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华福家人们,收信平安!

青年流失大概是所有华人教会的共同痛点,也是在世界各地服事时,最常被问及和谈及的话题。

香港学园传道会去年也翻译出版《当教会遇上年轻人》这本书,提醒我们:年轻人不是教会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上帝托付我们同行和共创的门徒伙伴。最近有两段关于“如何门训当代年轻人”的《使命门徒》Podcast访谈让我深受启发,也对我如何和两个迈入青少年的儿子交互很有帮助。一是与中国青年志 Youthology 创办人 Kevin 的访谈,另一是与新加坡神之心教会 pastor Fifi 的访谈

在此与大家分享在牧养青年世代上,近期的一些反思和学习:

1.聚焦使命,引领他们活出福音

教会若要吸引年轻人,首先必须重新聚焦於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上帝赋予的核心使命。这意味着教会的事工不应只是为了“留住年轻人”,而是要清淅地活出福音的本质。当教会展现出一个超越内部须求的、以上帝为中心的目标时,渴望被赋予使命感的年轻人,才会找到他们参与其中的意义与价值。

2.以同理心理解他们的处境

年轻人渴望被理解。他们面对的困境与上一代所经历的不同。我们需要认真理解他们所处的经济压力、竞争焦虑与身分迷罔,并以福音的眼光来陪伴与引导。

3.承认自己的有限,真诚需要年轻人

要牧养年轻人,第一步是承认我们这一代的有限。青年文化变化快速,我们需要他们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语言与处境。这不只是学习,更是让他们参与建言、共议决策,成为我们团队的伙伴。

8月20日在砂劳越科技大学举行“当信仰遇见现实”青年讲座

4.发自内心地想与他们同在

年轻人渴望的是关系,而不是角色。他们渴望作为“真实的人”被看见,而非被当作数字或对象。牧者与长辈若不发自内心“享受与他们同行”的关系,单靠事工活动,难以创建信任。少说多听,是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起点。

5.以大量具体的肯定创建信任

创建信任的关键是肯定与鼓励。每一次纠正,至少需要五到十倍的正向回馈(肯定与鼓励)。唯有在细致观察与同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给出真诚、具体的肯定。当年轻人确实需要纠正时,要记得坦率真诚的“直球对决”,需要创建在深厚的信任与爱的关系中。

6.邀请他们走进我们的生命与事奉

与其设计吸睛的节目,不如打开我们的生活,邀请他们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年轻人渴望的是一位愿意与他们同行、展现脆弱与真实的生命师傅 (Mentors),而不是一位在讲台上单向教导的老师。同时,也应按着他们的兴趣和状态,邀请他们融入群体、参与服事,让他们在过程中亲身经历福音的大能。

欧陆与台湾的华福伙伴在巴黎举行的教牧同行探索之旅

7.在日常中深度门训

不要低估年轻人理解和回应上帝话语的能力,因为在他们生命中动工的圣灵,一点都不年轻资浅!最好的门训发生在一对一的日常生活中。门训的焦点应是装备他们如何在生活中研读上帝的话语、聆听祂的声音、与圣灵同行,并分辨上帝此刻正在做什麽,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8.示范不凭眼见的信心

当代年轻人在信息爆炸过量的环境中,反而对未来感到迷罔。他们所看见的现实,往往是一个忽略了上帝的“无神”现实。因此,教会的关键任务是提醒他们,真正的现实是有上帝同在且掌权的 (God is sovereign)。

9.赋权他们在各领域创新

在基督里,我们不只是蒙爱的儿女,也是承接产业的继承人。这意味着年轻人拥有在各领域创造文化和转化环境的潜力。教会需要赋权 (empower) 年轻人,肯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上帝所赐的创造力,参与在上帝的共创 (co-creation) 中,活出他们在基督里真实的身分。

10.打破模式迷思,处境化地前行

没有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青年事工模式。每个教会都需要从自身的文化、处境与神学反思出发,走出属於自己的策略与步调。教会要不断进行神学反思,并勇敢地探索符合自己社区文化与年轻人须求的牧养门训之道。

 

 

主 仆

世界华福中心总干事

 敬上

2025年9月

订阅华福电子报

推动华福运动,实践大使命,需要您的参与。
英文姓名(Required)
中文姓名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