子婚後就要自立門戶。婚姻方面盛行姑舅表婚,姑媽的兒子要娶舅舅的女兒,但舅家的兒子卻不能娶姑媽的女兒。從前還流行轉房和同娶姊妹為妻的習俗。
  3. 景頗族擅長跳集體舞,大型的〈目腦腦縱歌〉,跳舞者可達數千人,跳起來可通宵達旦,氣勢豪壯。
  4. 飲食方面,以大米為主,副食有豆類和薯類,以及蔬菜野果。除祭鬼神外,平時甚少吃肉類。喜嚼草煙、檳榔。
  5. 景頗族寨子多在蒼林翠竹中搭建,由二、三戶至百餘戶不等。房子多是竹木結構的茅屋,呈長方型,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房頂是雙斜面,不開窗,屋中有火塘,火塘旁鋪蓆蔑兒而睡。房子七、八年後就需重建,建房時全寨人一同幫忙。
  6. 衣著方面,男子穿黑色對襟短衣,褲腿短而寬。老年人纏辮在頭頂上,裹以黑布包頭,青年人則裹白布包頭。男子尚武,外出必帶長刀或火槍。婦女穿黑色對襟或左襟短上衣,下穿鮮豔的圍裙,喜佩戴銀飾。男女以前都不穿鞋。
  7. 景頗族的喪禮比較特別。當有人死去,喪家就會鳴槍示意,親友即會前來幫忙,村中男女趕到死者家中跳祭祀舞蹈,往往長達數天,以示哀悼。死者下葬後,還要舉行一個送魂儀式,請巫師主持,巫師把抬棺用的屍架在死者墳前拾起,往北而行,口中頻頻勸告亡魂回北方「老家」。這可能與他們從北方遷移至雲南有關。

最新情況

資料參考自湯,「喜愛跳舞的景頗族教會」,《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第十五至十六頁。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參考自湯,「喜愛跳舞的景頗族教會」,《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第十五至十六頁。

朝鮮族 | Korean

人口:1,702,479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其餘散居於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等全國各大城市。

語言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有人認為朝鮮語屬阿爾泰語系,但未有定論。朝鮮族在十五世紀中期創造本族文字,為方塊狀拼音文字,即現時通用於朝鮮半島的語文。少數散居於大城市的朝鮮族則通用漢語文。

經濟

朝鮮族聚居的地區是中國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境內有終年積雪的高山,茂密的森林,密集的河流,兼且土地肥沃,氣候濕潤,宜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發展。境內的礦產非常豐富,著名的大慶油田亦是在此區內。

延邊是中國著名的水稻之鄉。他們非常注重改良稻米的品種,引進並培育優良的稻種。有些地方還引進機械化設備,使稻米的質量不斷提升。朝鮮族種植的果樹聞名全國,還建立了示範性的果樹農場。所出產的水果品種齊全,其中以蘋果和梨最多。吉林省內之長白山脈地區出產一百多種樹木,五百多種藥材。其中包括人參、黨參等名貴品種,此外還有元蘑、木耳、猴頭菇等百多種野菜。境內有多種野生植物,為畜牧業提供飼料。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良種黃牛之一。此外,還有鹿茸、鹿胎、熊膽等名貴藥材,又有五十多種金屬和四十多種非金屬礦藏。工業方面,吉林、長春、哈爾濱三省均是中國工業重鎮。其中包括鋼鐵、煤、機器、農具、化工等。輕工業則有絲綢、針織服裝、鞋帽等二十多種。

延邊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馮濤表示,經過近年的發展,以食品和醫藥為代表的綠色工業體系已漸具規模,大力支持當地醫藥企業進一步發展,更推進礦泉水、人參、海產品、民族特色食品等產業園區集聚發展。2經濟方面,除了建立融資服務平臺,更有金融機構和大型藥品經銷公司進駐。工業項目方面,州內持續興建科技園、加工廠等設施,甚至引入新能源電動汽車項目。3

宗教

  1. 傳統宗教

    朝鮮族沒有全民的統一宗教,在歷史上不同時期,曾受過不同宗教的影響。在原始社會時期,他們的宗教是圖騰崇拜、萬物有靈的信仰、巫術等。在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時期,約公元三世紀,佛教傳入朝鮮,經統治者致力推廣,佛教迅速傳播,高僧輩出,大的佛教寺院相繼建立。中國的儒教亦被朝鮮統治者所推崇,設儒教高等學府,傳授五經、三史等儒教經典。還在各地修建孔子廟,於是儒教得以在朝鮮國大盛。朝鮮族自朝鮮半島遷來中國後,一方面帶來傳統宗教,另一方面受到漢族影響,儒、佛、道一概混合信奉。

    二十世紀初,朝鮮族佛教教徒集中在延邊地區。解放後,佛教的影響力在朝鮮族中漸漸消失,只有個別的老年信徒。5

  2. 基督教

    十九世紀末期,基督教、天主教紛紛傳入中國。哈爾濱是美南浸信會宣教工作的大本營。一九二○年,山東的美南浸信會差派華人宣教士到哈爾濱工作,一九二四年再派數位宣教士往哈爾濱等地傳教。其他差會亦相繼派宣教士到東北工作,建立教會、學校、醫院等。據一九二六年一份統計顯示,只在延邊一區,已有十九家歐美差會所辦的學校。數以千計的朝鮮族接受福音,其中尤以農村地區的朝鮮族信主最多。一九四九年以後,朝鮮教會和信徒與其他中國教會一樣,遭遇很多困難,教會被迫關閉。但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朝鮮教會已經重新開放。據一份報導透露,直至一九八五年夏天,遼寧省境內有八家朝鮮教會,十八個聚會點。6信徒的數目有多少呢一九九○年的估計是十二萬,南韓教會一九九一年發表的估計數字是十五到二十萬。7二○一○年時據報已有六十萬人。8

歷史淵源

朝鮮族自十七世紀末開始從朝鮮半島零星遷入中國東北三省,十九世紀中葉(特別在一八六九年,朝鮮北部有大饑荒),大批朝鮮人因逃避執政者的壓迫和饑荒,大批遷入中國。二十世紀初,日本吞併朝鮮,朝鮮人為逃避日本軍國統治,又再次大量湧進中國。這些於不同時期湧進中國的朝鮮人,成為今天聚居在東北三省的朝鮮族。

民族特色

最新情況

  1. 東北每個大城市內的朝鮮教會和聚會點已經重開,信徒迅速增加,教會用作聚會的地方不足。教會的困難是嚴重缺乏受訓的工人、《聖經》及屬靈書刊。三自教會在一九八二年重開東北神學院,但四年才有一屆畢業生。遼寧三自教會在一九八二年曾翻印一萬本朝鮮文《聖經》,早已售罄。一九八四年曾有計劃編印朝鮮文聖詩集,限於人力、物力的不足,進展頗為緩慢。
  2. 遠東廣播公司、環球廣播公司都有向朝鮮族的福音廣播,內容包括佈道、培訓信徒等。
  3. 近年南韓信徒經常到中國探訪東北的朝鮮同胞,與未信的人分享福音,運送《聖經》及屬靈書刊,還以經濟支持教會。中國政府已注視此種情況,並知會南韓政府,南韓政府亦勸告教會抑制宣教士的工作,以免破壞兩國政府建立中的關係。
  4. 據報聚居最多朝鮮族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目前正面臨朝鮮族人口外移朝鮮半島,人口比例不斷下降的問題。一九五二年朝鮮族人口一度達到62%,二○一一年則只剩39%(約八十四萬人)。9
  5. 南韓為吸引更多的海外勞力,從二○○七年起,放寬了海外朝鮮族入境打工的限制,允許來自中國、俄羅斯(Russia)、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等國家的朝鮮族勞工在南韓沒有任何親屬關係的情況下訪問和就業。這些地區的朝鮮族每入境一次,就可以停留三年,在簽證有效時間(五年)內可以自由出入境,工作的行業包括建築、製造、服務、養殖、運輸等。10
  6. 二○一八年,中國政府頒布《依法查處韓國基督教滲透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來,各地韓國基督教在華教會遭到嚴厲打壓。同年六月,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某朝鮮族家庭教會也遭取締。此後信徒為躲避迫害,不得不頻繁更換聚會場所。該教會信徒表示只好到山上聚會,有時候甚至到橋下、車裡等地聚會,天冷時就到沒人住的空房子聚會。但不能聚會太多次,免被發現。11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17-01/14/c_1120311030.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3. http://218.27.207.20/tplt/xl2012031611081743.jsp?infoid=63211(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4. 請參《朝鮮日報》中文網的有關報導,網址:http://en.chinaculture.org/focus/2009-11/05/content_361492.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5. 請參《朝鮮日報》中文網的有關報導,網址: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2-21/2736883.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6. Towery Britt: The Churches of China, Taking Root Downward Bearing Fruit Upward, 2nd ed.(Hong Kong: Long Dragon Books, 1987), p.266.
  7. China’s Korean Minority, The “CHAOXIN”, Trans World Radio Far East Ltd., 1991.
  8. http://asiaharvest.org/wp-content/themes/asia/docs/people-groups/China/chinaPeoples/K/Korean.jpg
  9. 參註2。
  10. 資料引述自臺灣苦勞網,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2950,下載日期:2013年2月22日。
  11. 請參《朝鮮日報》中文網的有關報導,網址:https://zh.bitterwinter.org/south-korean-christians-systematically-suppressed/(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12.  

畲族 | She

人口:746,3851

分布

散居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等五省的部份山區,其中90%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多與漢人雜居。浙江省內有景寧畲族自治縣。

語言

畲族有本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畲語有兩類,一是佔人口0.4%,散居於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使用的布努語,屬苗瑤語族苗語支;其餘99%,則使用漢語客家方言之一種,語音稍與客家語有別,少數語詞也異於客家語。畲族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經濟

畲族居住在遼闊的山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足,最宜種植。傳統以來,畲族亦以務農為主,農產品以稻穀、紅薯、小麥、油茶、煙葉為主。

山區資源非常豐富,既盛產林木和毛竹,又有各種名貴藥材和各種珍禽異獸。畲族根據山區的特點,經營茶葉、香菇、藍靛、木材等經濟作物,所出產之茶葉和香菇,素負盛名,馳名中外。在歷史上,畲族亦從事狩獵,現在已為農業所代替,只有農閑時才狩獵。除此以外,畲族所居的山區蘊藏多種金屬和礦產,還有待開發。

宗教

  1. 傳統宗教

    畲族的宗教信仰是祖先、圖騰和多神崇拜。畲族所奉祀的是盤瓠,根據傳說盤瓠是一條龍犬,因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而被封為忠勇王,娶了三公主,後變為人,攜公主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蘭、三子姓雷、女婿姓鍾,由此而繁衍成畲族。故畲族奉盤瓠為祖先,每一家族都保存一根刻有龍頭(又稱為犬頭)的枴杖,稱為祖杖。畲族還把傳說繪成畫像,稱為祖圖。祖圖是他們的圖騰標誌,被人珍如珙璧,只保存於有威信的人手裡。

    畲族沒有專門的廟宇或神壇供祭祖之用,只在祠堂內舉行,由各房(同一血緣的近親謂之一房)輪流負責。祭祖的東西放在兩個竹箱內,內有香爐、紅布袋,袋中是木刻龍頭(一說是犬頭)和祖圖等物。誰家負責祭祖就把竹箱挑至其家,讓他舉行祭祀。每三年舉行一次大祭。據說女子梳的龍髻,代表祖先三公主戴的鳳冠,她們如此裝飾,是尊敬祖先的另一表現。

    祖先崇拜之外,他們也信奉多神,土地、橋神、路神、水鬼、虎爺等均是膜拜對象,又因與漢人雜居,畲族還相信佛教,建寺立廟。遇有疾病就祈佛問卜,以免災禍。觀音是他們最尊敬的佛。

    畲族信仰雖較複雜,但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義,也沒有系統的宗教組織,巫師仍需勞動生產,並未發展成職業宗教者。

  2. 天主教

    在清朝初年,許多西方傳教士到福建西、北等地傳播天主教,建立天主教教堂。在同治、光緒年間,許多傳教士來到畲族聚居的地區傳教,甚至一些窮鄉僻壤,也遍布他們的腳蹤。當中,亦有少部份畲族相信天主教。直到今天,還有多少名畲族天主教教徒呢我們無法獲得任何資料,估計即使有,數目也不多。

歷史淵源

畲族民間傳說,他們的祖籍是廣東潮州鳳凰山。隋唐以後因受迫害和歧視,才被迫離開家園,遷徙到荒山密林中尋找新的生活,所以他們自稱山哈或山達,哈或達都是客人的意思,表明他們是從別處遷居到現居地之山裡的客人。

在史籍上記載,畲族在公元七世紀已在廣東、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地區生息、繁衍,與該區一帶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或峒蠻等。十三世紀中葉,即南宋末年,史書上出現了畲民和輋民的族稱(畲和輋是同音異字)。畲字含有闢地開荒、刀耕火種的意思,元代以後,畲族名稱就普遍使用。

民族特色

  1. 畲族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一般是氏族外婚和同姓不婚。過去,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但此族規已解除,畲、漢通婚已日益增多。婚姻方面本來非常自由,男女在勞動中相識,透過對唱山歌,建立感情即可成婚,後來卻出現買賣及包辦婚姻,製造了很多悲劇,現在情況已有改善。
  2. 畲族婦女擅長編織、刺繡,她們編織的腰帶、斗笠均手工精美,風格獨特,畲族婦女都非常愛戴。她們刺繡的繡帕和彩帶,花樣繁多,絢爛奪目,常作情人間的信物。
  3. 畲族是以歌來對話的民族,不單在佳節喜慶場合對歌,平時在山間勞動,探親訪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畲族至今流傳的山歌有一千多首,其中以歷史山歌流傳最廣。
  4. 畲族酷愛體育活動,練拳之風非常盛行,許多老拳師不單武功了得,還精於醫道,救急扶危。
  5. 飲食方面,普遍以地瓜和玉米混合稻米蒸煮而食,只有宴請貴客時才吃純米飯。副食多為蔬菜、海帶、豆腐等,少吃肉,喜飲酒。
  6. 住屋一般是茅草房或木結構瓦房,與漢族大致相同。
  7. 衣著方面,男子與漢族無異,婦女的服式各地有不同。婦女的衣領、右襟和袖口鑲花邊,一些地方不分季節都穿短褲,裹綁腿,束彩色腰帶。婦女喜將頭髮編成一條長辮,盤在頭上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已婚婦女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是為鳳冠,又稱龍髻)。冠上再插上銀簪,再佩上銀項圈、銀鏈、手鐲、耳環等。

最新情況

  1. 大約二十年前開始,部份景寧畲族離開山區,遷移到平原,現時有一千戶人家遷到平原,組成十四條村落。2
  2. 政府向景寧畲族提供各項訓練,促使他們大力發展森林、藥材、竹、茶等工業,並把產品向全國各地推銷。此外,一些工業發達的地區如上海、寧波等地協助畲族建立紡織和農業生產工具工廠,藉著輸入技術和貸款,畲族已建立起一千六百多項農村企業。3
  3. 基本上,所有景寧畲族兒童都有機會進入學校讀書,據說在一九九○年,景寧畲族自治縣61.7%的政府收入都用於教育上。二○○五年,有小學三十一家,小學入學率接近100%,初中入學率98.9%。目前,畬族不但普及了中、小學教育,使畬族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而且許多畬族學生考上大學,且有進入研究生行列。4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取材自“Life Improves for the She People”, China Daily(21 June 1991)。
  3. 同上。
  4.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231.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九月十三日)。

鄂倫春族 | Oroqen

人口:9.168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呼瑪、愛輝、遜克、嘉蔭等縣。

語言

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本族文字,使用漢文。

經濟

鄂倫春族居住在大小興安嶺的山林地帶,屬高寒山區,全年平均溫度在攝氏零下二十度。由於興安嶺棲息著各類野生動物,千百年來,鄂倫春族以獵取這些動物而賴以生存。他們以簡單的弓箭刀矛作為狩獵工具,只能勉強維生,生活處於時飢時飽的困境,其社會和經濟發展都甚為落後。

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政府提供大量援助,協助鄂倫春族改變游獵的生活方式,把獵區改造為農業和飼養業區;可惜步伐過快,又不理解鄂倫春族只善狩獵,不熟悉農林畜牧的情況,結果導致飼養的馬匹不斷死亡,種植的農作物,收成很少。近年政府全面開發大興安嶺,興建城鎮、廣築道路網,人口迅速增多,野獸愈來愈少,鄂倫春族賴以生存的原始生態被徹底破壞。鄂倫春族正在十字街頭,找不到一條有效的生產門路,日常生活的吃、住、用只靠國家補貼,這問題仍未得到解決。2

宗教

  1. 傳統宗教

    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一種混合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巫術和圖騰崇拜的原始宗教。「薩滿」是主持各類宗教儀式的巫師,故稱為薩滿教。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語,原意是激動、不安和狂怒之人。為何巫師以此詞命名呢原來薩滿只能從三類人中挑選:(一)小孩出生時胎胞不破,必須割開胎胞取出小孩,此小孩能長大成人者;(二)重病後長期不瘉,經薩滿醫治後痊瘉者;(三)患瘋癲病後來痊瘉的人。因此薩滿一詞確可形容後兩類人。

    鄂倫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陽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風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等。其中最受尊敬的就是山神,因為他們相信深山中的野獸都是山神所養育和管理的。此外,他們也崇拜祖先,奉之為祖神。鄂倫春各族主要以熊作圖騰,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與熊有血緣關係,奉之如祖先。亦有以虎作圖騰的。

  2. 基督教

    鄂倫春族沒有機會接觸福音,他們仍是「未得之民」。因他們生性凶狠,故傳道工作受到抵擋,直到一九九五年才出現突破,當時有三十人接受福音。5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的數據顯示,截至二○一九年八月,鄂倫春族的基督徒佔族內人口0.5%。6

歷史淵源

鄂倫春族發源於貝加爾湖區,後擴大活動範圍至內外興安嶺。在歷史上,南北朝時代稱之為「室韋」,即森林人的意思。元代稱之為「林中百姓」,明代泛稱為「北山野人」,明末清初,曾將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及達斡爾族統稱為「索倫部」。「鄂倫春」有兩種解釋,一是「打鹿人」,另一是「山嶺上的人」。十七世紀後,俄國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迫使鄂倫春族遷往大小興安嶺一帶游獵。在日軍霸佔東三省時,曾以鄂倫春族作細菌實驗,至一九四五年前後,鄂倫春族人口下降至一千人,差不多陷入滅族的危機。一九四九年以後,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人口已增至六千多人。

民族特色

  1. 鄂倫春族是由父系氏族所組成的社會,每個氏族都有共同的祖先神,公共的墓地和習慣法。氏族大會是全族最高的權力機關,決定一切重要事宜。成員則由選舉產生,且必定是族中德高望重、精明能幹的人。
  2. 鄂倫春族是狩獵民族,男子皆精於騎馬射箭之術,兒童從小就接受狩獵訓練,因此每個成年男子都是好獵手。
  3. 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多是由父母替子女包辦,嚴禁內婚,而是與不同的氏族通婚。
  4. 鄂倫春族有敬老愛幼的美德,老人在任何場合都會被邀上座。鄂倫春族又有扶老濟貧、助人為樂的美德,獵手打到獵物,必挑好的部份送給鰥寡病殘人家。遇到別家有事,鄂倫春族都會主動幫忙。
  5. 食物以獸類的肉為主,喜喝自製的馬奶酒。隨著生活居住環境的改變,捕獲的野獸逐漸減少,人們現已減少食肉,而以糧食蔬菜為主。
  6. 鄂倫春族有生動多姿的口傳文學,其中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等。內容包括民族歷史、社會、狩獵、風土人情和探索人類的起源等。鄂倫春族能歌善舞,舞蹈著重表現勞動和生活的內容。
  7. 鄂倫春族過去住在一種半開傘形的棚子,稱為「仙人柱」,由三十多根樹幹搭成,外面夏季多覆蓋樺樹皮,冬季覆蓋獸皮。房子中間終年燃著一堆火,既可取暖,又可煮食。婦女不能在「仙人柱」內產子,只能在屋外蓋一小房子生產,滿月後才能回來,曾有嬰孩因此而凍死。
  8. 衣著方面以獸皮為主,婦女善長因應獸皮的性能和特殊部份製成適宜於不同季節穿的衣服。自從綢緞輸入後,鄂倫春族也穿布料衣服,但多在家裡穿著,打獵捕魚仍穿皮衣。
  9. 鄂倫春族一般實行「風葬」,男子死後,族人用冰雪或河水為死者沐浴,把他裝殮在樺樹皮製的棺材裡,然後選定一棵大紅松,將棺材弔在半空中厝存,次年再放下棺材,把死者生前用過的狩獵用具放入棺材中殉葬。而因惡病死亡的青年和孕婦,實行火葬。移居山下後,已改為土葬。
  10. 鄂倫春族由於沒有文字,除了口述傳統之外,便常憑歌寄意,故他們擁有豐富的音樂文化,如山體民歌贊達仁、歌舞曲呂日格仁、宗教歌曲薩滿調等。3其中贊達仁是他們的主要音樂形式,於二○○八年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類),內容包括悲歌、情歌、兒歌、搖兒歌等。4

最新情況

  1. 鄂倫春族正受著「三大害」的威脅,影響著鄂倫春族的生存和發展,此三大害是各種疾病(如肺結核病)、酗酒和吸毒。7
  2. 過去,鄂倫春族文盲率達99%,現在情況已大為改善。大多數人有機會進入學校受教育,部份人還有機會接受中、上教育。中學畢業的人都到城市工作,村中只剩下老弱病殘,漸失去善騎狩獵的傳統。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洪時榮,「鄂倫春族發展滯緩因素芻議」,《黑龍江民族叢刊》,一九九一年第一期,第三十三至三十八頁。
  3. 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7/2019/0801/328810.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三日)。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鄂伦春族赞达仁(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三日)。
  5. http://www.wanmin.org/minzu/elunchun(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八日)。
  6. 同註1。
  7. 同上,第三十五至三十六頁。

鄂溫克族 | Ewenki

人口:34,617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額爾古納左旗、鄂倫春族自治旗、阿榮旗、布特哈旗,其餘少量散居在黑龍江省的訥河市、甘南縣和新彊維吾爾自治區。

語言

鄂溫克族的本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本族文字。牧區通用蒙古語文,農區和山區兼用漢語文和達斡爾語。

經濟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最多鄂溫克族聚居的地區。該區屬大興安嶺的丘陵山區,河流密布。這區有長著數十種牧草,面積約一萬九千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場,六百多個湖泊,復有八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森林,所以這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既宜畜牧,又宜種植。森林出產名貴木材,又有各種野生動物。輝河兩岸還盛產蘆葦,作為造紙的原料。此外,還有煤、鐵、石油等豐富地下資源。

近年,在政府協助下,引進優良的牲畜品種、先進的抽水系統,又改良耕種和收割的器械,使牲畜和農作物的產量大為提升。工業亦漸漸在自治旗中發展起來。

宗教

  1. 傳統宗教

    大部份鄂溫克族信奉薩滿教。薩滿教乃崇拜多神的原始宗教,因此鄂溫克族膜拜多種的神。以畜牧業為主的地區,族人供奉畜牧之神「吉雅奇」;而狩獵為主的族人對山神和火神畢恭畢敬。此外,他們還有圖騰崇拜,對熊有一套特殊的禁忌和崇拜儀式。

    因為篤信薩滿教,所以負責主管一切宗教活動的巫師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他們是宗教領袖,還成了領導氏族生產和生活的首領。

    除了薩滿教外,鄂溫克族受雜居的民族影響,也有接受其他宗教。例如牧區的人受蒙古族影響而信奉喇嘛教;受俄羅斯族影響,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也有信東正教的。

  2. 基督教

    部份鄂溫克族受俄羅斯族影響而信奉東正教,但受根深柢固的薩滿教影響,有人不僅在家供奉耶穌像,也供奉其他偶像。東正教的牧師也參與鄂溫克族的宗教活動,據估計,中國現有約一百位鄂溫克族的東正教信徒。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基督教兩會曾於二○一七年十月七日在呼倫貝爾市基督教堂舉行「壯美亮麗七十載,感恩稱謝述主榮──呼倫貝爾市基督教首屆詩歌讚美會」。鄂溫克族自治旗教會等教會詩班同心獻唱感恩詩歌讚美神。2

歷史淵源

鄂溫克族的祖先早年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以打獵、捕魚維生。歷史上與北魏時的北室韋,唐代時的鞠有密切關係。元代稱他們為林木中的百姓,明代稱他們為北山野人,清代稱他們為索倫部。這民族曾被分稱為索倫、通古斯、雅庫特三族,但他們的語言和風俗習慣完全相同,只居住地區不同而已。一九五七年,中國政府根據三族人民的意願,一律統稱他們為「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鄂溫克族原居於貝加爾湖地區,在十七世紀中期,沙俄侵略中國,清政府將鄂溫克族遷到大興安嶺的嫩江支流居住。一七三二年,清政府又將一千六百多名鄂溫克兵丁及其家眷,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亦即今天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鄂溫克族的祖先。

民族特色

  1. 鄂溫克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多與不同的氏族或外族通婚,其中與達斡爾、鄂倫春、蒙古等族通婚較多。以前鄂溫克族的婚姻多數由父母包辦,父母在子女年幼時已作主訂婚,甚至指腹為婚,早婚的情況非常普遍。
  2. 鄂溫克族牧民從六、七歲開始,不論男女,都要幫助父母放牧,因此他們熟悉各種牲畜的習性,騎馬、馴鹿、套馬等技術馳名於世。
  3. 鄂溫克族勤勞、勇敢、純樸、爽直和誠實,獵民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設有倉庫儲存食物、工具等。如果有人在途中斷糧,可往倉庫自取,及後會主動歸還。他們非常好客,牧區以奶茶奉客,獵區則以鹿的胸口肉和鹿奶敬客。
  4. 鄂溫克族非常講究禮節,奉行長幼有序的規矩。年輕人見到長輩要敬煙、屈膝、側身、拱身以示問安,即使在馬上,也要下馬施禮。
  5. 鄂溫克族常以樺樹皮製造各類衣、食、住、行的器物,從吃飯的碗到簸揚穀物的簸箕都有,還有樺樹皮帽和皮鞋,更有樺樹皮船等。因此樺樹皮在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已學習以樺樹皮為材料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因此樺樹皮容器除實用外,也有美麗的裝飾。
  6. 鄂溫克族男女皆能歌善舞,民歌的曲調豪放,富有森林生活的氣息。
  7. 過去鄂溫克族過著流蕩的帳棚生活,居住在一種叫「撮羅子」的房子中。所謂撮羅子即是以樺木或柳木杆搭成圓錐狀的架子,再覆上圍子。冬天用獸皮,夏天用樺樹皮,這種房子既堅固,又防雨、防熱。

最新情況

  1. 在過去,絕大多數鄂溫克族都是文盲,近年教育已大為普及,90%以上的孩童都有受教育的機會,部份還有機會入讀北京的民族學院和在熱河的內蒙古大學。據報導,二○○五年時鄂溫克族自治旗有各類學校三十八家,其中小學二十家、普通中學十六家、職業中學二家。3
  2. 過去在鄂溫克族中流行的肺病和性病已受到控制,並在多處設立流行病防疫站。衛生情況改善後,一度瀕臨滅族的鄂溫克族,人口在過去數十年已大大增加,脫離滅族的危機。
  3. 據報於二○○三年,政府幫助鄂溫克族最後一個狩獵部落走出山林,搬到根河市郊的敖鄉新村定居。鄂溫克族正努力打造「馴鹿之鄉」的獨特品牌,發展飼養及鹿?品加工業,開辦了鹿?品加工廠和滋補酒廠。另一方面,又積極發展以森林觀光、探險、模擬狩獵、民俗表演和鹿拉雪橇為內容的特色旅遊業,進一步提升鄂溫克族的經濟成長。4
  4. 民族服飾是鄂溫克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族內幾乎人人都有一套漂亮的民族服飾,衣服上常繡上「雲卷紋」,寓意吉祥。一件羊羔皮民族服價值五千元人民幣,製作大概需要五天,若一個月製作兩件,族內婦女就能賺到一千多元人民幣的底薪,這能幫助就業困難的牧民婦女增加收入及提高生活水平。5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jdj.takungpao.com/news/2017-10/350275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八日)。
  3.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749.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三月四日)。
  4. 同上。
  5.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801/328814.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八日)。
  6.  

塔吉克族 | Bouyei

人口:50,8961

分布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散在南疆的莎車、澤普、葉城、皮山等地。

語言

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部伊朗語支,當地稱為色勒庫爾語。語言中吸收了許多維吾爾語和部份漢語詞彙。由於與維吾爾族交往密切,大約有60%的居民兼通維吾爾語。沒有本族文字,使用維吾爾文。

經濟

塔吉克族聚居的塔什庫爾干是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的最高處,境內群山聳立,終年積雪。雪嶺冰峰之下的河流兩岸谷地,有連綿片片的草原,可供放牧,也有可供稼穡的土地,導致塔吉克族過著半游牧、半農耕的生活。他們以牧養綿羊、山羊、牦牛、黃牛、馬、驢、駱駝為主。在高原種植青稞、春小麥、碗豆等,在地勢較低的谷地則種植玉米、西瓜、甜瓜等。過去耕種技術落後,產量不多,經政府協助,改良工具及技術後,生產迅速增長。一九五九年以後,糧食基本上可自給自足,還有大量牛羊等動物及毛皮供應市場。小型工業亦漸漸建立起來。

宗教

  1. 傳統宗教

    塔吉克族信奉伊斯蘭教派中的伊斯瑪儀勒教派,這教派流行於印度(India)、阿富汗(Afghanistan)、巴基斯坦(Pakistan)等國家。此教派在新疆只有塔吉克族相信。其教義及宗教儀式與其他伊斯蘭教派相同,但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宗教活動較少,清真寺也不多,教徒不封齋,不朝覲天房聖地。除部份老人每天在家做兩次禮拜外,一般群眾只在節日才舉行禮拜。此派的宗教組織也不像維吾爾族那般嚴密,但宗教領袖仍然有高度權威。對全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仍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徒亦要支付龐大的宗教活動費用,數目達每個家庭全年總收入的30%。宗教支出成為塔吉克族沉重的經濟負擔。

  2. 基督教

    在歷史上,從未聞有福音使者在塔吉克族中間工作,也未聞有塔吉克族的基督徒,此族仍是未得之民。但香港前線差會的《心繫中國穆斯林祈禱手冊》指,上世紀二十年代曾有海外工人在當中作工,但未有福音果子。現有少數工人在族中工作,當中也有少數信徒,但跟進和牧養十分困難。當地有維吾爾語廣播節目、文字信息和維語《聖經》。3

歷史淵源

根據考古證明,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紀,塔吉克族的先祖已分布在新疆南部許多地區。公元前二世紀,張騫通西域,漢朝正式轄管新疆地區。公元二至三世紀,塔什庫爾干出現了篤信佛教的政權,境內城堡眾多,寺廟林立,僧眾數百,成為該區小乘佛教的中心。此政權維持約五百年後滅亡。在九至十六世紀,塔什庫爾干地區先後受吐蕃、喀拉汗王朝、西遼、蒙古和察合台汗國管轄。十七世紀,清朝統一全國,在塔什庫爾干建置回莊,歸參贊大臣管轄,大大加強了塔吉克地區與維吾爾地區的聯繫,一直維持至今。塔吉克是本族自稱,意思是皇冠。

民族特色

  1. 塔吉克族行家長制,一般是三代同堂。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堂、表親聯姻較普遍,盛行早婚。
  2. 塔吉克族民風淳樸、敦厚、社會道德高尚,居民熱情好客,對來訪的賓客和要求投宿的人,不論相識與否都熱誠招待。同時親友見面,互相握手或親吻,以示尊重。
  3. 塔吉克族的文學種類非常豐富,有傳說、故事、諺語、詩歌等。因沒有文字記載,多是口頭傳誦。此外,他們還能歌善舞,歌曲種類繁多,舞蹈多是雙人舞。
  4. 飲食方面以奶類、肉類和麵食為主,少吃蔬菜。喜用牛奶煮米飯,飲奶茶。不吃豬、狗、驢、馬之肉,及一切未經宰殺而死的動物。
  5. 住屋一般為土木結構較低矮的平頂屋,四壁無窗,只靠屋頂上的天窗透光、通風。屋內不分間隔,全家老少,飲食起居都集於一室。室內四週為土臺,上鋪毛毯,以供坐臥、飲食和待客。
  6. 服飾方面,男子戴黑絨面圓形高筒帽。農牧民在襯衣外面穿黑色無領、對襟長外套,繫布腰帶,冬季加羊皮大衣。婦女戴圓頂繡花棉帽,帽後有一布簾,遮蓋後腦和雙耳。帽外加披方形白色大頭巾,身穿連衣裙,天冷時外罩大衣。男女都穿氈襪或毛絨襪,足蹬輭底皮靴。塔吉克族服飾一般繡有花邊,同時搭配著金銀和珠子作裝飾。女子多穿著色彩豔麗的連衣裙;成年男子一般戴黑絨圓高筒吐馬克帽,帽上繡花紋和花邊,做工十分講究。塔吉克族服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

最新情況

  1. 中國政府在塔什庫爾干區內興建公路,改善此區對外、對內的交通。
  2. 自一九五九年開始,政府在鄉村開辦學校,並為牧區的孩童開辦帳棚學校,使塔吉克族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二○○八年底,一家現代化城鄉寄宿制小學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建成,使全縣適齡兒童、少年告別了深山、峽谷中簡陋的校舍,實現集中辦學。4
  3. 整體而言,塔吉克族的生活水平正逐漸提高,經濟能力改善,不少家庭有能力購置收音機和電視機。
  4.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處於被群山圍繞的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缺乏交通配套,故縣內大部份村落一直處於貧困狀態。直至二○一四起至二○一八年,二十七個村落完成脫貧。村民陸續搬往新村落,展開脫貧的新生活。5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9-09/24/c_1210291370.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九日)。
  3. http://frontiers.org.hk/wp-content/uploads/2016/01/%E5%A1%94%E5%90%89%E5%85%8B%E6%97%8F-1.pdf(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九日)。
  4. 資料引自「你好台灣網」,網址:http://www.hellotw.com/xw/xwfl/dl/200903/t20090307_434652.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5. 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9/0910/c71661-31346000.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九日)。

塔塔爾族 | Tatar

人口:3,5441

分布

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比較集中在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鎮。其餘在奇台、吉木薩爾和阿勒泰等縣的農牧區也有少數塔塔爾族。其分布特點是非常分散,多居於城鎮。

語言

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由於散居於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的聚居地,彼此往來密切,塔塔爾族多通曉兩族的文字和語言。

經濟

塔塔爾是韃靼的不同譯音。唐代記載,韃靼是中國北方突厥汗國屬下的一個部落。突厥衰亡後,韃靼漸成強大的部落。蒙古興起,韃靼為其所滅。十三世紀,蒙古人西征,在伏爾加河建立了橫跨歐、亞的金帳汗國。其居民主要是保加爾人和操突厥語的奇卜察克人。十五世紀中葉,金帳汗國瓦解。十六世紀時,他們歸併於俄羅斯(Russia)。保加爾人、奇卜察克人和突厥化的蒙古人經長期的融合、繁衍,逐漸形成了塔塔爾族。

十九世紀初,部份塔塔爾族因不堪俄國地主的壓迫剝削,被迫離開世代生活的伏爾加河和卡瑪河流域,浪蹟各處,部份人遷居到中國的新疆。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沙俄不斷擴張,侵佔了中國大片土地,又壟斷了新疆對外的貿易,大批俄國商人湧進新疆進行貿易,其中一些就是塔塔爾族,他們後來在新疆定居。

宗教

  1. 伊斯蘭教

    塔塔爾族信奉伊斯蘭教,他們定居新疆後就修建了本族的清真寺。宗教教義、活動與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大致相同。同樣設有宗教法庭,婚姻、買賣契約等都需要法庭准許,方為有效。宗教法庭亦審判、裁決一切違反教規的人。

  2. 基督教

    塔塔爾族散居於多個中亞共和國,在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曾有福音使者在他們中間工作,可惜到現時已沒有果子存留。在中國,未聞有塔塔爾族基督徒,他們是福音未及之民。

    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指,一九一四年,馬之華(Percy Mather)成為首位來到中國塔塔爾族的宣教士。「他在節日中唱歌,並與他們過著相似的生活,又幫助他們的病患……他花上許多時間在塔城(蒼蠅之地),其名字在俄羅斯族、塔塔爾族、中國人和該市的蒙古人部份廣為人知」。雖然其他國家的塔塔爾族有譯成他們語言的《新約》,但中國境內的塔塔爾族看不懂。3

歷史淵源

塔塔爾是韃靼的不同譯音。唐代記載,韃靼是中國北方突厥汗國屬下的一個部落。突厥衰亡後,韃靼漸成強大的部落。蒙古興起,韃靼為其所滅。十三世紀,蒙古人西征,在伏爾加河建立了橫跨歐、亞的金帳汗國。其居民主要是保加爾人和操突厥語的奇卜察克人。十五世紀中葉,金帳汗國瓦解。十六世紀時,他們歸併於俄羅斯(Russia)。保加爾人、奇卜察克人和突厥化的蒙古人經長期的融合、繁衍,逐漸形成了塔塔爾族。

十九世紀初,部份塔塔爾族因不堪俄國地主的壓迫剝削,被迫離開世代生活的伏爾加河和卡瑪河流域,浪蹟各處,部份人遷居到中國的新疆。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沙俄不斷擴張,侵佔了中國大片土地,又壟斷了新疆對外的貿易,大批俄國商人湧進新疆進行貿易,其中一些就是塔塔爾族,他們後來在新疆定居。

民族特色

  1. 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兒女成婚後就與父母分居。嚴禁與非伊斯蘭教的民族通婚。婚禮通常在新娘家舉行,婚後,新郎要在女家住一段時間,直至第一個孩子出生後才回自己的家。
  2. 塔塔爾族的教育事業很發達。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已有宗教人士在伊寧、塔城等地開辦宗教學校。課程除《古蘭經》等宗教課外,亦教授算術、語文科。一九四一年創立的伊寧塔塔爾學校,是新疆最早建立的新型學校之一。學生除塔塔爾族外,亦有其他民族。塔塔爾教育工作者除在本族辦教育,也在其他民族開辦的學校任教,推動教育工作。
  3. 塔塔爾族的文學非常豐富,包括有民間故事、歌謠、幽默故事、諺語等。他們的文化生活多采多姿,喜愛戲劇、音樂、舞蹈,且有獨特的表演風格。
  4. 塔塔爾族婦女擅於製作各種糕點和烤餅,在新疆久負盛名。飲料方面除茶外,還有蜂蜜和野葡萄釀製的酒。
  5. 居住在城鎮的塔塔爾族多住平頂的土房,室內有壁爐,喜掛壁毯,擺設整潔。房子外多植花草。牧區的塔塔爾族多逐水草而居,住帳篷。
  6. 衣著方面,男子喜戴黑白兩色的繡花小帽,穿白襯衣,外加黑色齊腰的短背心或長衫,褲子也是黑色的。女子喜戴鑲珍珠小花帽,穿連衫帶皺邊長裙,戴耳環、手鐲等裝飾品。近年穿西式服裝者日漸增多。
  7. 撒班節是塔塔爾族一年一度的盛會,大家聚在一起,展示傳統民歌和舞蹈。「撒班」是塔塔爾族犁地的農具,相傳它的發明促進了族內農業生產的發展,族人為了紀念這種新式犁地農具的發明,每年六月二十至二十五日農忙期間舉族歡慶,後來這種慶祝活動慢慢演變為塔塔爾族的傳統節日。撒班節同樣是一場美食盛會,以集中展示族內美食糕點,如菊花肉餅、烤包子和沙琪瑪。沙琪瑪的塔塔爾語叫恰克恰克,它是迎客必備的甜品,以蜂蜜、雞蛋黃和砂糖製成,色味俱全,其寓意是大家都能和諧相融,嚮往未來的甜蜜生活。 2

最新情況

塔塔爾族接受高學歷教育的比例較大,文盲率很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僅為2.13%。4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chinaxinjiang.cn/zixun/xjxw/201909/t20190912_579301.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3. 同註1。
  4.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790.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

裕固族 | Yugur

人口:14,7061

分布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少部份居住在新疆酒泉縣黃泥堡裕固族鄉。

語言

裕固族有三種語言。西部的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是一種古老的回鶻語。東部的裕固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接近十三、四世紀時的蒙古語。兩種語言都保留了古老語言的特色,也吸收了不少外來語的成分,第三種則為漢語。裕固族在歷史上曾使用古回鶻文,現已失傳。現在通用漢文。

經濟

裕固族自治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狹長地帶,整個自治縣都處於高山峻嶺之中,高山上終年積雪,雪融化後成為內陸河流。氣溫屬半乾旱的森林與草原氣候,南北的氣溫和雨量都有很大差別。境內地形複雜,既有遼闊的草原,可供放牧;亦有茂密的森林,出產松、柏等林木,髮菜、蘑菇等野生植物;並有不少鹿、獐、貂、豹、狐、熊、野牛等野生動物。境內還蘊藏鐵、銅、金、鋁、鋅等金屬礦物和煤、石膏、大理石、玉石等非金屬礦物。此外還有少量耕地,可供種植。

裕固族的經濟以畜牧業為主,飼養大量的羊、牛、馬和駱駝。八十年代實行科學養畜,改良綿羊的品種,出產優質羊毛。近年還發展養鹿業,生產鹿茸,成為經濟收入的另一來源。畜牧業之外,陸續發展有皮革、被服、牧具修配、地毯、奶粉、煤礦、水力發電等地方工業。此外,還有林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手工業等。五十年代開始,政府致力改善祁連山區的交通條件,促進商品貿易的運輸。

宗教

  1. 傳統宗教

    裕固族先祖曾信奉過薩滿教、摩尼教和佛教。元代,受執政的蒙古人影響,改信喇嘛教的薩迦派。明代中葉,青海地區喇嘛教中的黃教積極向北擴張勢力,裕固族又改信黃教,並在清順治年間興建第一座黃教寺院,以後還陸續興建其他寺院。喇嘛寺從此成了裕固族宗教和政治的活動中心。

    喇嘛教的組織與藏區一樣嚴密,信仰的內容亦大致相同,但也有些分別:

    (一)藏族地區,只有活佛才轉世;裕固族地區,堪布(即一般喇嘛)也以轉世繼承。

    (二)喇嘛教之外,裕固族依然維持薩滿教遺蹟的「點格爾汗」的崇拜。點格爾是天,汗是可汗,點格爾汗即是天神。裕固族每家每戶每年都要祭奉點格爾汗兩次。

    (三)藏區入寺為僧的喇嘛是不可以娶妻的,但裕固族曾一度有滅族的危機,故許部份喇嘛娶妻生子。這些有妻子的喇嘛平時在家務農,有宗教活動時才入寺念經。

    (四)喇嘛教提供的經堂教育,主要教授本教的教義和教規。清末民初,一位裕固族宗教領袖顧嘉堪布七世順應時代的需要,積極興辦現代的學校教育。

    (五)裕固族還保留祖先崇拜,逢年過節,舉家攜同珍饈往山林中扔掉,以示祭祖。宗教迷信帶來許多禁忌,使人民在生活、生產、思想上受著束縛。宗教費用非常昂貴,成為貧苦人家沉重的經濟擔子。

  2. 基督教

    一九九二年,裕固族中終於有人信耶穌。一九九七年,有基督徒在他們居住的地區播放華語配音的《耶穌傳》,目前估計約有二百名裕固族基督徒。3該族其中兩個分支是恩格而裕固族和撒里裕固族。前者有少數基督徒,由一位宣教士帶領信主,但各自分散,沒有聚會;4後者現約有五十名基督徒,但沒有一起聚會,亦未聞當中有團契。5

歷史淵源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紇。在唐代,河西走廊已有回紇人居住。所建立的回鶻汗國,亡於公元八四○年,回紇人四散奔逃,其中一支南下至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張掖)一帶,與當地的回紇族居民結合,被稱為甘州回紇,此乃裕固族的先祖。在元代,部份回紇人被稱為撒里畏吾。公元一二二六年,蒙古軍西征,攻下撒里畏吾諸部,並派軍進駐該地,蒙古人逐漸與他們融合。明朝中葉,撒里畏吾遷至今天的甘肅南部和酒泉黃泥堡一帶屋住,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

在歷史上,裕固族曾被稱為黃蕃、黃頭回紇、撒里畏吾等,而本族亦有堯乎爾、撒里維吾爾等自稱。一九五三年,本族要求以裕固為族名,音近堯乎爾,意為富裕強固。

民族特色

  1. 裕固族家庭主要是父母與子女一起生活的小家庭,子女結婚後多另立帳房分居,但也有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族間嚴禁通婚。過去,婚姻多是由父母包辦和實行帳房戴頭婚。帳房戴頭婚即女子成年舉行戴頭儀式後,可在娘家另立帳房成家。一九四九年以後,青年男女有婚姻自由,還可以與異族通婚。舅父在家庭中受到特殊尊敬,是婚喪大事必到的貴賓。
  2. 裕固族本無姓,只有名,後來由部落或氏族名稱中衍生出姓氏。裕固族有諱名的習俗,晚輩不敢直稱長輩的名字,一般人也忌稱喇嘛的名字,以示尊敬。
  3. 裕固族擅長製造各類形工藝美術品,如編織各種口袋、毯子、馬韁繩等。婦女還擅長刺繡,繡出的圖案生動活潑,別具特色。
  4. 裕固族騎馬乘駝皆有高超的技術,又喜愛狩獵,他們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各種場合都喜用歌唱來表達感情。此外,他們的口頭文學,包括神話、傳說、寓言、民歌、敘事詩、格言、諺語等皆非常豐富。裕固族的婚俗、服飾及民歌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
  5. 飲食方面,主食是米、麵和雜糧,副食是奶、肉。一日喝三次加炒麵的奶茶。禁吃大雁、魚和尖嘴圓蹄的動物,如馬、驢等。此外,他們還喜飲酒、抽旱煙。
  6. 住屋方面,夏天在地勢較高的草場放牧,故以帳篷為家;冬季則在地勢較低的草場放牧,住土木結構的房屋。
  7. 衣著方面,男子一般穿高領左大襟的長袍,繫紅、藍色腰帶,夏、秋季戴圓筒平頂氈帽或禮帽。冬天,男女都戴狐皮風雪帽,穿高筒靴。婦女也穿高領長袍,束紅、綠、紫色腰帶。未婚女子梳五條或七條髮辮,已婚者則梳成三大條髮辮。

最新情況

  1. 在歷史上,裕固族只有經堂教育,民初宗教領袖雖辦過五家小學,但文盲率仍然非常高。中共政府自執政後,即致力掃盲的工作,近年情況有改善(一九八二年的文盲率比一九六四年下降了15%)。據報導,目前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已全面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6
  2. 過去,裕固族的衛生十分落後,各種疫病流行。一九四九年以後,政府在全縣興建各類防疫和醫療站,消滅了鼠疫和天花,控制了傷寒、白喉等疫症,衛生情況已有所改善。
  3. 由於裕固族在中國大陸並不有名,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族人近年努力保存自身文化。當地手工藝品作坊的經理瑟爾金(音譯)說:「我們已經失去了書面語言。如果我們不保護口頭語言,它也會迅速消失。如果我們不保護手工藝品或手工製造東西的技術,我們就沒有甚麼特別之處了。」7二○一八年,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東部裕固語漢語詞典》,讓裕固族語言作為一種符號得以保存和流傳下去,也為該族的後續文化研究提供寶貴的文獻資料。8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8/12-13/8701269.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六日)。
  3.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4. http://www.wanmin.org/minzu/yugur-enger(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六日)。
  5. http://www.wanmin.org/minzu/yugur-sarag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六日)。
  6.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頁,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11-11/22/content_1999909.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7.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0929/china-yugurs-gansu/(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六日)。
  8.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8/05-10/8510863.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六日)。

達斡爾族 | Daur

人口:132,299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郊區、梅里斯區、富拉爾基區等地,也有少數居住在新彊省的塔城、霍城。

語言

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由於居住於不同地區,形成了布特哈、齊齊哈爾和新彊三種方言,但差別不大,可以互通。達斡爾語沒有文字,過去通用滿文,辛亥革命後普遍使用漢文,也兼用蒙古文、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

由於達斡爾語沒有文字,該語言靠口傳而導致嚴重流失,令該族文明也隨著語言有可能失傳而遭吞噬。為了保存達斡爾語,除了利用電臺等媒介傳播語言外,政府已組織專家和學者用國際音標註音編寫《達斡爾語圖解詞典》,以存留這種瀕臨失傳的語言。2

經濟

達斡爾族居住在嫩江中上游流域,這裡是一塊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適宜耕種,又因靠近河嶽,漁獲豐富,兼有各種珍禽野獸棲息於大興安嶺森林之內,此外還有名貴的藥材、菌類、礦產等。故達斡爾族以農耕為主,兼營林牧漁獵等生產活動。

近年,政府開始在達斡爾族中間建立了一些馬達、變壓器、化肥工廠,並引進農業機械和各種能源,有助加促農業生產。

例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哈達陽鎮的合作社為提高產量,節省成本,已經開始大量運用GPS系統,以智能化控制無人耕作機,實現自動耕地、輔助翻地、氣壓播種、收割分類等農業工作,大大提升農作物收成。合作社負責人表示,機器一天能收割二千多畝地的農產品,是人手收割的數百倍。智能化亦解決了繼承農業者不足的問題。3

宗教

  1. 傳統宗教

    達幹爾族以信奉薩滿教為主,也有人信奉喇嘛教和漢族某些神祇。薩滿教是一多神崇拜的宗教,故達斡爾族根據自己的生活情況供奉不同的神,一般分為內部和外部兩類:

    (一)內部原有的神

    1. 斡卓爾――祖神,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祖神,是每族的守護神。
    2. 霍列力――多種神的總稱,大多數人家都供奉它。
    3. 吉雅其――專管家畜和財物,每家人都供奉它。

    (二)外部傳入的神

    1. 敖雷――狐仙爺,每月初一、十五祭供,祈求保佑。
    2. 巫西――專害孕婦和嬰兒,祭供是求它別害他們。
    3. 娘娘――主宰孩童疾病,有病時才祭它。

     

    達斡爾族相信靈魂不死,所以對靈魂的崇拜非常虔敬,為死亡的人送葬前有許多儀式,一方面表示哀悼,另一方面是討好亡靈,祈求保佑活人。

  2. 基督教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有宣教士在居住於中國東北部的達斡爾族中放映華語〈耶穌傳〉,據說帶領了一千多人信主,現時已有達斡爾語〈耶穌傳〉。一九九七年,達斡爾族教會面對逼迫,信徒表現堅強。惟居住於新疆的達斡爾族仍未有福音傳給他們。5

    據約書亞計劃的統計數字,截至二○一九年八月,達斡爾族的信徒比例佔全族人口的1.5%,即接近三千人。6

歷史淵源

達斡爾族的來源分為土著和契丹後裔兩種說法。

  1. 土著說

    學者認為達斡爾族最初分布在黑龍江及精奇里江河谷,在隋、唐時代,該區一些部落曾向中原王朝進貢,故達斡爾族應是那些部落的後裔。

  2. 契丹說

    學者根據達斡爾族的語言、歷史傳說及某些風俗習慣與遼代契丹人有相同特點,認為達斡爾族的祖先是契丹人。學者闡釋達斡爾(或稱達古爾)這名有這樣的意思:「達」是「原來」、「故」的意思,而「斡爾」則是「座位」、「位置」、「宮廷」,達斡爾語的「古榮」變自「古爾」一詞,與契丹語「葛爾」相似,兩者的意思是「國家」,故達古爾的意思是「原來國」、「故國」,指契丹建立的遼國。遼亡,就變成了「故國」。契丹人原居於遼河上源,亡國後,契丹貴族不願降金,遷至黑龍江流域,因懷念先人和故國,所以稱自己為「達斡爾」或「達古爾」。

    十四世紀以前,達斡爾族原分布在外興安嶺以南之精奇里江河谷與牛滿江?兩者現今皆在俄羅斯(Russia)境內?。十七世紀,俄國不斷入侵黑龍江流域,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被迫遷移,達斡爾族遷至嫩江流域。清朝政府徵調達斡爾族精壯青年駐守東、西北邊境城鎮,才有部份達斡爾族分布到新彊塔城等地至今。

民族特色

  1. 達斡爾族奉行一夫一妻制,恪守氏族外婚制的原則。過去入贅婚比較普遍,但子女仍歸父親的氏族,女婿在岳家只從事勞動,沒有繼承女方家產的權利。達斡爾族甚少離婚,因為離婚被視為不吉利。
  2. 達斡爾族雖是農業民族,至今仍保留祖傳的鑿冰捕魚技術和吹角效鹿鳴然後加以射殺的狩獵方法。每年定期舉行集體狩獵和射箭比賽,並擅長製造輕便重載的大輪車。
  3. 達斡爾族崇尚勤勞智慧,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兒子和男性嫡親有繼承遺產權,對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的族人則有幫助的義務。
  4. 飲食方面以素食為主,喜吃稷子米,加牛奶的蕎麥麵和蕎麥餅等。肉食以豬肉為主,兼吃牛、羊、雞、魚等。
  5. 達斡爾族的村莊多依山傍水,院落整齊。房子的特色是「介」字形草房,內壁和天棚多有裝飾,房外圍著紅色柳條編織的籬笆。
  6. 衣著方面: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長袍,用白布包頭,戴草帽;冬天戴皮帽,足穿皮靴。婦女穿長袍,夏天穿白布襪、花鞋;冬天穿皮靴,喜穿戴飾物。
  7. 哈尼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達斡爾族的「芭比娃娃」,是族內小孩喜愛的玩具紙偶。昔日由於族內小孩沒有玩具,婦女便以剪紙製成哈尼卡紙玩偶給他們玩耍。每個達斡爾族女孩都有至少十個哈尼卡。4

最新情況

現時達斡爾族的兒童已有機會進入學校受教育,因為共產黨主政六十多年來,關注少數民族的文教衛生,已創辦五十多家中學,數百名青年上了大學;又建立了一百多家醫療衛生單位。7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731/328389.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3.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801/328816.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4.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801/32881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5. http://www.joshuaproject.net/people-profile.php?rop3=114030&rog3=CH(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6.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926(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滿族 | Manchu

人口:10,423.3031

分布

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其中以遼寧省人數最多,佔滿族人口超過50%,2其餘散居在黑龍江、吉林、河北、內蒙古、新彊等省區及北京、天津、沈陽、哈爾濱、長春、成都、廣州等大城市。

語言

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

一五九九年,努爾哈赤命人借用蒙古文字創造了滿文,這種文字被稱為無圈點的老滿文。一六三二年,皇太極命人改善老滿文,增加圈點以區別不同的語音,這種改良的滿文稱為有圈點的新滿文。

自十七世紀入主中原,統一中國後,滿族在偌大的漢族群體中生活,施行統治,因此必須學會漢語。漢語遂成為滿族的交際語言,滿語的使用反而日漸減少。只有黑龍江與嫩江一帶的滿族,自成村落,仍沿用滿語。可惜日軍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進駐中國東北,把居民遷往黑河,打破了滿族自成村落的局面,迫使他們使用漢語,導致會說滿語、懂滿文的滿族日益減少。一九六一年,已故總理周恩來覺察到滿語、滿文消失的危機,支持北京中央民族學院開辦了為期五年的滿族語文課程,栽培了一些滿語學者。然後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再舉辦同類課程,盼望藉此能保存滿文。又訓練翻譯人材,把大量清政府的珍貴文獻譯成漢文。3

隨著近年滿族文化不斷被開發,滿語亦逐漸被重視。為了拯救滿語和振興滿族文化,部份學者積極開辦滿語班,並親自編寫滿語教材。有學者表示,二○一五年全國能說滿語的人數達數千人。4

經濟

滿族先世屬於狩獵民族,由於遷徙,由漁獵生活過渡到農業生產。現時中國滿族80%的人口仍以務農為業。而散居於各大城市的滿族,由於教育程度較高,培養了不少專業人材、幹部、技術工人等,從事科技、文化、教育、工業等工作。

宗教

  1. 傳統宗教

    滿族傳統的宗教是薩滿教和祖先崇拜。薩滿教視天神為全宇宙的統治者,是天地最高的主宰,最為滿族崇敬。清朝入主中原後,皇帝每年都親往神壇主持祭天的活動。祭天變成皇室專有的祭祀。一般平民百姓,只能在家中設祭天神的桿子,稱「索羅桿」,在家中祭天還願。滿族非常重視祭祖,每逢家有喜事或還願,都要舉行祭祖儀式。

    滿族入關後,受到其他民族的宗教影響,原來崇拜萬物的薩滿教,混合了漢、藏的佛教,成為混合宗教。清室亡後,大部份滿族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已與漢人無異。但黑龍江愛輝縣部份滿族還保留薩滿教的信仰,人生病會請「薩滿」跳神治病。

  2. 天主教

    明末清初來華傳教的天主教傳教士不單熟習中國語文,更擅長天文、地理、算學、兵器等。曾於一六四一年為中國制訂了一套新的曆法。康熙皇帝對西方自然科學極感興趣,命傳教士翻譯數學和天文學等書籍。傳教士在介紹西方學術之同時,相信亦曾向康熙解說過天主教的教義,8但他沒有接受天主教的信仰。一七○四年天主教教皇派使者來華與康熙皇帝討論傳教之事,彼此意見不合。加上使者指斥康熙的神學思想,康熙大怒,囚使者於澳門,並下詔禁教,無政府許可,一律不准在中國傳教。一直到鴉片戰爭後,清廷才被迫撤銷教禁,容許歐美各地的教會派教士來華傳教。

  3. 基督教

    一九二九年中國東北教會曾有大復興,9相信曾帶領部份滿族歸主。估計今日在中國仍有八百至一千名滿族基督徒。近年亦有外國教會特別以滿族為福音對象,推動向滿族傳福音的工作,目前有說滿族基督徒已有一萬多人。10 另外,滿族地區的教會近年開始面對中國政府的逼迫。二○一八年九月,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某三自聚會點收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要求「停止開展宗教活動,消除一切帶有基督教色彩的標識」。11

歷史淵源

滿族源於二千多年前,先秦時代在中國東北地區活動的肅慎部落,他們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的「白山黑水」之間,過著原始的漁獵生活。漢朝以後,肅慎後裔稱為挹婁,活動範圍擴大了,也開始了農業、飼養業和手工業。嗣後,他們的人口急劇增加,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不同的朝代亦冠以他們不同的名稱,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代稱靺鞨,遼、宋、元、明時代稱女真。

在明代初期,散居於黑龍江、松花江一帶的女真部落逐漸南遷,其中遷至遼東山區蘇子河流域的稱為「建州女真」,在松花江上游活動的稱為「海西女真」,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活動的稱為「野人女真」。一五八三年,建州女真的英雄努爾哈赤,經過三十多年征戰的日子,統一了各女真部落,並創立了八旗制度──以三百人為一單位,每一單位在一佐領之下。八旗軍平時耕獵,戰時從征,女真勢力驟然大增。努爾哈赤於一六一六年自稱可汗,改國號為「金」。努爾哈赤歿後,其子皇太極繼位,改國號為「清」。清王族姓愛新覺羅,其所屬部族名「滿州」,遂以「滿州」為族名,代替女真。一六四四年,清兵入關,統一全國,開啟了清朝時代。5

民族特色

  1. 滿族的婚姻屬一夫一妻制,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子女十六、七歲即可訂婚。結婚時,新娘要在南炕上坐上一天,稱為「坐福」,以祈日後生活愉快。
  2. 滿族原是狩獵民族,男女皆精於騎射,小童在七歲左右即接受騎射的訓練。自入關後,歷代清室皇帝皆注重學習,促使滿族重視子女教育。此風氣維持至今日,滿族是各少數民族中,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之一。
  3. 因為重視教育,提高了滿族的文化水平,亦造就了不少著名的知識分子。其中包括:有清朝第一詞人之稱的納蘭性德,舉世知名的《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著名的現代文學家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書法家啟功,京劇家程硯秋與相聲大師侯寶林等。
  4. 飯食方面,以小米為主,擅於以粘米粉製造各類糕點包餃,名聞全國。滿族擅於養豬,喜食白片內、血腸和豬肉,卻忌食狗肉。滿族人還嗜煙好酒。
  5. 滿族傳統建築是蓋三間廂房,屋外以木障圍成院落。大門南開,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桿。正房分西、中、東三間,西間設有南西北三面炕。西牆上供祖宗板,不許客人坐,北炕為長輩居,南炕為晚輩或下人居。屋內多開南窗和西窗,過去窗皆糊紙,如今多數改為玻璃窗。滿族忌人死在西炕或北炕上,故人將死時,必把他移至南炕,人死後,棺木須從窗戶送出,不准從門口抬走,因為門是人走的,忌死人經過。
  6. 衣著方面,傳統服飾中男子頭頂前部剃光,後留一條長辮,身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女子頭頂盤髻,戴一六角帽,佩戴耳環,身穿寬大的旗袍,穿緞布鞋。入關以後,婦女旗袍經改良後,已成為通行全國的服裝。
  7. 刺繡:滿族刺繡因做工精細和美輪美奐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曾在清朝時成為地位等級的標誌;二○一四年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6
  8. 剪紙:滿族剪紙歷史悠久。它源自巫術,後來演變成反映民族獨有特色和文化的載體。內容可分為山水風光、花鳥魚蟲、人物、動物等。二○一○年十月,多區的滿族剪紙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

最新情況

到二十一世紀初已形成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民族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3. Zhou, Peiqu and Miao Hong: ‘Tiny Community Does Its Bit to Keep Manchu Alive,’ China Daily, 1O.1.1991.
  4. 金磊:「搶救滿語振興滿族文化」,《大公報》(二○一五年四月二十六日),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5/0426/2982819.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十二日)。
  5. 傅樂成著:《中國通史》下冊,(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一九八二年),第六五七至六五八頁。
  6.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710/c1013-31224517.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十八日)。
  7. http://cd.hebei.com.cn/system/2018/09/07/019093719.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十八日)。
  8. 相傳康熙皇帝曾寫了一首「康熙十架歌」,見《普天頌讚》一七○首。
  9. 歐伊文著、司徒焯正編譯,張有德、台雅各合譯:《東亞教會大復興》,(香港:基督教中國佈道會總會文字部,一九八一年),第八十一至八十六頁。
  10. 資料引自《宣教日引》,下載日期:2013年2月21日。網址: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112909。又可參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至十一頁。
  11. https://zh.bitterwinter.org/henan-style-persecution-spread-other-provinces(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七月十八日)。

瑤族 | Yau

人口:3,309,3411

分布

主要居住在廣西、湖南、廣東、雲南、桂州等省,其中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多,約佔瑤族人口70%。

語言

瑤族按不同的自稱,分屬不同的語言支系,包括:

  1. 勉支──語言屬苗瑤語族瑤語支。
  2. 布努支──語言屬苗瑤語族苗語支。
  3. 拉珈支──語言屬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4. 柄多優──居住於平原地區,語言接近漢語。

四支瑤族中以使用勉支的人口最多,約佔全國瑤族的七成。又因與漢、壯等族接觸較多,各地瑤族多兼通漢語或壯語。瑤族沒有本族文字。

經濟

瑤族以農業為主,兼營林業和狩獵。農業方面,由於瑤族多居於山區,他們因應地形從山腳至山頂開墾出一層一層的梯田。農作物有穀、玉米、豆類、芋薯類、瓜果類及各種經濟作物。由於山多田少,各地種植的方法不同,有刀耕、鋤耕和犁耕三種類型。最特別的是一種集體勞作方式:農忙季節,每村自發性地組成勞動隊伍,排列成一字形,進行刀耕或鋤耕競賽。在勞動中,還請兩名歌手擊鼓敲鑼,鼓動人鋤地的情緒。

由於山區的土壤、雨量和氣候皆適宜種植林木,林木業變成瑤族另一經濟來源。此外,並生產竹、杉、桐油、棉紙、棕繩、八角、茶油、苓香草、木耳、香菇和各類藥材。

農耕之外,瑤族還保留狩獵,採集野生植物、捕魚等生活方式。延至九十年代的今天,瑤族的經濟條件仍然較差,許多瑤族還未溫飽,必須以此幫補生計。

宗教

  1. 傳統宗教

    瑤族由於分布較廣,信仰也各有不同,主要有圖騰、自然、鬼神和祖先崇拜。

    盛行於各瑤族地區者是盤瓠圖騰崇拜。根據瑤族傳說:龍犬盤瓠,因為替王立功,王以公主相配,生下六男六女,此六男六女繁衍生子,成為瑤族。又有一傳統謂有二名瑤族渡海時遇到狂風,三天仍未能到岸,酋長率眾向盤王(即盤瓠)求救,並許下宏願,盤王瞬即帶領他們登岸。因此瑤族每年都舉行還盤王願慶典。各地瑤族還願的日子不一樣,多在豐收之後或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獻祭的日子除殺豬宰雞外,群眾還身穿盛裝,跳盤王舞,唱盤王歌,以示紀念盤王。盤瓠不單被視為始祖,還成了全族的保護神。2

    圖騰崇拜之外,還有各色各樣的自然崇拜。例如大樹和太陽崇拜。許多瑤區不能把鬼神分別清楚,只知鬼有大小、善惡之分。而且善、惡也不是絕對的,惡鬼有時會變善,善鬼有時會變惡。善鬼保護人畜平安,惡鬼加害於人,兩者都需祭祀,以求福去禍。瑤族各支信奉的神,有許多受漢、壯族影響,故有關帝、觀音、灶君等偶像。各地瑤區皆有廟寺,廟內供有神像,常多達五、六十個,多由木和石雕製而成。

    然而,最普遍的崇拜對象仍是祖先崇拜,參與的人也最敬虔。祭祖的儀式多式多樣,除大型的做洪門(酬謝祖先協助他們趕走野獸)外,還有打齋、跳香火、清明掃墓、七月祭祖等。除了節日祭祖,每天吃飯前都須向祖宗有所表示。眾多的迷信活動,既束縛人的生活與思想,也浪費大量資源,使生活貧困的瑤族,更加艱苦。

  2. 基督教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曾有宣教士在瑤族地區工作,建立教會,帶領一些瑤族歸主。可惜缺乏資料,未知詳細情況,據一些人估計,中國現時約有一千名瑤族基督徒。3

歷史淵源

瑤族的先民居於長江流域,屬於秦漢時期長沙武陵蠻(又稱五溪蠻)的一部份。隋、唐之前,由於生產工具落後和社會動亂,迫使瑤族先民經常向南遷徙,部份遷往山區,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到了明、清時代,各地瑤族逐漸定居下來。居住在不同地域的瑤族服飾有別。

各地的瑤族也有不同稱謂,當中有: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藍瑤、過山瑤、白褲瑤、紅褲瑤、藍靛瑤、八排瑤、坳瑤等。

民族特色

  1. 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也有自由戀愛而結合。嫁娶有兩種方式,一是男娶女嫁,一是男方入贅女家。
  2. 瑤族的男子到十五、六歲時要接受一種度戒的宗教儀式,才取得成年男子的社會地位。各地度戒儀式大同小異,都是由師公(巫師)主持,讓受度戒者經歷一些危險和痛苦的考驗才算通過。過去要經過刀山法(赤足踩上利刀紮成的梯);鹽埠法(以生鹽放入眼)等十種殘忍的考驗,現在只須行雲山法就成了(雲山法就是以四條長木柱紮成高臺,受戒的人從高臺倒翻下臺,落在鋪上稻草或被絮的藤網上)。危險考驗表示這人已死去,受戒後成了新人,取得新的社會地位和身分。受戒非常重要,因為受了戒的人方能跟師公學習求神送鬼的禮儀,死後靈魂才可升天做官。
  3. 瑤族的口頭文學非常豐富,有創世史詩,有反映部落戰爭的圖騰神話,有風趣而富哲理的動物故事等。瑤族非常喜愛歌唱,每逢過節或農閑時,男女青年常聚集在一起對唱。歌唱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古今中外故事、天文地理、勞動 生產及愛情生活等。
  4. 飲食方面,因各地所生產的農作物不一樣,所以主食也有不同。有些地方是以稻穀為主,有些是以玉米為主,有些地區是稻穀加上玉米,並輔以小米、瓜菜、芋薯和各種豆類。肉食有豬肉、雞肉或獵獲的禽類。瑤族嗜好飲酒。廣西巴馬瑤自治縣有許多百歲壽星,是中國長壽地區,據說長壽的祕訣與他們主要吃玉米糊,輔以瓜菜,並以火麻為油有關。
  5. 居住方面,一般居於高山,房屋均為人字形。建屋材料有草、竹、瓦和土。十戶到幾十戶即成瑤家村落,不與他族混雜。
  6. 衣著方面,不同地區的服飾,有一些差異。男子上衣有對襟及左大襟兩種,束腰帶,褲子長短不一,多以藍、黑色為主。有些地方的男子蓄髮盤髻,包以紅布,飾以野雉毛。婦女穿無領短衣,繫腰帶,下穿百褶裙、長褲或短褲。衣領、袖口、褲腳皆繡上美麗的圖案,腳上還繫綁腿。銀器首飾是婦女最喜愛的裝飾品。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陳斌:「瑤族宗教文化特點述略」,《雲南民族學院學報》,一九九一年,第四期,第十八至二十二頁。
  3.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維吾爾族 | Uygur

人口:11,774,5381

分布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還有小部份在湖南省桃源縣及常德縣。

語言

維吾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

經濟

新疆的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邊有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西部布帕米爾高原。天山則自西向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北疆和南疆。在天山和崑崙山之間是塔里木盆地,盆地中央有沙漠。由於新疆面積大,地形複雜,南北氣候和雨量的差別都很大。總體而言,新疆屬大陸性氣候,雨量雖少,但各大山脈和高原的冰雪在夏天融化,變成了無數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水源。故此,新疆盆地變成一個既宜發展農業,又宜畜牧的地方。

新疆盛產小麥,其次是玉米和高粱,在地勢較低的地區也種植水稻。新疆的自然條件適宜種植棉花和瓜果,這兩種出產都有悠久的歷史,且著名中外。此外,還有油料作物、麻類、煙草等。新疆又是重要牧區,水量多,牧草豐美。維吾爾族除種植外都兼畜牧,以飼養牛、羊為主,還有馬、牦牛、駱駝、驢等。農牧之外,維吾爾族的手工業也非常發達,其中以冶金、雕玉、紡織、釀酒和皮革加工最為著名。並因地處絲綢之路,維吾爾族的商業歷來都非常發達。

隨著引進外來技術和開發天然資源,新疆的經濟走向工業生產:毛紡、棉紡、皮革品製造、釀酒、奶製品、肉製品、水果加工等工業相繼建立起來。新疆的礦產非常豐富,所以又建立起鋼鐵、煤炭、石油加工、機械等重工業。

宗教

  1. 傳統宗教

    維吾爾族在歷史上曾有過多種信仰,在鄂爾渾河時代曾信奉過薩滿教和摩尼教。九世紀西遷後又信奉過祆教、景教、佛教。伊斯蘭教在十世紀末從阿拉伯傳入新疆,經過長時間的擴展和傳播,終於取代了佛教的地位,成為維吾爾全族的宗教。

    在新疆的維吾爾族中有兩大教派,一為遜尼派中的哈乃斐派,二為神祕主義的依禪派。哈乃斐派盛行於伊拉克(Iraq)、埃及(Egypt)、突尼斯(Tunisia)、土耳其(Turkey)、阿富汗(Afghanistan)、印度(India)、巴基斯坦(Pakistan)及中亞地區,是伊斯蘭教派中人數最多的一派。宗教信仰的特點是嚴守教法,信守念、禮、齋、課、朝這五功。依禪派又稱為蘇菲派。依禪一詞為阿拉伯語,即導向主義,教派的首領稱為依禪,依禪派亦因此而得名。依禪派的特點是不重視持修五功,重視讚念真主,要求信徒參悟修道來「近主」,最終達到人主合一的地步。依禪是聖人,最接近真主,教徒要竭盡全力來崇拜他,現世罪過方能得到赦免,來世才可以升入天堂。

    清真寺是宗教活動中心,亦是居民開會和宗教學校上課的地方。新疆共有三類清真寺。(一)居民清真寺,是教徒日常禮拜的地方。(二)主麻清真寺,是舉行大禮拜的地方。(三)行人清真寺,設在遠離鄉村的路旁,供行人作禮拜之用。

    維吾爾族宗教的另一特點是設立宗教法庭。在維吾爾族聚居的每個縣,都有宗教法庭,設庭長(由高級阿訇擔任)、審判長等。法庭處理一切民事和刑事案件,可以判處死刑、徒刑、罰款、體罰等種種刑罰。

    維吾爾族的宗教組織非常嚴密,各地劃分很多教區,教區設有阿訇辦事處,宗教領袖權力極大。從社會上的行政司法、農工商業,到教徒個人的田產房屋買賣,一切文書契約、合同買賣、結婚、離婚等,都要經教主的蓋章才算合法和有效。

    伊斯蘭教非常重視宗教教育,宗教學校是培養阿訇的地方。主要的課程是《古蘭經》、教規、阿拉伯文、土耳其文或伊朗文。

  2. 基督教

    (一)上世紀初期,曾有宣教士在維吾爾族中宣教,在三十年代,維吾爾族信徒曾達到一百人,並曾建立一家基督教教會。可惜在一九三二年發生暴亂,狂熱的伊斯蘭教教徒把男信徒殺死,強迫女信徒嫁伊斯蘭教教徒。

    (二)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政府把大量漢族遷移至新疆。據官方公布,新疆現有十五萬名漢族基督徒,二十七個城市都有聚會點,這些信徒加上外國籍教師或經商進入新疆的西方人士,成為維吾爾族接觸福音的媒介。

    (三)上世紀五十年代,《聖經》已被譯成維吾爾文。隨著語言的改變,該版本現只有極少數人懂得,必須重新翻譯和修訂。這項工作正在積極地進行,據知於二○○五年已完成《新約》。

    (四)遠東廣播公司在一九九一年五月展開了維吾爾語的廣播。維吾爾語的《耶穌傳》也已完成。

    香港前線差會的《心繫中國穆斯林祈禱手冊》指,現時約有五百名維吾爾族基督徒,但聚會人數及地點不固定。2另外,新疆維吾爾族基督徒幾乎不可能用自己的語言閱讀《聖經》,特別是獨居人士。維吾爾族只能獲得少量《聖經》印刷本,當中絕大多數是(前)穆斯林,並且已受到政府的嚴重壓迫。一項新事工正於網上提供維吾爾語電子版《新約》和其他經文。許多維吾爾族現在能以文字和音頻格式接觸福音書。3

歷史淵源

維吾爾一詞乃團結和聯合的意思。維吾爾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與中國及西方長期有交往。歷史上同音異譯的結果,出現不同的稱呼:袁紇、回紇、回鶻等。直到一九三四年,新疆省政府公布「維吾爾」為民族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維吾爾族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在東起貝加爾湖,西至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之間,一個操突厥語的游牧民族丁零。至公元五、六世紀,丁零變音為鐵勒,東部鐵勒產生了袁紇族。

公元六世紀,突厥人崛起於中亞草原,建立突厥汗國。五八三年,突厥內亂,分裂為東、西兩部。六○五年西部鐵勒一些部族反抗西突厥,東部鐵勒中也有部族反抗東突厥。回紇首領率東部鐵勒五千之眾大敗東突厥十萬精兵,回紇立時聲名大振,漸次取代鐵勒的名稱。七四五年,回紇滅東突厥,建國於嗢崑(今鄂爾渾河),後易名為回鶻汗國。

至八四○年,回鶻亡於天災人禍,並分為三支西遷。一支遷往河西走廊稱為河西回鶻。十三世紀時歸屬元朝,並信奉喇嘛教。因長期與蒙古族、藏族、漢族融合,變成了一個民族,就是今天的裕固族。另一支遷往吐魯番盆地,建立了高昌國,這國持續到元朝末期,為察合台汗國所併。遷往葱嶺西中亞草原的一支與突厥語的部落會合而組成了維吾爾汗國,十二世紀時亡於西遼。

伊斯蘭教開始於維吾爾汗國,及後,伊斯蘭教藉武力從中亞一帶向天山以南推進,逐漸成為南疆居民的宗教。與此同時,流行伊斯蘭教的地區開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維吾爾文,生活方式亦由游牧轉變為城市和農業生產。伊斯蘭教教規成了這地居民──即今天的維吾爾族的生活習俗和規條。

民族特色

  1. 維吾爾族的婚姻制度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過去曾經有過一夫多妻、父母包辦婚姻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共政府頒布了新的婚姻法,取締了舊制度,奉行至今。維吾爾族嚴禁與非伊斯蘭教教徒結婚。
  2. 維吾爾族待人接物非常講究禮貌,晚輩對長輩非常尊敬,好友見面互相握手問候。主人待客非常熱情,常邀請客人上座,並以最好的茶和食物招待。
  3. 維吾爾族非常講究整潔和種植花草樹木,他們非常重視水源,嚴禁人在水源地區洗衣沐浴。
  4. 食物方面以麵食為主,喜歡吃羊肉、牛肉、魚肉,忌吃豬肉。習慣喝奶茶和紅茶,瓜果和奶類製品是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5. 維吾爾族的文學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民間文學豐富和多采多姿,音樂舞蹈優美,工藝美術別具風格。
  6. 住屋方面,南疆多為土木結構的平頂方形平房。北疆多為斜頂平房,開南窗,室內設有火爐以作冬天取暖之用,室內鋪花氈,牆上掛壁毯,家具多有木刻裝飾。維吾爾族是一個講究家居藝術和布置的民族。
  7. 衣著方面:男子在襯衣外套上及膝長的袷袢,斜領、無紐扣(北疆氣候較冷,外套常有紐扣),繫腰帶。婦女穿色彩鮮豔的連衣裙,外套背心。男女都戴繡花帽,穿長筒皮靴。

最新情況

  1. 文革期間,維吾爾族大遭逼迫,清真寺被封閉,禁止公開禱告。近年政府已放寬伊斯蘭教政策,重開清真寺,但仍未能停止維吾爾族尋求獨立的浪潮。
  2. 中國政府把數百萬漢族移居新疆,目的是分散維吾爾族的凝聚力,維吾爾族對此極為不滿。加上政府把新疆用作勞改場和核子試爆區,弄得當地人咬牙切齒。一九九○年四月曾爆發了一場流血衝突,政府雖然隱瞞詳情,但據知政府動用了一千多名鎮暴警察,花了兩天時間平亂,傷亡難免慘重。有人形容新疆如走在危橋上。在這民族主義復興的年代,新疆的維吾爾族未必能過太平安樂的日子。
  3. 中國政府於二○一○年在新疆工作會議上宣稱,會以全國之力推進新疆一系列「跨越式」目標,包括以五年時間使新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全國平均水準,到二○二○年要消滅新疆絕對貧困的境況。4
  4. 近年中國不斷打壓維吾爾族,甚至傳出政府迫害及欲消滅該族的消息。中國以反恐名義在新疆設「再教育營」,人權團體估計當中多達一百萬名維吾爾族和其他大多數為穆斯林的少數民族被拘禁。中國則辯稱是為了打擊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而作出大規模拘押。5營內的醫生向被囚的維吾爾族婦女注射藥物,使她們的經期停止,有指當局以此替族人絕育,以防他們繁衍後代。6另外,二○一九年九月亦傳出中國計劃以「分裂國家」的罪名,將兩名維吾爾族學者判處死刑。國際特赦組織及多名來自中國的海外學者呼籲中國終止相關計劃。7
  5. 新疆以外的維吾爾族也受到國家嚴密監控。一位定居山東的維吾爾族婦女因其宗教信仰而被當局監控,從二○一七年起,她居住的街道辦事處隨時打電話或上門盤問其行蹤,並要求她每週到街道辦事處簽字及登記個人信息。8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frontiers.org.hk/wp-content/uploads/2016/01/維吾爾族-1.pdf(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二十日)。
  3. https://www.barnabasfund-asia.org/3203924613-news/1-2(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二十日)。
  4. 天娜:「今日新疆的穆斯林宣教工作」《浸傳網期刊》,第四十七期(二○一一年二月)。
  5.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9020291.aspx(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九日)。
  6. https://news.cts.com.tw/cts/international/201908/201908161971509.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九日)。
  7. https://tw.news.yahoo.com/維吾爾族學者恐遭處決-各界急籲中國取消判決-100500563.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九日)。
  8. https://zh.bitterwinter.org/uyghurs-outside-of-xinjiang-being-watched/(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十九日)。

蒙古族 | Mongolian

人口:6,290,2041

分布

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並分布於遼寧、新彊、吉林、黑龍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肅、雲南等地。

語言

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蒙古自十三世紀初已有文字,十七世紀時經咱雅.班第達改進,稱為陶德蒙古文,通行於新彊等地的蒙古族中。

經濟

  1. 蒙古族自古以來生長於遼闊的大草原上,長期都從事畜牧業、半農半牧和農業。蒙古盛產蒙古馬、牛、羊、駱駝。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加工業和工業也逐漸興旺。
  2. 蒙古草原本來蘊藏豐富的煤礦,內蒙古僅次於山西為全國第二大產煤區;伴隨煤礦業的發展,包頭市已發展成中國最大工業重鎮之一。

宗教

  1. 傳統宗教

    古代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十三世紀開始改信喇嘛教。又因蒙古族分佈廣,受其他民族影響,也有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等。但影響蒙古族最深遠的仍是喇嘛教。蒙古族的社會雖然不像西藏政教合一,但大批青壯蒙古人當喇嘛。黃教喇嘛不許結婚生子,不必參加生產,減少了社會的勞動力,人口下降,經濟衰退,並把蒙古族勇猛精進、發奮向上的精神消耗淨盡,對蒙古族的發展帶來極不利的影響。

  2. 基督教

    (一)十二至十三世紀初,部份蒙古族信奉了景教(即涅斯多流派)。

    (二)元朝建都北京後,羅馬教遣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在北京首創天主堂。元朝後期,天主教與景教一律統稱也里可溫教。

    (三)十九世紀初期,曾有宣教士在他們當中工作,把《聖經》譯成蒙古文。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也曾在他們中間工作,但未見果效。

    (四)在中國,政府對民族主義相當憂慮,但仍允許一些西方的宣教士進入這些地區教授英語或學習蒙古文,從而帶來傳福音的機會。因著宣教士過去的努力,蒙古至今有基督徒約六千人。3萬民網的資料則顯示,中國蒙古族基督徒佔計約有六萬。4

歷史淵源

蒙古族起源於公元七世紀的一個名為「蒙兀室韋」的部落。公元九世紀,部落向西遷移,逐漸同突厥語族的居民融合。公元十二世紀,蒙古部的首領鐵木真力量壯大,擊敗了其他部落,統一了蒙古,被推為蒙古大汗,號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蒙古」一詞由部落名轉變為民族名稱。

民族特色

  1. 蒙古族精騎善射,每年都舉行一次大型的賽馬、射箭、摔跤活動。
  2. 蒙古族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通婚。兒子成家後,通常住在父母蒙古包附近,家族中輩分最高者為家長,握有實權。
  3. 蒙古族的穿戴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牧區的冬裝多為皮衣,夏季一般穿布料衣服,腰上常佩戴吃肉的刀子,喜歡穿輕筒牛皮靴,長達膝蓋。
  4. 牧區以牛、羊肉及奶製品為主食,農區以糧食為主,奶食為輔。牧區多住圓形蒙古包。
  5. 在蒙古族的生活中,氈製品最為常見,它是族內獨特的藝術特色。氈繡中最為獨特且最能代表蒙古族的圖案是火和爐灶。在信奉薩滿教時期,蒙古族崇尚火神,祭拜天、地、山、水和火是對薩滿教崇拜宇宙天體的象徵。到了現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觀賞性氈繡可見於各種自由紋樣的圖案,當中不乏龍、鳳、虎等神獸,還有英雄人物的圖案。除此以外,較具特點的是蒙古族五畜圖案。實用性氈繡則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從蒙古包、服飾再到生活用具都可看到。2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8/09/10/012565450.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3.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4. 資料引自福音證主協會介紹中國大陸教會的網上資料,網址:http://www.wanmin.org/minzu/mongo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赫哲族 | Hezhen

人口:5,3731

分布

大部份居住在黑龍江省同江、撫遠和饒河等縣的沿江地帶,少數居住在勒得利、佳木斯等地。

語言

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大多數人通用漢語文。

經濟

赫哲族屬漁獵經濟文化類型,長期居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等沿江地帶,江河湖泊成為赫哲族衣食之源。赫哲族以捕魚為食,也用魚皮和獸皮製衣褲、靴等用品,因此在歷史上,被稱為「魚皮部」。

近年,政府協助赫哲族開展人工科學養魚、繁殖紫貂、種植等,經濟情況已得到改善。

宗教

  1. 傳統宗教

    赫哲族實行崇拜祖先,因認為靈魂是長存不滅的;同時也崇拜大自然,因為相信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有神靈主宰。赫哲族最尊敬的神是天神,常供奉在神樹上,其次就是三星神。此外,每季出獵之前或打獵回來,都要舉行家祭謝神。

    由於人與鬼神不能直接相通,所以必須由作中間人的薩滿負責祭神念咒。薩滿有男有女,但以男性為多,他們平日也要勞動,所得酬金不多,社會地位不高,因為群眾「只尊重他的神而不是尊重他」。赫哲族的歌舞、樂器與祭祀神靈各類宗教活動有密切關係。

  2. 基督教

    據「神州情」網站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無名的傳道者(續)」一文報導,當時一對夫婦正向赫哲族傳福音,帶領了四人信主;該網站又引述楊天民所著《中國的少數民族》一書的資料,指出赫哲族約有一百名基督徒。

    而另一專注亞洲福音工作的宣教機構「收割亞洲」(Asian Harvest),在其少數民族簡介赫哲族的介紹中,指出一九九六年曾有從同江來的漢族信徒,在街津口向赫哲族傳福音,那時約有六十人信主並接受了洗禮。4其英文版赫哲族簡介則指出今天在赫哲族中有三個家庭聚會,但沒有受訓的教牧同工牧養他們。5

    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的資料顯示,截至二○一九年八月為止,基督徒佔赫哲族人口的百份之四。6

歷史淵源

赫哲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其先祖可追溯至先秦時的肅慎,明朝時為女真的一支。「赫哲」是赫哲人的自稱,意思是「下游」、「東方」,即「住在下游東方的人」,歷史上曾有「黑斤」、「赫金」等稱謂,一九四九年以後統稱赫哲族。

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加上天災人禍,疫症流行,赫哲族的死亡率非常高,一九四九年前後,赫哲族只剩下三百餘人,瀕臨滅族的危機。及後生活條件開始改善,人口亦不斷回升,由一九八二年的1,476人,到一九九○年的4,245人,及二○一○年的5,354人。

民族特色

  1. 赫哲族的婚姻基本上是奉行一夫一妻制,也有少數人是一夫多妻的。同一氏族的男女不能通婚,寡婦改嫁不受限制。按傳統習慣,赫哲族是從摔跤、滑雪、射箭、狩獵等活動中,選取其中的佼佼者為女婿。
  2. 赫哲族是中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維生,使用狗拉雪橇為交通工具的民族,所以稱為「魚皮部」和「使犬部」。
  3. 赫哲族有注重禮儀、敬老尊長的好習慣,晚輩外出歸來,要依次向家中長輩問安行禮,以示敬重,長輩則吻小輩的額頭,以示親熱愛護。
  4. 長久以來赫哲族以魚皮製衣服,不論男女都喜大襟長袍,短褂或坎肩,後因受滿族影響,魚皮長衫與旗袍相似。近二、三百年布匹、綢緞開始進入赫哲族中,現在已普遍穿布製衣服,男人外出打獵才穿皮衣。姑娘梳一條辮子,已婚婦女梳兩條辮子,年紀大的帶耳環,年輕的帶耳鉗、手鐲。女子的刺繡技術也很著名。
  5. 魚皮畫是赫哲族文化的精髓,即以魚皮作畫,以記錄民族傳說。此手工藝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2
  6. 伊瑪堪說唱藝術是赫哲族特有的口述傳統表達形式。它採用散韻兼行的方式,包含許多獨立的敘事篇章,講述部落之間的征戰與聯盟,以及族內英雄降妖伏魔、打敗入侵者的故事。這種口頭文化遺產表達了捍衛民族特性和領土完整,也保留了薩滿祭祀、捕魚和狩獵的傳統知識。伊瑪堪說唱人不用樂器伴奏,即興敘事,並運用不同唱腔和曲調刻劃不同的人物和情節。他們通常在自己的家族和家庭進行師徒訓練,但如今愈來愈多外地人進行相關的學徒訓練。3

最新情況

  1. 赫哲族的生活條件正在改善,各家各戶已有電力照明,不必再點油燈。電視、收音機等也進入各家庭中,使他們的生活日趨現代化。
  2. 他們有受教育的機會,醫療方面亦已大大改善。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windtakers/episode/447562(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四日)。
  3. https://zh.unesco.org/silkroad/silk-road-theme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he-zhe-zu-yi-ma-kan-shuo-chang-yi-zhu(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四日)。
  4. http://asiaharvest.org/wp-content/themes/asia/docs/people-groups/China/chinaPeoples/H/Hezhen.jpg(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三月四日)。
  5. http://asiaharvest.org/wp-content/themes/asia/docs/people-groups/China/chinaPeoples/H/Hezhen.pdf(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三月四日)。
  6.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3940/C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四日)。

德昂族 | Deang

人口:2,23541

分布

分散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鎮康、耿馬、永德、保山、瀾滄等縣。

語言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傣崩語支,內有布雷、汝買、若進三種方言,無本族文字,不少人通漢語、傣語或景頗語。

經濟

德昂族居住在雲南省西南,有高山伸展其間,又有大江奔流過境,屬亞熱帶氣候。地下蘊藏豐富礦產,山中茂密的森林有繁多的木材和各種藥材,還有多種野獸居住。德昂族主要從事農業,在山區闢梯田種植水稻和旱穀,他們的耕作技術普遍高於當地其他民族。此外,他們還擅於種植經濟作物如茶、棉等。

宗教

  1. 傳統宗教

    德昂族受傣族影響,信奉小乘佛教,他們崇佛極其虔誠。各地的德昂族因居住地點不同,信奉的教派也有別:

    (一)黑崩龍信奉潤派,這派戒律較寬,允許殺生。

    (二)紅崩龍和花崩龍信奉左抵派和尕利派,這兩派要守許多清規戒律,禁殺生、偷盜禁酒等。

    德昂各寨均有佛寺,這是宗教活動和出家僧侶學習的地方。德昂族常把五、六歲的孩童送到寺裡當小和尚,接受佛學教育。僧侶的日常生活都由世俗群眾供給。加上每年宗教節日時,群眾都向佛寺布施,所以佛寺的收入頗可觀。

    德昂族相信人死後靈魂還存在,並根據死者生前的善惡來判定去向。善者升天堂,惡者留在人間變鬼魂,甚至被打入地獄受懲罰。德昂族極重視埋葬死人,人將咽氣,便將一銀幣放入其口中,以作擺渡錢。

    德昂族盛行土葬,但對死於非命者則火葬,以便把附在死者身上之惡魔燒死。

    佛教之外,德昂族還崇拜自然,相信鬼神,每年舉行各類祭祀活動,包括祭寨神、山神、谷娘等,又祭天、地、龍。

  2. 基督教

    過去曾有宣教士在他們中間工作,但果效不大,在他們中間未聞有基督徒,他們仍是福音未及之民。

歷史淵源

德昂族的人口雖然不多,卻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據史書記載德昂族在漢、晉時代稱為濮人或哀牢人,唐、宋時稱為撲子蠻,元、明時稱蒲人、撲子,清代稱為崩龍,德昂各支又各有自稱。其他民族按他們婦女的服飾而稱他們為紅崩龍、黑崩龍及花崩龍。直到一九八六年九月,國務院正式公布崩龍族改名為德昂族。德昂的意思是石岩。

民族特色

  1. 德昂族居住極為分散,又長期與漢、傣、景頗、佤等族雜居,因此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制度都受到這些民族影響,一直未形成德昂族的社會結構。但在社會組織上,還存在大家庭父系公社制。三、四代不分家的父系家庭居住在一起,人口少者有三、四十人,多的有八、九十人。全家住在一幢大房子裡,過著集體生活,長輩(男性)負責組織領導,家庭成員按不同情況進行生產,勞動成果歸大家庭集體擁有,大家庭供給每成員的生活及其他消費。這情況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現在仍有三、五個有親屬關係的小家庭居住在一幢大房子裡,但經濟獨立,各自生活。
  2. 德昂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同姓不婚,也甚少與外族通婚。男女青年的戀愛和結婚都很自由。結婚時,男方要給女方聘禮,稱為奶水錢,作為報酬母親撫育女兒的辛勞,數量則視乎男方經濟情況而定。
  3. 由於德昂族習慣大家庭制度,所以遺傳不少良好風氣,在社會上非常尊重長輩。在家庭中,雖然數個小家庭居住在一起也甚少吵架,反而養成互相幫助的美德。得知親友有困難時,各人都主動相助,送錢送糧,所以在最困難的日子,也沒有人淪落為乞丐。
  4. 德昂族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蕎麥、豆類,普遍喜喝濃茶,嗜好草煙和嚼檳榔。茶對德昂族非常重要,他們不但用來奉客、求婚、喜慶,甚至調解糾紛都要送對方一包茶,所以他們常說:「離了茶辦不成事情。」此外,他們還有很高的製磚和製陶技術。
  5. 德昂族的民間文學非常豐富,如神話、寓言、詩歌等,但多是靠口頭流傳。德昂的音樂是吹打和唱說,其中以水鼓最著名。他們多在宗教節日時跳舞。他們最重要的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
  6. 德昂族聚居的地方盛產龍竹,直徑為十至十三釐米,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就是用龍竹所建,分為兩層,樓上住人、貯糧,樓下關牲口。
  7. 服飾方面,婦女有的穿黑線織成的短裙,又有穿彩色橫紋長裙。最特別的是腰部佩戴彩色藤篾做成的圈,少則五、六個,多則十餘個。頭飾方面很特殊,未婚女子不留頭髮,剃光頭,繞包頭,包頭兩邊如髮辮垂在背後。婚後,女子才留頭髮,戴黑色包頭。男子裹黑布或白布包頭,帶大耳墜、銀項圈,多穿藍或黑色大襟上衣,穿寬大短褲。有紋身的習慣,多喜刺虎、鹿等圖案。近年,男子已不喜戴頭飾,髮型與漢族的男子無異。

最新情況

  1. 中共政府在德昂村落中建立學校,孩童有機會進入學校受教育,甚至原本屬文盲的成人,也有機會學習讀和寫。雲南省實施了對德昂族中、小學生免除教課書費、雜費及文具費的扶助政策。此三免費使德昂族適齡兒童的入學率與鞏固率大增,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2他們中間一些族人還有機會進入大學,受訓成為教師和醫生。
  2. 過去在他們中間流行的熱帶疫症如天花、瘧疾等,已普遍受到控制。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764.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撒拉族 | Salar

人口:3,576,7521

分布

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毗鄰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鄉、以及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也有少量在青海、甘肅及新疆的一些縣市。

語言

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烏古斯語組,接近維吾爾語、烏孜別克語。因與鄰近漢、回、藏各族交往,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詞彙。此外,還借用少量波斯、阿拉伯宗教常用語。無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經濟

撒拉族聚居的地區在黃河沿岸,屬川水地區,氣候溫和,適宜穀麥、蔬菜的生長。撒拉族亦以種植為主,生產的農作物包括小麥、青稞、蕎麥、玉米、馬鈴薯及各類蔬果。他們還經營園藝和花卉,其中以梨、杏、葡萄、核桃等水果最著名。種植之外,他們還飼養馬、牛、羊、驢及雞、鴨等禽畜。在農閑時,還兼營伐木、狩獵、淘金等活動,以助家計。

宗教

  1. 傳統宗教

    撒拉族信奉伊斯蘭教,宗教的教義與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惟獨宗教意識格外強,有捨命不捨教的傳統。

    撒拉族原屬於伊斯蘭教派中的遜尼派,教內無派別。其後西北地區的回族出現了門宦制度,並傳入了循化,撒拉族亦開始有門宦制度。一七六一年,馬明心創立了哲合林耶教派,並傳入循化,被稱為新教,稱原來的教派為老教。新教反對老教多收布施錢財,又反對當權者,符合人民所趨,許多人離開老教而加入新教,新教教徒日漸增多。老教見自己利益被分薄,於是惱羞成怒,聯合清政府的力量,封閉新教寺院,驅逐馬明心離開循化,兩派之間於是互相鬥爭,並延續了多年。一七八一年,兩派終於爆發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各有傷亡。

    經過多年的調校整合,哲合林耶新教逐漸放棄了激烈的口號,並發展成為西北伊斯蘭教區中,最大的門宦教派。它的教義、經典、教規與其他教派無異。但極端神化了教主至與獨一的真神「胡達」(即阿拉)相同,要求教徒絕對信奉他,不能有絲毫違抗的表現。此外,強調信徒為宗教犧牲的精神,宣揚聖戰的思想,使撒拉族成為捨命不捨教的民族。

    民國初年,東鄉族的馬萬福到麥加朝聖回來,創立伊合瓦尼教派,並傳入了循化區。此教派反對門宦制度,於是被人稱新新教,把哲合林耶派稱為老新教,兩派之間經常發生紛爭,甚至出現械鬥的情況。經過多年的爭鬥,新新教漸佔上風,但教徒人數仍以老新教較多。

  2. 基督教

    一九四九年以前,曾有宣教士進入撒拉族中間工作,但果效不大,也未能在他們中間建立教會。3但今天有資料顯示,已有少量撒拉族成為基督徒,4並在西寧市的漢族教會聚會。但他們還沒有自己的教會。5

歷史淵源

據民間傳說和民族學者考證,撒拉族於元代時,由中亞細亞撒馬爾罕地方遷入青海循化地區。撒拉族的先祖兄弟二人原是在中亞撒馬爾罕地方居住,後因與國王不和而被迫離開。他們率領十八人,牽一匹白駱駝,馱著故鄉的水、土和一部《古蘭經》,離開撒馬爾罕,輾轉來到循化地區後,定居下來,繁衍了撒拉族。所以流傳至今,每逢婚禮喜慶時,都要表演駱駝舞。

另一說法認為當成吉思汗大軍征服歐、亞各國,並將當地人民組成「西域親軍」,撒拉族的先祖是西域親軍中的撒兒特部。成吉思汗在公元一二二五年期間從中亞回軍,撒兒特部隊隨大軍轉回,屯駐在青海循化地區。撒兒特定居循化後,與週圍的藏、回、漢族互相融合、繁衍,成為一個新的民族──撒拉族。

撒拉族自稱撒拉爾,其他族稱他們為撒拉族。在歷史中曾有十多種不同的稱呼,如薩拉、撒喇、撒蘭回回等。一九五四年,正式被國家定名為撒拉族。

民族特色

  1. 撒拉族的社會以父系血緣為基礎,家庭一切主權掌握在男子手中。社會組織有所謂阿格乃(兄弟)和孔木散(即一個根子,遠親血緣的組織)。若干家庭組成一個阿格乃,若干阿格乃形成一個孔木散。每個孔木散有一塊公共墓地。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上互相幫助,對外遇到任何重大事情會共同協商,團結一致。
  2. 撒拉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過去曾有一夫多妻,男子三呼休妻就可離婚的特權,盛行早婚和家族外婚。撒拉族的男孩到七、八歲就要接受割禮,女孩在八、九歲就要蓋頭,以示進入成年。成年後,男女要負上宗教責任,家長亦開始為子女物識對象。到十五、六歲就結婚生子,成家立室了。撒拉族的婚俗有「六怪」:(一)送茶和大耳環作定情信物;(二)聘禮可以分期付款;(三)娶親當天,新郎只能在門外接新娘;(四)新娘到達新郎家門外時,會被阻止入內,並要求她想辦法親自步入夫家;(五)用筷子掀起新娘的蓋頭;(六)不會「鬧新娘」,而是「戲謔」新郎的父兄和舅父。2
  3. 撒拉族熱情好客,講究禮貌。親友見面時要互相問安。社會上,老人受到尊敬。親人中,舅舅受到特別的敬重。男女見面,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4. 撒拉族的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其中包括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諺語和笑話等。歌唱方面,他們擅唱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兒等民歌。撒拉曲是本民族的抒情民歌;宴席曲是娶親時唱的傳統歌曲;花兒是用漢語唱的山歌。舞蹈方面,最流行駱駝舞,一般在婚禮時表演。婦女還擅刺繡和剪紙。
  5. 飲食方面以小麥為主,輔以青稞、蕎麥、馬鈴薯和各種蔬菜。肉食以牛、羊、雞為主。忌食豬、驢、馬和自死的動物。
  6. 居住方面是聚族而居,有血緣關係的阿格乃和孔木散一般居住在同一區域。房屋是木泥結構的平頂式建築,庭院內培植花卉果木,屋內牆壁張貼阿拉伯文書法,院牆四角頂上,放著白石頭。在東部孟達山區,房屋是二層結構,上層是臥室,下層是廚房。
  7. 衣著方面,男子戴白或黑色無檐小圓帽,外套黑色坎肩,腰繫紅布帶。老人多穿長衫,冬天則穿光板羊皮襖或羊毛織成的褐子,腳穿牛皮鞋。婦女喜穿色彩豔麗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在額間或手背紋上藍色的梅花斑,婦女普遍戴蓋頭。

最新情況

  1. 在過去,97%以上的撒拉族都是文盲。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教育事業在撒拉族地區迅速發展。據報導,二○○四年時,循化縣有各級各類學校一一四家。西北的各家大學及高等民族院校都有撒拉族的大學生。6
  2. 根據中國於二○○五年五月通過「扶持人口較少民族(撒拉族)發展專項建設規劃」,由二○○六年至二○一○年,有關部門在循化、化隆兩縣撒拉族聚居的一一二個行政村,給予良種建設、特色種植業、溫棚養畜、人畜飲水、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旅遊業等項目扶持,改善了撒拉族群眾的生活條件。7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bb3f10102vvcx.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3. 資料引自《宣教日引》(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081106)(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四月十七日)
  4. 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02091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5. http://www.wanmin.org/minzu/salar(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6.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頁,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390.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四月十七日)
  7. 同上

黎族 | Li

人口:1,602,1041

分布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瓊中縣、白沙縣、昌江縣、東方縣、樂東縣、陵水縣、保亭縣、通什市、三亞市等七縣二市之內,其餘散居在海南省各縣。

語言

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沒有本族文字。通用漢語漢文。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為黎族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但至今仍不通行。

經濟

黎族聚居的海南島屬熱帶氣候,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土地肥沃,最宜種植水稻。因此黎族過去所用的農具雖然落後,也不懂施肥,仍有收成。山區則出產旱稻、玉米、五穀雜糧、薯類等。農業之外,黎族也狩獵、捕魚、採集野生植物,以補助生計。

事實上,海南島得天獨厚,因為屬於熱帶氣候,雨量和陽光充足,所以熱帶植物生長非常茂盛。海南島出產橡膠、油棕、香茅、胡椒、咖啡、金雞納和腰果,此外還有熱帶水果,四時不絕。境內還有三個原始森林,山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海產類亦非常豐富,地下還蘊藏豐富的鐵礦。近年海南政府加速改善境內的交通運輸,促進經濟發展,也逐漸改變黎族的生活面貌。

宗教

  1. 傳統宗教

    黎族大部份地區以祖先崇拜為主,雜以自然崇拜;有些地方還保留以貓為祖先的圖騰崇拜。黎族觀念中無明確的鬼神之分,只是按其對人生活影響程度而分為大鬼及小鬼。所謂大小,非指鬼的權力,乃是指祭祀時以大或小的供品來獻祭。黎族普遍認為祖先鬼最有能力,所以對祖先崇拜非常恭敬,祈求祖先鬼保護人畜平安。

  2. 基督教

    十九世紀末,宣教士曾在黎族地區工作,還印發大量《聖經》、《養心神話》、《耶穌教初學問題》等宗教書籍,並設立一些醫療服務。部份黎族相信基督教,並建立了五家教會。據估計,現時海南島約有二千名黎族基督徒。3

歷史淵源

黎族是海南島的原居民。戰國時期,泛稱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為百越,西漢時稱海南島居民為駱越,東漢時稱為里、蠻,隋唐則稱為俚、僚,到宋朝時,稱他們為黎,一直沿用至今。

在秦、漢以前,百越之一支──駱越遷居海南島,漢武帝曾數次派兵攻打海南島,設置郡縣,漢人亦漸次遷居海南島,唐、宋、元、明、清時代均有漢人移居。至清代,人數多約二百一十七萬。 他們與黎族雜居,部份人逐漸被黎族同化,但亦把漢文化帶入黎族中。及後苗族及回族亦遷徙入海南島,形成今日海南島的多元民族的組合。

民族特色

  1. 黎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同族不婚。青年男女可自由交往,但結婚要父母首肯。一些地區在婚後有不落夫家的習俗,離婚與寡婦再嫁均十分自由。男女一視同仁,沒有重男輕女的陋習。
  2. 紋身是黎族婦女傳統的風俗,所刺的花紋代表不同的地區和支系。所以紋身不僅為美的追求,更重要是區別氏族的身分。有「不紋身,祖先不承認」的觀念。這種風俗,目前已消失了,只有在年齡較大的婦女中才可見到。
  3. 黎族能歌善舞,音樂和舞蹈均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主要源於生產和生活,與祖先崇拜也有密切關係。黎族手工業中,以紡織最為著名。出產的黎錦,在歷史上,比中原的技術還要高明。甚至元代的紡織家黃道婆,也要到黎族學習紡織技術,黎族紡織技巧之高可見一斑。
  4. 飲食方面,以稻米為主,也有地區以蕃薯、玉米為主食。喜以竹筒為煮飯器皿。採集與漁獵所得的,作為副食。黎族嗜酒,愛嚼檳榔。
  5. 他們的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傳統的房屋是幹欄式的船形屋。屋頂為弧形,如船之蓬,上覆蓋茅草,下以木材建成。目前黎族村寨已改為人字頂茅屋和磚瓦房,只在深山才可見船形屋。
  6. 衣著方面,婦女穿對襟無扣上衣和筒裙。有些地方穿套頭上衣,束髮腦後,扣以骨簪,披繡花巾,戴耳環首飾。男子結髮於額前或腦後,上衣無領、對襟。現時黎族的服裝已完全現代化,只在傳統節日或荒僻山寨中才可看到。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蕭景陽:「黎族現代民族意識略論」,《廣東民族學報》(一九九一年一月),第十一至十九頁。
  3.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獨龍族 | Drung

人口:7,3101

分布

百份之九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獨龍河兩岸,約有百份之十分散居住在貢山縣北部的怒江兩岸。

語言

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與貢山怒族語言基本相通。沒有本族文字。

經濟

黎族聚居的海南島屬熱帶氣候,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土地肥沃,最宜種植水稻。因此黎族過去所用的農具雖然落後,也不懂施肥,仍有收成。山區則出產旱稻、玉米、五穀雜糧、薯類等。農業之外,黎族也狩獵、捕魚、採集野生植物,以補助生計。

事實上,海南島得天獨厚,因為屬於熱帶氣候,雨量和陽光充足,所以熱帶植物生長非常茂盛。海南島出產橡膠、油棕、香茅、胡椒、咖啡、金雞納和腰果,此外還有熱帶水果,四時不絕。境內還有三個原始森林,山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海產類亦非常豐富,地下還蘊藏豐富的鐵礦。近年海南政府加速改善境內的交通運輸,促進經濟發展,也逐漸改變黎族的生活面貌。

宗教

  1. 傳統宗教

    獨龍族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山川、河流、大樹、怪石等都是崇拜的對象。

  2. 天主教

    在一九○七年曾有法籍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貢山白哈羅村傳道,修建教堂。

  3. 基督教

    一九三五年,美籍傳教士莫爾斯進入怒江地區,在茨開、丹當等地建立教會,並多次派人到獨龍河地區傳教佈道。四條村莊的獨龍族信了基督教,並在數處地區建立了六間禮拜堂。目前有說獨龍族約只有一千五百名基督徒。2

歷史淵源

獨龍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元代時被稱為撬,明、清時代稱為俅或曲。獨龍族自稱為獨龍,故一九四九年後,中共政府為他們定名為獨龍族。獨龍族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獨龍河地區,唐、宋時期屬南詔、大理國所管轄,元、明、清時代屬麗江木氏土司統治。

獨龍族地區山巒重疊、崎嶇不平、山川阻隔,使獨龍族與外界隔絕,社會發展甚為緩慢,經濟條件極差,加上歷代的統治者徵收各項苛捐雜稅,人們的生活非常艱苦。他們亦曾經多次因不堪凌辱而反抗不公義的統治者,其中最厲害的一次是在一九三二年反抗察瓦龍藏族土司的不合理徵稅,反抗行動歷時三年之久。

民族特色

  1. 獨龍族的社會屬氏族公社制,成員都是同一個祖先傳下來,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大的氏族有十四、五戶,一般是五、六戶。在氏族公社制之下,兒孫結婚後不分家,只是在原來的住宅旁加蓋一間房子。大家住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生活,一切糧食財產都是公有的,家長負責安排一切生產、祭祀、對外等事務,主婦則負責煮飯、分食。
  2. 獨龍族有多種婚姻形態,由對偶婚、一夫多妻、從妻姊妹婚等都有,近代漸變為一夫一妻制。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婚姻締結全由父母作主。
  3. 獨龍族勤勞、好客、講信用、粗獷剛健、樸素純良,社會上絕少發生盜竊。人們感情真摯,喜歡藉歌舞加以表達。
  4. 飲食方面以玉米、小米、蕎子為主,並以採集、漁獵補充糧食。喜飲水酒、喝茶和抽旱煙。
  5. 住屋以木或竹為材料,屋頂覆蓋茅草,房屋四壁無窗,只開一小口透光和開一道僅能屈身入內之小門。
  6. 衣著方面,男女均穿麻布衣,穿時由左肩腋下抄向前胸,露右臂,男子下穿短褲,女穿花色麻布圍裙。男女都好蓄髮。婦女傳統有紋面的習慣,現已被禁止。

最新情況

  1. 中共政府在獨龍族地區建了二十家小學,使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2. 政府亦在該區興建了數座水力發電站,使獨龍族地區開始有電力供應。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錫伯族 | Xibe

人口:191,9111

分布

其中五萬多人分布於遼寧的沈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等地,有三萬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之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及霍城、鞏留兩縣。其餘散居於吉林省的扶餘、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的雙城、內蒙古東部、北京和全國各大省市。

語言

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跟滿語很接近。錫伯文基本上襲用滿文。一九四七年,一些錫伯族學者把滿文加以改革,擴充新字,捨棄一些拼音符號,成為今日通用於錫伯族自治縣內的文字。

經濟

錫伯族世世代代在中國東北大小興安嶺、嫩江、松花江流域等地活動,自然環境導致他們以漁獵維生。隨後遷居至遼寧,他們要學習農業生產技術,放棄原先的漁獵生活。西北的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定居,其地勢平緩,水草豐美。錫伯族在此開拓了大片農田,興修水利,飼養家畜家禽。目前,錫伯族仍以務農為主,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科學種田和農業機械已日漸普及。近年更興辦採煤、農業機械等企業,經濟向現代化發展。

宗教

  1. 傳統宗教

    錫伯族的信仰是多神崇拜,所拜的神有苗神、土地神、龍王、蟲王等,其中最多人供奉的神是喜利媽媽和海爾堪。喜利媽媽是保佑家室平安和人口興旺的神,而海爾堪就是保護牲畜的神。東北一帶的錫伯族,有部份人信奉薩滿教,新彊的錫伯族則有人相信喇嘛教,但人數不多。

  2. 基督教

    從未聞有福音使者在錫伯族地區中工作,那些地區也沒有錫伯族基督徒的記錄,他們仍是未得之民。但萬民網的資料指,整體上錫伯族雖然屬福音未得族群,但近年因鄰近的朝鮮族信徒所作的美好見證,瀋陽市北部建立了幾家錫伯族教會,基督徒數目約有四百人。4更有機構向他們展開錫伯語福音廣播,相信會有更多族人因而認識耶穌基督。5

歷史淵源

錫伯族自認為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鮮卑是中國古代北方東胡族之一支,在東北大興安嶺活動的游牧民族。公元八十九年,北匈奴被漢大將軍竇仙所敗而向西遷移,鮮卑遂取其領土。公元一五八至一六七年,鮮卑的勢力逐漸擴張,公元三至六世紀,鮮卑族的慕容氏、拓拔氏、宇文氏結合其他鮮卑氏族,在黃河流域建立政權,並因長期與漢人交往,最後完全融入漢族中。少部份鮮卑族仍然居住在北方的綽爾河、嫩江、松花江一帶,這些鮮卑人可能就是錫伯族的先祖。另一說法以錫伯作地名,錫伯族因居地而得名。十六世紀末,滿族勢力日漸擴張,招兵買馬,吸納東北各族,錫伯亦在其內。清康熙初年,錫伯族由科爾沁蒙古屬下編入滿州八旗,遷居遼寧境內,散居在沈陽、金縣、復縣等地。乾隆年間,清政府從沈陽等地抽調一千多名錫伯族官兵,連同家眷,遷駐新疆伊犁,此後他們就在新疆定居,形成了錫伯族分居於東北、西北的局面。

民族特色

  1. 過去,錫伯族家庭多由三代,甚至五代所組成。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婦女在家庭中地位極低,沒有遺產承繼權。家族中非常注重禮節,族內有任何重大事情皆由男性族長組成的「哈拉」會議處理。
  2. 錫伯族從小就被訓練出一套善騎的本領,射箭和摔交是他們傳統的活動。婦女擅長剪紙藝術,剪紙常用以作門窗的裝飾。
  3. 錫伯族非常重視教育。他們是少數民族中文化水平較高的一族,有相當數量的知識分子。他們有天賦的語言才能,清代的錫伯族精通蒙古文、滿文、維吾爾文,常替清政府翻譯及起草外交文件。近代的錫伯族亦有多人通曉各族語言,並有不少人從事語言翻譯工作,素有翻譯民族之稱。錫伯族的文學藝術形式多樣,其中以翻譯作品最為豐富。
  4. 錫伯族的村落多是由一、二百戶所組成,每條村落都會築一幅二、三里長的圍牆。每棟房都有三至五間房,以配合三至五代同堂的家庭。
  5. 食物方面,主要是一種烙製的發麵餅。副食品非常豐富,有牛、羊等肉,蛋、牛奶、酥油及蔬菜鮮果。錫伯族忌食狗肉,忌穿狗皮及狐狸皮製品。
  6. 衣著方面,基本上與滿族相似,愛穿大襟長袍或對襟短衫,鑲花邊,繡花鞋。婦女愛戴耳環等首飾。近年,衣著方面大有變化,除了少部份老年人穿傳統衣服,年輕一輩多穿時裝。
  7. 錫伯族在漫長的歷史裡一直與病魔搏鬥,他們繼承了傳統醫術,經過反覆實踐和探索,終於形成自己的醫藥和醫學理論,並發明了針、藥、按摩等療法,又利用各種中草藥配製單方或複方藥劑進行治療。錫伯族患病時除了找醫生診治之外,還借助巫醫的治療,從而摸索出不少民間療法,逐漸形成土醫隊伍。2
  8. 錫伯族角弓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箭可分為箭頭、箭杆和箭羽三部份。因為角弓過去常用於戰爭和打獵,所以箭頭是扁平形而非圓形。現在比較多見的圓形箭頭只用於體育賽事的弓箭上。3

最新情況

二○○六年,在全疆錫伯族有中、小學十七家,其中小學十二家,中學五家,另有職業高中一家、教師進修學校一家。6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http://hlj.ifeng.com/culture/folk/detail_2015_08/10/4210279_0.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3.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1-08/7707664.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4. http://www.wanmin.org/minzu/xibe(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5. 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02141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6.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
    http://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418.htm
    (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六月四日)

彝族 | Yi

人口:9,830,3271

分布

主要聚居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貴州畢節地區、六盤水地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

語言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個方言區,各區又有多種次方言及土語。方言之間的差別雖然頗大,但有著共同的歷史淵源,基本的詞彙都一樣。

彝文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音節文字,稱為羅羅文、夷經、韙文等。現被稱為老彝文,通行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彝區內。彝族有著豐富的文學遺產,以彝文書寫的書籍包羅萬有,其中包括歷史、地理、宗教、哲學、醫藥、農業技術、天文及風俗等。

基於種種原因,四省彝區的文字讀音和解釋都有一些差異。一九七四年,在政府的資助下,定了「彝文規範試行方案」,對四川的彝文進行一些規範整理,在四川地區推行,收到非常好的果效。現雲南、貴州等政府也著手進行類似的整理工作。現在彝族地區的中、小學等,均以彝文教學。

經濟

彝族地區分布較廣,各地地形複雜,氣候不同。雖然他們都以務農為主,但不同的地區,生產不同的農作物。玉米生產遍於整個彝區。其餘高山地區出產蕎麥、土豆、大麥、元根、燕麥。矮山、壩區及南部出產小麥、水稻。高原地區人口稀少、牧草豐富,最宜畜牧,牧養的牲畜有牛、羊、豬、馬等。除此之外,山區地帶,森林資源豐富,河湖流域,盛產魚類及各種水產。因此,種植之外,狩獵、採集藥材、木材、捕魚等,都是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近年,政府協助彝族地區建立一些輕、重工業,使彝族社會的經濟發展走向另一階段。

宗教

  1. 傳統宗教

    涼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主要是對精靈和鬼神的信仰。他們認為自然界中許多沒有生命的物質都附有精靈,具有保護人的魔力,所以必須向它們獻祭。他們又把各種自然現象神化,所以膜拜著日、月、天、地、山、川等神,其中以山神最被人尊崇,因為彝族多聚居於山區。

    彝族相信靈魂不死,人死後靈魂會浪蕩人間,必須為死者安靈,才能避免它作惡人間。故此為父母輩安靈和送靈成為彝族特有的祖先崇拜。許多地區都會集合一個家族三代的靈牌,舉行集體送靈的活動。彝區沒有寺廟,宗教活動由巫師──稱為畢摩和蘇尼負責。

    畢摩既是世襲的祭司和巫師,又是彝族的教師,他們熟知天文地理、本族的文化典籍、詩歌傳說,所以他們既是宗教的主持者,亦是文化的傳播者。舉凡人生死禍福,都需要畢摩作法念經,消災解禍,所以他們在社會上備受尊重。

    蘇尼是另一種巫師,不懂經典,只是負責跳神、驅鬼、治病,他們與薩滿教的巫師相似,都是因患某種病痊瘉後或被死去的蘇尼靈魂附體而成為蘇尼,在社會上的地位沒有畢摩那般高。

    此外,涼山彝族的民間盛行占卜、巫術。在雲南、貴州等地區因與漢族雜居,受到他們的影響,接受儒、佛、道的宗教。

  2. 天主教3

     

    一八九○年,法國(France)神父光約翰到四川西昌和涼山地區傳教,經光神父的努力,天主教發展得很快,在多處地區建立起天主教會。羅馬教庭還在一九一○年把西昌劃為一獨立教區,由光約翰為主教。天主教在各處建立教堂,開辦醫院、學校,不少當地人歸信天主教。據一份不完全的統計,一九四七年,西昌地區有十八間天主教堂,有7,827名中國教徒,其中一些是彝族信徒。直到一九五○年,西昌、涼山地區還有三十多名天主教傳教士,其後被中共政府驅逐離境。

    天主教亦進入到雲南的彝族地區。法國傳教士曾在雲南彌勒縣西山彝族阿細支中傳播天主教,建立教堂,並曾辦過一些類似修院的訓練中心,訓練信徒傳福音。一九四九年前後,西山有五座天主教堂,近千名信徒,還有一名彝族屬亞細支的神父。

    法國神父鄧明德在一八九六年來到雲南圭山彝族撒尼支聚居處傳教,建立天主教堂。一九二○年,又有法國神父到來傳教,直到一九五一年才被遣送回國。在一九四九年前後,該區共有六座天主教堂,三間禮拜堂,七千名教徒,還培養了一些彝族屬撒尼支和阿細支的神父。

  3. 基督教

    一九○一年,美國(U.S.A.)牧師夏時雨到西昌傳教,設立教會。其後勞益謙牧師夫婦加入,佈道工作日益擴大。及後還設立了醫院,藉醫療宣教,帶領了一些彝族歸主。一九三○年,美國的中華邊疆服務部在西昌設立醫院、農場、學校,還派宣教士到各處彝區傳教。英國(United Kingdom)的內地會亦在彝族地區昭覺城內設立教堂、醫院、學校,一些彝族信主,人數卻不多。宣教士一直工作,直到一九五一年,才被迫離開。

    雲南鎮雄縣彝族地區也有福音工作,反應且比四川的彝區還佳。本世紀初期,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郭秀峰來到雲南省北部傳道,建立教會。其中阿過米和撒營盤兩處均有彝族教會。宣教士在一九四四年離開,把教會交由當地信徒管理。一九四七年,更在撒營盤、撒老烏彝族教會內開辦西南神學院,為雲、貴、川三省培訓傳道。一九五一年,神學院和教會都因政治緣故而被迫停止活動,教會和神學院還被佔用。一直到一九八四、八五年,宗教政策落實後,教會才重新恢復聚會。政府還把撒營盤民族醫院撥給教會,以取代原先教會的舊址。沒有堂址前,信徒實行露天崇拜,人數也有二、三千人。政府讓出舊址後,信徒親自挑磚造瓦,落力奉獻,在五個月之內,建成了價值七萬人民幣,全雲南省最大的禮拜堂。一九八四年,撒營盤教會舉行獻堂禮拜,聚會人數達到六千多名。現在撒營盤區有5,400名信徒,其中4,550名是彝族(這是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七年的數字)。撒營盤教會還繼承過去的傳統,開辦短期培訓班,為教會訓練接班人。4一九八六年,雲南有九家彝族教會,5估計彝族信徒人數約為十萬名。6貴州西部的彝族區,也有福音使者的腳蹤。貴州的福音工作最初亦是由中國內地會開始,其後安息日會、中華基督教會、長老會等紛紛來到貴州傳教,建立教會,興辦小學,黑彝中一些地主還擔任過聯區教會的主席和教會執事。一九八六年期間,貴州地區有十萬多名信徒,其中以苗、彝教會人數最多。7

歷史淵源

彝族是古老的民族,但史籍上記載有關他們的族源卻甚少。根據學者研究所得,多認為彝族源於古羌人。在六、七千年前,中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向四面伸展,其中一支來到中國的西南部。斯時當地已有百濮和百越兩大族群,古羌人與百濮、百越長期相處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在歷史上,彝族的文化是較先進的,很早以前已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豐富的典籍。唐代時曾一度在西南地區建立南詔王國,直到被大理政權取代為止。元代,政府滅南詔、大理,把西南地區劃分為縣郡,受中央政府管轄,卻讓當地的土司治理。直到清代,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取替土司,由中央政府派人直接管治各縣郡。

彝族先民原有六祖,各自分支。各支繁衍,分布愈來愈廣,各支受山川地域隔阻,聯繫日益減少。又與各地不同的民族接觸,受到不同的文化影響,與漢文化接觸較多的地區,文化水平接近漢族;在偏遠地區,甚少與外界接觸的地區則發展緩慢,保持原始的彝族文化。

在不同地區,彝族有諾蘇、納蘇、聶蘇等多達數十種不同的自稱。諾、納、聶都是黑色的意思,只是方言字音有別。蘇是群體、人、家族的意思。全名意即尚黑的民族。在彝族的觀念中,黑色代表高貴、強大。一九四九年以後,他們一致統稱為彝族。

民族特色

  1. 各地的彝族社會發展極不平均,以往在四川涼山和雲南彝族地區長期保持著奴隸制度。社會上分為諾伙、曲諾、阿加、呷西等四種階級。諾伙(黑彝)是統治者,控制其他三個階層。曲諾(白彝)屬中間階層,佔人口的一半,經濟上較為獨立,並可控制其餘兩個階層。但沒有遷徙的自由,買賣田產都須向諾伙納稅。阿加佔人口的三份之一,是黑彝和白彝的奴隸,可被隨意買賣。呷西佔人口的十份之一,是社會上最卑下的階層,被主人視如畜牲,境況最為悽慘。
  2. 彝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在四川涼山地區,不同的社會階層是嚴禁通婚的。一般實行家族外婚,買賣婚姻非常普遍。社會上保留著姑舅表優先配婚,姨表不婚、搶婚、不落夫家、早婚等習俗。
  3. 在家庭中,重男輕女的情形普遍存在,女子沒有承受產業的權利。兒子,特別是最幼的兒子承受父母的產業。舅舅在彝族的社會中備受尊重,兒子的名字多附以父親的名字,使家族的血緣關係可追溯至許多代。
  4. 彝族有本族的曆法,把每年分為十個月,每個月有三十六日,每兩年一閏年。彝曆以十二生肖(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為地支,計算年、月、日。新年沒有固定的日期,多在農曆十一、十二月之間。火把節是各區彝族共同慶祝的節日,日期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前後。民族學者又稱彝曆為虎曆,因為虎是彝族古老的圖騰。學者最近還發現另一彝曆,每年分十八個月,每月約是二十日。2
  5. 彝族能歌善舞,民間有各色各樣的傳統曲調,無論男女都會唱。舞蹈也很有特色,分獨舞和集體舞兩類,集體舞人數可從幾人至上百人一起跳。
  6. 飲食方面,以玉米為主,其次是蕎麥、大米、土豆、小麥、燕麥等。蔬菜有豆類和青菜,肉食有牛、豬、羊、雞等。彝族喜吃酸辣,嗜煙酒。
  7. 住屋方面,多為土木結構或土結構,屋頂有雙斜面和平頂兩種。一般是一房一門,無窗(或開一小窗),室內光線極暗,陳設簡單,家具器皿很少。隨著經濟發展,磚瓦房逐漸增多,開始養成加設窗戶的習慣,經濟發達地區,住屋亦與漢族相近。
  8. 衣著方面,男女上衣右開襟貼身,襟邊繡上花邊。女子多穿不同布料連接的百褶裙,男子穿褲,褲腳有大、中、小三種。大小涼山彝族男子多蓄髮椎髻,頭纏數丈長的包頭,以無鬚為美,左耳戴黃、紅大耳珠。婦女包繡花頭帕,戴首飾。男女都披羊毛織成的斗篷。

最新情況

  1. 雲南省基督教兩會自一九八三年開始為少數民族出版《聖經》和詩歌,其中為彝族(黑彝)印刷了《讚美詩》三萬多本,供雲、貴兩省信徒使用。
  2. 目前有說約有二十萬名彝族信徒,8大多數是在雲、貴兩省之內。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區只有極少量,卻是最多彝族居住的地區,他們仍是在救恩門外的未得之民。
  3. 彝族信徒信主後,改變了很多生活陋習,不吸煙,不喝酒。基督教對彝族的生活習俗有積極的影響,這是中共攻府也不能否認的。
  1. 《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二一年九月。
  2. Feng Xianshou: “Researcher takes time to assess Yi Calender”, China Daily, 16.4.91.
  3. 覃光廣等編著:《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概覽》(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一九八八年),第二○一至二○二頁。
  4. 「讓福音傳遍天下──苗、彝教會概覽」,《橋》,第二十三期(一九八七年五、六月)。
  5. 「管窺雲南教會」,《橋》,第二十三期(一九八七年五、六月)。
  6. Tony Lambert: “Return to Nosuland”, Areopagus, (Easter, 1991), p4~5.
  7. 「高原贊歌──貴州教會點滴」,《橋》,第二十四期(一九八七年七、八月)。
  8.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藏族 | Tibetan

人口:7,060,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