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家书

2025年4月

亲爱的华福家人们,收信平安!

今年一月中旬,我拿了四周的安息假,花时间陪伴家人。二月中旬后,重新开始在各地服事,过去一个多月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服事,最让我喜乐的是能在服事中,与好朋友连结谈心,并认识新的朋友。在这些对话和交流中,以下是我最近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忠心 vs. 影响力

在服事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选择:是要追求忠心(faithfulness),还是追求影响力(influence)?这两者并非对立,但优先级必须明确。我们的呼召是忠心,至于会不会有影响力,那是上帝的主权,不应是我们要追或强求的。

在《全球华人启发大会》上与刘彤牧师、蔡颂辉牧师、陈维恩牧师一起服事

能力 vs. 内在生命

在与好朋友万力豪牧师一起服事的旅程中,听到他讲的一篇信息,提到犹大王亚哈斯在登基后,虽然内心已经偏离了上帝,在危机中却仍能抵御敌军(王下 16:5)。这提醒我在服事中,最危险的时候,不是自己服事无力之时,而是当我们手上仍有能力,但心已经偏离时,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

与万力豪牧师在异地相见吃汉堡聊神学

真诚与诚信:伙伴关系的关键

教会的合一,不只是为了福音和宣教使命而连结,「如何连结」本身就是福音的表达与见证。福音事工的伙伴关系唯有建立在真诚与诚信之上,才能持久发展,并带来持续的福音果效。若缺乏真诚与诚信,事工的合作只是交易式的行动,很难有长远的发展和果效。

和庄育铭牧师一起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服事

跨领域合作的拦阻:受害者心态

在跨教会、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受害者心态」——当我们认为自己所看重的不被重视,便容易陷入苦毒,并自认是「忠心持守」。但这样的心态可能让我们无法真正看到上帝国度的全局,甚至影响合作和更新的可能性。

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与黄国维院长、杨逸芝律师和关永盛先生谈论「教会职场牧养新格局」

神学分辨力日益重要

华人教会有强烈的「拿来主义」文化,重视实践与果效,这本身可以是有正面价值的,若缺乏神学分辨力与福音的底蕴,则可能走不远,轻则将策略偶像化、把人工具化,重则偏离了基督的福音,而在传「别的福音」。我们需要更深的神学思考,才能确保所做的事工有稳固的根基,更有智能的来使用甚至发展新策略。

健康的自我与真诚的陪伴

面对青年流失的挑战,方法和策略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领袖本身是否拥有「健康的自我」,并能够透过一对一的「真诚陪伴」与「教练引导」来塑造下一代。新加坡Heart of God Church的 Lia牧师分享到,青年人的兴起不是要取代我们,而是要成为我们的增援(not to replace but to reinforce);他们的参与不是要把我们推出去,而是要推我们上去(not to push out but to push up),有新的视野和胸襟。

和马来西亚牧者相聚喝咖啡

职场影响力—乃缦家中的使女

基督徒在职场的事奉,不单是在有决策权的位子才能发会属灵影响力。影响力不一定来自高位,而是在我们所处的岗位上忠心服事,把握机会将人指向真正的拯救者。正如乃缦家中的小使女,虽然身分卑微,却成为关键的影响者,引导外邦元帅乃缦来到独一上帝真神的面前。

第十届华福大会的 WHY

最后,世界华福中心今年已开始紧锣密鼓筹备明年七月20-24日,在马来西亚的古晋举办睽违十年的世界华人福音会议(华福大会),主题是《时代聆听,与神共创》。在今天有各式聚会和特会的时代,我明白许多人会好奇,华福大会到底是在做什么,参加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可以带走什么?

过去几年,我也一直问自己:为何需要举办华福大会?最终有三个理由说服了我。

  1. 未竟的使命 — 全球仍有许多未得之民,未得之民的人口仍在攀升中。
  2. 未实现的潜力 — 华人教会虽遍布世界各地,但尚未发挥其福音宣教的潜力。
  3. 连结与更新的需要 — 许多教会正面临僵化、青年流失等挑战,急需更新与转化。

我真心盼望,这次华福大会不只是带来热情与奋兴,更能提供实际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并帮助与会者深入思考这些策略背后的神学基础。世界华福中心的团队也精心策划这次的会议,希望创造一个聆听和对话的空间:聆听上帝在今天这时代的作为,看见彼此所领受的恩赐/礼物,调整我们的心态和思维,参与在上帝的同在与行动中。(第十届世界华人福音会议撰文

毕竟在这时代,
我们不缺特会,而是缺眼界
我们不缺数据,而是缺对话
我们不缺资源,而是缺友谊
我们不缺事工,而是缺同在
我们不缺信息,而是缺主意(主的意思)!

 

 

主仆

世界华福中心总干事

 敬上

2025年4月

订阅华福电子报

推动华福运动,实践大使命,需要您的参与。
英文姓名(Required)
中文姓名
地址